防治子癇茶

防治子癇茶,主要成分是鉤藤、銀花、生甘草等,鎮痙消腫,清熱平肝。主治子癇先兆期。妊娠中、後期出現面目、足跗浮腫,小便短少,頭痛目眩,胸悶,嘔惡,檢查有高血壓及蛋白尿者。

基本信息

簡介

【出處】朱氏經驗方(《婦科知要》)

【組成】鉤藤18克,銀花9克,生甘草3克,綠豆、赤小豆、黑大豆各12克。

【功用】鎮痙消腫,清熱平肝。

【主治】子癇先兆期。妊娠中、後期出現面目、足跗浮腫,小便短少,頭痛目眩,胸悶,嘔惡,檢查有高血壓及蛋白尿者。

【製法】先煎三豆至開裂,再下前三味,煎沸後泡悶15分鐘,取汁代茶飲。每日1劑。7~IO天為一療程。

【宜忌】體肥多痰、淡、尿多者忌用。

用途及功效

先兆子癇是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的嚴重階段。除高血壓、水腫、蛋白尿三大症狀較重外,尚有頭痛、眩暈、視力障礙、上腹部不適等抽搐前兆,易發展為子癇。孕婦易胎盤早剝、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及腦溢血、凝血機制障礙等;胎兒常因胎盤功能低下而缺氧。中醫認為其主要病因由於血虛血燥、陰虧陽旺、虛火鼓動痰邪而引發。本方用三豆利水益腎以保肝腎之陰;銀花、甘草、綠豆清熱解毒。鉤藤平肝息風,防患於未然。本方引自上海婦科世家朱氏經驗方,其立方旨意及臨床效驗自然非同一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