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防城

防城港市地處中國大陸海岸線西南端,轄港口區、防城區、上思縣、東興市(縣級),陸地總面積6181平方公里,人口80萬,有漢、壯、瑤、京等21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48%,是全國唯一的沿海沿邊港口城市,被譽為“中國西南門戶,華夏邊陲明珠”。

基本信息

2002年4月,胡錦濤同志視察防城港,對防城港市的發展寄以厚望。

防城港市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

區位優勢。防城港市位於中國與東南亞的中心交匯點,南瀕北部灣,背靠大西南,東鄰粵港澳,西與越南相連,有海岸線580多公里、邊境線230多公里。高速公路直抵港口,東興中越北崙河大橋把中國公路網與越南乃至泛亞公路網聯成一體;鐵路與全國聯網。防城港市至南寧國際機場、北海機場全線均為高速公路。作為中國通往越南及東南亞國家最便捷的海陸通道,防城港市在構築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戰略格局中居於特殊的地位。

港口優勢。防城港作為全國12個戰略性主樞紐港之一,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主門戶。防城港是一個天然良港,以水深避風、不凍不淤、含沙量小、航道短、可用岸線長而著稱。

“十五”期末,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2000萬噸,“十一五”期末可望突破6000萬噸,“十二五”可望實現億噸大港的目標。根據交通部編制的防城港總體布局規劃,防城港東西灣可建180多個萬噸級以上的深水泊位,港口吞吐潛力在2億噸以上。現有泊位29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5個,20萬噸級泊位建成投產,開通了至深圳、香港、新加坡、釜山等多條貨櫃航線,與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多個港口建立了通航和貿易關係,是我國重要的鐵礦石、煤炭、水泥、糧食中轉基地,承擔著我國西南、中南地區大宗貨物進出的主要轉運任務。

旅遊優勢。邊、山、海特色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構成“上山下海出國”旅遊體系,上山,就是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旅遊。山里空氣負離子含量極高,是休閒、度假、療養的理想環境。下海,就是海濱風光旅遊。東興金灘、江山半島大平坡等旅遊景點風光旖旎、多姿多彩。出國,就是邊境跨國旅遊。遊客乘客輪、或經陸路口岸到越南等東協十國,可充分享受濃郁的異國風情。東興口岸年出入境人員超過300萬人次。

物產優勢。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氣候溫暖,適合亞熱帶農、林作物生長。森林覆蓋率58.7%,是“中國肉桂、八角之鄉”。防城港市市花“金花茶”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茶族皇后”。可開發的10米等深線以內的淺海灘涂面積3萬多公頃,發展珍珠、對蝦、大蚝、青蟹等養殖業前景廣闊,全市海水養殖面積達2萬公頃。此外還有煤炭、石油、錳礦、鈦礦等30多種礦產。

對外開放優勢。第一,市場優勢。面向東協、西南、華南、中南市場,市場腹地廣闊,迴旋餘地大。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越邊境(東興)商品交易會為發展對外貿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第二,成本優勢。土地資源豐富,工業用地較為充裕,地價低廉;勞動力成本低,生活費用便宜。第三,政策優勢。防城港市享受國家沿海開放城市、西部大開發、邊境地區、民族自治地區等優惠政策。第四,投資環境良好。近年來,一批國內外大企業、大財團紛紛到防城港市考察、投資。世界500強之一的美國ADM公司、中糧集團、新加坡威爾瑪公司投資建設的大海糧油公司,成為廣西強優企業。中油能源建成投產、宏源漿紙試產,防城港電廠、惠禹飼料蛋白等項目建設加快,企沙千萬噸級鋼鐵項目通過初評,廣西白龍核電站項目一期工程籌建處已掛牌成立。還有一批重大項目正在洽談中。防城港市已經成為中外客商投資興業的熱土。

防城港市依港而建,因港得名。1968年3月,周恩來總理決定,並經毛澤東主席批准,防城港作為開闢援越抗美海上隱蔽運輸航線的主要起運港建設,被稱為“海上胡志明小道”。建市以來,特別是“十五”時期,在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興港、強市、富民”的目標,按照“大港口、大通道、大工業、大開放、大發展”的思路,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突出發展沿海沿邊特色經濟,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進港口、工業和城市的發展,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全市經濟社會步入了發展速度快、潛力後勁足的良性發展時期。主要表現為:

一是綜合經濟實力越來越強。“十五”期間,全市生產總值由2001年的62.65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93.24億元,年均增長12.2%;財政收入由2001年的4.53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8.04億元,年均增長15.4%。2005年,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1460美元,人均財政收入超過1000元大關,圓滿完成了“雙過千”目標任務。

二是港工互動的態勢越來越明顯。“十五”期間,港口貨物吞吐量年均增長16.6%,其中:防城港年貨物吞吐量從建港開始用了34年時間突破了千萬噸,而從2002年開始僅用了4年的時間,到2005年貨物吞吐量淨增1000萬噸,達到2006萬噸;臨海工業發展勢頭迅猛,全市工業總產值累計完成397.27億元,年均增長24.4%。

三是對國家和自治區的貢獻越來越大。2006年在防城港市上繳的海關關稅33.96億元,增長50%,占全區總量的64.0%,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外貿進出口總額占全區的比重分別達到60.0%和30.0%左右,在全區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社會政治越來越和諧。在經濟建設取得新進展的同時,人民民眾也得到了更多實惠,特別是通過開展邊境建設大會戰和實施“興邊富民”、“興村富民”等扶貧攻堅工程,民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生活條件明顯改善。2006年,全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905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00元,分別增長25%和14.7%。全市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政治穩定,邊境安寧,民族團結,人民安居樂業。

2006年,全市經濟發展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預計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億元,達到115.7億元,增長17.1%,增幅排全區第二,創造1997年以來最高增幅。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達到10.6億元,增長31.7%,排全區第一,增速創歷史最高記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9億元,增長60.5%,排全區第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13元,增長25.6%,排全區第一;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172元,增長17.3%,排全區第五。其他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在全區也大都名列前茅,為實現率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尤其令人鼓舞的是,港口核心競爭力快速提升,國際出海出邊大通道基本形成,昔日的小漁村變成了西部第一大港和全國沿海重要港口的主樞紐港,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3382萬噸,增長42.5%。臨海工業發展態勢良好,工業主導經濟的局面日益增強,工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在60%以上。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總投資27億元的一期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10個項目已基本完成,總投資20.4億元的二期大會戰8個實施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實施“還島於港”戰略取得了明顯成效,市行政中心已正式啟用,城市發展的主框架已經拉開。此外,全市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取得新的進展,廣大幹部民眾精神風貌煥然一新,整個防城港市充滿生機與活力。

當前,防城港市正處於一個“打牢基礎、奮力爬坡、率先發展”的關鍵時期。根據市第四次黨代會提出的總體要求,今後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加快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放開發、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設和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等重大機遇,堅定不移地按照“興港、強市、富民”的要求和“大港口、大通道、大工業、大開放、大發展”的思路,堅持改革創新,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統籌城鄉發展,努力建設富裕、和諧防城港,力爭通過五年左右的努力,率先崛起北部灣經濟區的港口龍頭,率先建成廣西新興的工業強市,率先在全區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

(一)加快港口建設,崛起北部灣經濟區的港口龍頭

圍繞建成全國樞紐大港、大西南貨物集散與疏運大港、環北部灣工業大港、國際性商貿大港的目標,加快港口大泊位、深航道及配套設施的建設。“十一五”期間,計畫安排在建公用泊位14個,設計吞吐能力4000萬噸左右,期末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規劃開工建設工業配套泊位12個,設計吞吐能力3200萬噸左右。

(二)堅定不移地把工業擺在首位優先發展,建設廣西新興的工業強市

發揮大港口優勢,培育壯大食品、鋼鐵、化工、電力等“四大”支柱產業和食品、冶金、石化、能源、建材、電子、製藥、農特產品加工等“八大”工業體系,積極吸引一批關聯度大、產業鏈長的臨海臨港工業項目落戶,力爭在引進投資超百億元的特大型工業項目上實現新突破。

(三)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發展的承載力

一是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區、縣(市)通二級以上公路,全部鄉鎮通油路,大部分行政村通等級公路;創造條件開工建設防城至東興連線越南鐵路。二是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突出發展城市中心區和邊境城區,加快開發新城區,集約發展縣城和小城鎮,培育形成城鎮群帶,逐步把我市建設成為北部灣集港口、工業、商貿、旅遊為一體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三是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四)以沿海沿邊經濟帶建設為重點,最佳化區域發展布局

抓住北部灣(廣西)經濟區開放開發的機遇,以企沙半島、漁氵萬島、江山半島為核心,依託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統籌規劃,最佳化布局,明確功能定位,形成分工明確、優勢互補、開放互動的“三島一帶”區域發展格局。加快配套鋼鐵、能源等重化工業,拉長產業鏈,逐步把企沙半島建成廣西乃至北部灣區域大型的臨海工業園區;重點發展港口運輸、中轉貿易、物流和精細化工,逐步把漁氵萬島建設成為北部灣區域重要的貨物轉運中心和臨港工業加工區;大力發展核電、船舶修造和旅遊業,逐步把江山半島建成國家重要的核電基地、船舶修造基地和濱海旅遊度假區。沿沙潭江至企沙一級公路、江山至東興一級公路展開布局,建設東起企沙、西至東興的50公里經濟帶,使之成為適應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產業走廊。

(五)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努力構建北部灣經濟區商貿物流旅遊中心

按照適應城市發展和國際國內市場的需要,依託樞紐港和出海出邊大通道,大力發展以中轉服務業、出口加工貿易、邊境貿易為重點的商貿服務業;以大港口、大通道和邊海口岸為依託,以大宗貨物集散與疏運為重點,大力發展以大西南、中國-東協市場和為我市工業服務為重點的物流業;加快重點旅遊景區景點建設,突出打造中越邊境跨國游、十萬大山森林健身度假游、京島民族風情觀光度假游、江山半島濱海休閒遊等特色的旅遊精品,全面提升旅遊產業化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