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市太和縣

基本信息

百科名片

太和縣位於安徽省西北部,隸屬於阜陽市,地處黃淮平原腹地,位於阜陽、亳州兩市之間。太和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素有“椿櫻之鄉”之美譽。而今,科技、文化、體育、教育、衛生事業引人矚目,多次榮獲“田徑之鄉”、“ “書畫之鄉”等光榮稱號。

中文名稱: 太和縣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面積: 1822平方公里
人口: 162,7萬(2008年)

目錄

縣情概述 社會事業 經濟發展 太和特產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太和名酒 太和小吃 主要景點 太和名人 其他相關 縣情概述 社會事業 太和特產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太和名酒 太和小吃

縣情概述

太和縣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太和歷史悠久。屬古《禹貢》豫之域。春秋時為鹿上,戰國時為新郪。自秦始為縣,其後縣治幾移,縣名幾易,先後為新陽、細陽、潁陽、萬壽、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縣治移至今 地,改"泰"為"太",取《易·乾·象辭》"保合太和,利乃貞"之義。這裡人傑地靈,賢才輩出,東漢清沼使范滂,聲播海內,名列八顧,清乾隆年間白蓮教首劉之協,道光年間兩廣總督徐廣縉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勝古蹟,遍布境內,倪邱孤堆,七處故城遺址,元代建造的文廟建築群,都記載著太和古老的文明。 "滄桑何處問真情,一日重新訂萬年"。在這片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大地上,勤勞、智慧的太和人民正在以嶄新的精神風貌,憑著對家鄉最真摯的感情,在新的世紀裡,抒寫太和更加絢麗的畫卷。

社會事業

全縣有各類專業科技人員數萬人,現有普通中學和職業中學 40餘所,國小 200多所,教學設施、師資水平和學生素質等在省內外享有聲譽,每年為大中專院校輸送新生5000多名。其中省重點中學——太和中學、太和一中為清華、北大等國家級重點院校培養的優秀人才不計其數。 太和縣社會安定,政策穩定,法制日益健全,可為客商提供各種配套服務。生產資料、信息、技術和勞務市場逐步完善。銀行和保險機構健全,服務網點遍布城鄉。市內有阜陽市全市唯一的一家四星酒店——華源國際大酒店和三星級的鏡湖賓館等中高檔賓館10多家。其中華源國際大酒店是“華藥會”(國內醫藥界規模影響最大的盛會之一)每年的指定接待酒店! 基礎設施交通

太和交通

太和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京九鐵路、漯阜鐵路穿境而過,境內建有7個車站;105國道、308省道和界蚌高速公路在縣內縱橫交織,潁河黃金大道經過太和40多公里,縣城距阜陽4C級機場和京九鐵路阜陽編組站僅37公里,形成了立體交通網路。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六縱六橫"的道路框架使城區面積擴展到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加到15萬。供電、通信網路覆蓋全縣,設施先進完備,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和有力的保障。

小城風采

古典與現代交相輝映!

小城記憶(20張)

通訊

全市擁有程控電話局 個,電話裝機容量達 萬門。行動電話機站 個 萬戶,並開通使用數字行動電話,裝機容量 萬門,程控電話可與國內所有縣市直通和世界166個國家、地區直接通話。國際特快郵件傳遞業務遍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供電

我縣擁有22萬伏變電站 座,11萬伏變電站 座,變壓器裝機容量 萬千伏安,輸變電能力配套可滿足全縣開發建設用電需求。

服務設施

太平祥和(6張) 太和縣社會安定,政策穩定,法制日益健全,可為客商提供各種配套服務。生產資料、信息、技術和勞務市場逐步完善。銀行和保險機構健全,服務網點遍布城鄉。市內有三星級的鏡湖賓館等中高檔賓館10多家。

經濟發展

太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農業種植呈糧、經、飼三元結構,糧食作物以小麥、大豆、玉米、高梁、紅芋等為主,經濟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菸葉、薄荷、中藥材等見長,尤其是薄 荷,年種植面積穩定在25萬畝左右,薄荷油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三分之一以上,油質特佳,素有"亞洲薄荷在中國,中國薄荷在太和"的美譽。中藥材主要品種有桔梗、板蘭根、白朮、白芍、黨參、牡丹、藥菊等,均以產量高、質量好而聞名中外,其中桔梗更是遠銷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各國,成為全國桔梗生產加工三大集散地之一。太和東部、東北部及北部盛產紅芋,紅芋澱粉資源非常豐富,是享譽南北的“三粉(粉面、冬粉、粉皮)基地”。太和又是椿城櫻鄉,太和椿芽、櫻桃清時即為貢品,在國外也久負盛名。地下蘊藏的石油、煤炭、高碘礦泉水等礦產資源非常豐富,經地礦部、衛生部鑑定,均具有較高的開採價值。 太和工業城鄉並舉,門類齊全。醫藥、化工、紡織、食品、塑膠、建材、機械、造紙、香料、木材加工等是全縣工業中的支柱行業。以加工、出口薄荷油、木線條、撕膜繩、中藥材、篩網、人畜毛髮等產品的一批鄉鎮企業正在蓬勃發展。 太和商貿活躍,市場繁榮。尼龍繩、木裝飾條、薄荷油、中藥材、紅芋三粉、毛髮、篩網等眾多的專業市場日益壯大,輻射全國。醫藥商業與新興的醫藥工業相互促進,形成了發展勢頭強勁的醫藥經濟,成為帶動個體私營經濟和第三產業發展的"龍頭"。

太和特產

太和特產香椿、櫻桃、薄荷、黃花菜被稱為“太和四寶” 太和是“椿城櫻鄉”,太和椿芽、櫻桃明清時即為貢品,在國外也久負盛名。 太和貢椿芳香肥嫩,質脆味美,品種多樣,有黑油椿、紅油椿、春油椿等。太和椿芽尤以黑油椿品質最佳,穀雨前來摘,醃製後長年不腐,常食可抗腫瘤。早在唐朝,每年穀雨前後,驛者就馱著上等鮮椿芽馬不停蹄趕往長安;明萬曆二年《太和縣誌》載;“每屆春季,各地遊人都到太和嘗鮮(指椿芽)”;清道光年間,椿芽已遠銷到東南亞各國。太和貢椿多次被選送參加全國農產品展覽。 太和縣是中國櫻桃的主要產地,唐宋時期已有名氣,著名品種有:大鷹嘴、杏黃桃、黃金桃、金畿桃、銀紅桃等。其特點為成熟早,果核內無仁、含糖量高。櫻桃乾色澤鮮紅,肉質細膩,營養豐富,味道甘美。 太和盛產薄荷,年種植面積穩定在25萬畝左右,薄荷油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三分之一以上,油質特佳,素有“亞洲薄荷在中國,中國薄荷在太和”和“清涼世界,左右行情”之美譽。薄荷油、薄荷腦可用於化工、醫藥、食品行業,遠銷東南亞各國。 太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農業種植呈糧、經、飼三元結構,糧食作物以小麥、大豆、玉米、高梁、紅芋等為主,經濟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菸葉、薄荷、中藥材等見長,中藥材主要品種有桔梗、板蘭根、白朮、白芍、黨參、牡丹、藥菊等,均以產量高、質量好而聞名中外,其中桔梗更是遠銷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各國,成為全國桔梗生產加工三大集散地之一。

歷史沿革

太和古為豫州之域。春秋屬宋,為郪丘,又名邢丘。廩丘。戰國屬魏,蘇秦說魏襄王“南有新郪”,即指本地。後歸秦。《史記·魏世家》:“(魏安釐王)十一年(前266),秦拔我郪丘。”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253年),由陳遷都鉅陽(今太和縣宮集鎮)。 秦統一後,置郪丘縣(今太和縣倪邱鎮),屬陳郡。 漢置細陽縣、新郪縣、樂昌侯國、宋公國,並屬汝南郡。高祖二年(公元205年),益封汝陰侯夏侯嬰細陽千戶。高后二年(公元前182年),封趙王張敖子壽為樂昌侯。宣帝地節四年(公元前66年),封外戚王武為樂昌侯。東漢光武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封陳彭子陳遵為細陽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軍功封郭亮為新郪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後宋公於新郪。 三國時屬魏,廢宋公國為宋縣,景初二年(238年),隸屬譙郡。 晉廢細陽。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將宋縣改屬汝陰郡。宋、齊屬西汝陰郡。北魏太和間(477~499年),廢宋縣。梁置陳留縣。 隋改陳留為潁陽縣。 唐貞觀元年(627年)廢潁陽,併入汝陰(今阜陽),境內置百尺鎮(今原牆)。 宋開寶六年(973年)於汝陰縣百尺鎮置萬壽縣,屬潁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名泰和縣,移縣治於沙河北岸(今舊縣鎮)。紹興末陷於金。金亡,復歸宋。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潁州。大德八年(1304年),復置縣,改“泰”為“太”,縣治遷於今地,屬河南省汝寧府潁州。 明屬南京鳳陽府潁州。 清雍正二年,改屬亳州。十三年,潁州升府,復改屬潁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廢潁州府,直屬安徽省。 民國3年,屬淮泗道,後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1946年,解放戰爭開始,縣境北部屬鹿毫太縣,東北部屬阜北縣。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縣。1949年屬皖北行署阜陽專區。1951年屬安徽省阜陽專區。1959年1月與界首合為首太縣。同年4月恢復太和縣。

行政區劃

民國初年實行區保制,全縣分區(順號取積名)、97保。 民國27年(1938年),實行區、鄉、保、甲制,全縣設3個區。34鄉(鎮)。478堡。 民國34年(1945年),調整區劃,並34鄉(鎮)為30鄉(鎮),計有:細陽鎮、趙寺鄉、望高鄉、關集鄉、三塔鄉、竹園湖鄉、龍李鄉、光蘆鄉、龍台鄉、胡集鄉、黑虎鄉、齊橋鄉、大黃鄉、高廟鄉、舊縣鄉、陳李鄉、磚橋鄉、亮集鄉、稅鋪鎮、界首鎮。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改用區、鄉、行政村制,設10區。139鄉。10區是:城關、茨谷、李興、稅黃、板黃、趙廟、洪山、光武、大新、原牆。 1950年3月增設雙浮鄉,5月增設關集區,8月31日由阜陽劃入宮集區及長春區的趙李、王營、草李、長春4鄉。 1952年7月撤稅黃區,增設稅鎮、大黃、長春、三塔、清淺、倪邱、舊縣等區,至此全縣設19區。 1953年8月,將光武、蘆村、大黃、亮集等區、鄉劃入界首縣。 1956年,全縣並為9區1鎮(城關鎮)。64鄉。1957年3月撤區並鄉,將全縣64鄉並為45鄉。1958年元月,被撤區全部恢復。 1958年9月,改全縣9區1鎮45鄉為11個人民公社。1960年12月增設洪山公社。全縣設李興、原牆、大新、倪邱、雙浮、關集、宮集、墳台、趙廟、舊縣、城關、洪山12個公社。 1961年8月,縮小農村人民公社規模,將全縣12個公社改為12區,成立71個公社。 1969年3月撤區並社,全縣成立20個公社。至此全縣設33個公社。計為:關集、城郊、大新、肖口、舊縣、雙浮、清淺、趙廟、倪邱、洪山、原牆、三塔、宮集、三堂、苗集、阮橋、稅鎮、李興、蔡廟、宋集、趙廟、墳台、水上、高廟、許寨、桑營、城關、馬集、雙廟、郭廟、長春、胡總、大廟。 1979年8月,撤人民公社恢復區制,全縣設13區(鎮)。同年12月增設宮集區、蔡廟區。 1983年5月,改人民公社為鄉人民政府,生產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 1985年,全縣為15區(鎮)。75鄉,5個鄉級鎮。 現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0年,太和縣轄24個鎮、7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371482人,其中: 城關鎮 131423 、舊縣鎮 59480 、稅鎮鎮 37495、 皮條孫鎮 21091、 原牆鎮 49059、 倪邱鎮 47127 、李興鎮 59572 、大新鎮 47592、 肖口鎮 48043 、關集鎮 42972、 三塔鎮 59177 、雙浮鎮 39625 、蔡廟鎮 25648、 三堂鎮 42806、 苗老集鎮 40577、 趙廟鎮 49877 、宮集鎮 36689 、墳台鎮 70732 、洪山鎮 55673 、清淺鎮 33741 、五星鎮 36018 、高廟鎮 20571、 桑營鎮 35710、 大廟集鎮 40375、 胡總鄉 20574、 趙集鄉 37951 、郭廟鄉 39252、 馬集鄉 35962、 二郎鄉 27543、 阮橋鄉 38894、 雙廟鄉 40133。現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4年底,太和縣轄31個鄉鎮。

太和名酒

鏡湖秘釀、太和殿等。

太和小吃

太和板面:味道獨特,現在安徽到處都有“太和板面”麵館。 太和嘛糊:來太和不喝嘛糊絕對是人生一大遺憾。在太和賣嘛糊的很多,一般是一碗0.5元-1元。2011年漲到1.5元。

主要景點

太和公園

位於人民中路,公園風景秀麗,有亭台樓閣和娛樂設施。 太和文廟 與公園相鄰,文廟正門懸掛“太和元氣”四個大字的牌匾,門前的廣場就是文廟廣場,有高大的牌坊。院內有廟宇設施。

太和溫泉度假村

太和溫泉度假村位於太和縣城北郊,是休閒娛樂的好地方,吸引著眾我省內外遊客。

細陽廣場

細陽廣場位於太和縣團結路細陽路和長征路交叉口,是新興的休閒運動之處。

櫻桃園

位於鏡湖西路,每至櫻花盛開和櫻桃成熟季節,前來觀光的絡繹不絕。

太和中學

與公園相鄰,花木繁多,狀元湖的湖水清澈,湖邊弱風扶柳,石質桌椅散發出古典色彩,更有穿首遊廊漫步其間,感受箇中趣味。從狀元橋上可以看到狀元湖游魚嬉戲,很可樂的感覺。狀元亭小坐,疲乏即可消失。更有古蹟——著名的山陝會館,也就是現在的花戲樓。太和中學是太和最出名的遊覽景點。

太和一中

位於縣中心路--人民路上、太和公園正對面、縣委斜對面。校園布局合理、景色特別,自然與人文並重,師資力量雄厚,硬體齊全、老師實力很強--縣裡的兩名特級教師均在一中。同時還是省重點中學。在教學方面突出,長期在省市的各種教學比賽中,在全市遙遙領先。因此,也是太和的著名的人文景點。

萬壽山

太和萬壽山,原址位於古鎮原牆鎮糧倉附近,是古代官員的墳墓,被挖掘時裡面有大量奇珍異寶。後來,太和三角元政府大興土木,在三角元東堆出了一座“山”,這也有種沽名釣譽的味道。不過站在山頂可欣賞美麗的平原綠野,一望無際。山前有一湖泊,可以在裡邊游泳健身。這裡適合忙裡偷閒的人們散心踏青。

鏡湖公園

鏡湖公園,建於2009年9月,是太和最大的人工公園,是太和公園的3-4倍。位於健康東路南側,風景怡人,環境優雅,娛樂設施齊全,還有娛樂廣場等。

太和名人

呂范(?-228年),字子衡,汝南細陽人,是三國時期東吳勢力的將領,官至前將軍、揚州牧,追贈大司馬。 呂範字子衡,汝南細陽人也。少為縣吏,有容觀姿貌。邑人劉氏,家富女美,范求之。女母嫌,欲勿與,劉氏曰:「觀呂子衡寧當久貧者邪?」遂與之婚。後避亂壽春,孫策見而異之,范遂自委昵,將私客百人歸策。時太妃在江都,策遣范迎之。徐州牧陶謙謂范為袁氏覘候,諷縣掠考范,范親客健兒篡取以歸。時唯范與孫河常從策,跋涉辛苦,危難不避,策亦親戚待之,每與升堂,飲宴於太妃前。 徐廣縉(1797~1869),字仲升,一字靖侯,安徽太和縣大新區徐寨人,清嘉慶年間進士,選庶吉士.歷任山東,陝西道御史,廣西鄉試正考官,榆林知府,江西總糧道,福建按察使,順天府尹,四川布政使,江寧布政使,雲南巡撫,廣東巡撫,兩廣總督和兩湖總督。 白鶴1970年11月生,安徽省太和縣人,大學文化,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太和縣書法協會副主席,仁濟書畫院副院長。作品曾獲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獎”、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獲提名獎、入展第三屆全國楹聯書法展、第八屆中青展,作品在《人民日報》、《中國書法》、《書法》、《青少年書法》、《書法之友》等報刊發表或專題介紹。2002年2月由榮寶齋出版《當代中青年書法十家-白鶴書法作品集》。2003年獲首屆“杏花汾酒杯”中國電視書法大賽行草組金獎。2005年11月在安徽合肥成功舉辦“白鶴書法作品展”。作品曾在《人民日報》、《中國書法》、《書法》等刊物上發表或作專題報導。  蘇磊,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安徽分會會員、中國人物畫研究會會員、北京華和廳書畫院特約畫家。 蘇磊,筆名石緣,留香居士,1966年1月生於太和,幼年酷愛畫事、殘紙筆耕,入手連環畫,80年代初,潛入河南工藝美院,拜著名美術教育家、版畫家李天瑛教授門下,基礎紮實。多年來潛心研究任伯年、吳昌碩、潘天壽、黃胄等大師之法,立足傳統,刻意創新,並嘗當代新水墨之創作,主攻寫意人物(尤善鍾馗)。近年作品深受導師陳政明、華其敏、范楊等大家的讚許和指導,並得到領南派國畫大師羅鼎華老人的真傳。 其國畫作品《曹雪芹》在2005年中國美協、中國行政管理學會舉辦的全國書畫大展中榮獲國畫一等獎;中國書協、中國美協、共青團中央聯合舉辦的2006年全國青少年書畫大賽中榮獲青年美術銀獎;在2007年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全國書畫大展中榮獲國畫銅獎;同年在偉人頌 “紀念毛澤東《論實事求是》發展7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中榮獲金獎,併入編《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妙墨集錦》,被組委會授予“當代書畫百強”榮譽稱號。 王鐵漢,男,回族,38歲,安徽省太和縣人,號秋實居人,冰骨,主攻焦墨山水,畢業於武漢紡織工學院服裝系染美專業,在校期間獲得湖北省高校文化藝術節青年組美術一等獎。現為北京北方書畫院特聘書畫師,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安徽全椒儒林畫院特聘二級畫師,華南藝術工作者協會理事,北京京東美術館註冊簽約高級美術師,通過國際職業資格認證與註冊聯合會美術職業認證(認證號碼IORC05862237)中國書法函授學院客座教授,, 作品獲獎介紹:2006年8月參加中國國畫家協會等8家聯辦的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85周年全國書畫大賽獲得銅獎,九月份在魯迅故里杯全國書畫大展中獲得優秀獎(共設30名)作品編入獲獎作品集,十月作品編入(中國書畫家精品集),在紀念孫中山誕辰140周年海內外書畫大賽中獲得銀獎,作品同時收入(當代名家特邀書畫作品雅賞),2006年12月獲得第三屆中華名人全國書法美術作品大賽二等獎,2007年2月作品入選半個世紀中國書法美術經典作品徵集,2007年獲的孺子牛藝術獎暨紀念魯迅先生逝世70周年全國書畫大賽金獎,2007年3月獲得第二屆唐詩宋詞全國書畫大賽金獎,07年3月第二屆山西國際書畫藝術節獲佳作獎,2007年3月江西三爪侖國際詩詞書畫大賽獲銅獎,2007年三月作品發表在中國書畫報第22期,2007年4月獲得陽光杯全國書畫攝影詩文大賽一等獎。

其他相關

金正大三年(1226年)末於今陝西神木縣南太和寨,升太和寨設太和縣,屬葭州。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並省太和縣入神木縣。

太和縣資產配置、處置暫行辦法

關於印發太和縣行政事業單位 國有資產處置管理暫行辦法和太和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全縣各鄉鎮人民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縣直各部門、各行政事業單位: 《太和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暫行辦法》和《太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管理暫行辦法》已經縣政府第46次常務會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全市財政工作會議召開

全市財政工作會議召開,總結去年工作,部署今年任務。市領導李平、柴修連、汪友林出席會議。

據了解,2009年,我市財政收入實現64.3億元,增長26.7%,增幅居全省第四位;今年前兩個月,財政收入增幅分別為62.4%、55%,居全省前三位次,實現“開門紅”。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平講話時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財經工作者要圍繞“擴內需、調結構、強基礎、惠民生”工作目標,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結合“城鎮化、工業化”發展目標,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創新財政政策手段,加大對工業發展、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產業升級的支持力度,增強經濟發展後勁;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鞏固擴大財政持續發展的良好勢頭,為全面實現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阜陽市人民政府機動車輛處置管理方針

阜陽市市直行政事業單位機動車輛處置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範市直行政事業單位機動車輛處置行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根據財政部《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和《阜陽市市直財政供給單位小汽車補充和更新管理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各種機動車輛處置。

本辦法所稱行政事業單位機動車輛處置,是指政府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機動車輛進行產權轉讓及註銷的行為。

機動車輛處置形式包括無償調出、報廢、出售、更新等。

第三條 機動車輛處置應當按以下程式辦理:

(一)申請受理

1.機動車輛所有單位擬處置車輛,須向市政府或市財政部門提出申請,申請內容包括車輛購置時間、購置途徑、車輛狀況、處置原因、處置形式等。申請應由主管部門簽署意見或轉報。

2.市財政部門根據機動車輛所有單位的車輛處置申請或更新機動車輛申請,研究提出處置意見報市政府或直接告之申請處置機動車輛單位。

(二)車輛收繳

1.無償調出的車輛經市政府批准後,由市財政部門辦理資產轉移和監交手續,車輛方可交接,並辦理變更或轉移登記等。

2.必須報廢的車輛,由所有單位根據市公安車輛管理部門提供的車輛報廢告知單,向市財政部門提出報廢申請,市財政部門批覆後,車輛所有單位應將報廢車交付有資質的機動車報廢回收企業,並按《機動車登記規定》辦理註銷登記。

機動車報廢回收企業應當在市財政、市公安車輛管理部門的監督下對報廢的機動車進行拆解,嚴禁將報廢車輛倒賣。市公安車輛管理部門對報廢的機動車輛應事先告知,不得拒絕提供相關信息。

3.直接交由財政部門處置的車輛,車輛所有單位須報送《市直行政事業單位車輛收繳清單》,在規定的時間內將車輛移交,並提供市公安車輛管理部門出具的車輛違規、違章、年審及車輛主要零部件(發動機、車架等)更換情況。

4.更新車輛的單位必須在提取新車前,將舊車移交市財政部門。

5.涉案車輛由辦案單位申請移交。

(三)中介選擇

按照“資信好、服務優、費用低、效率高”的標準,由市財政部門通過公開競標方式選定評估機構和拍賣機構。

(四)評估確認

車輛有償處置必須委託評估機構進行車輛價值評估,出具《資產評估報告書》,由市財政部門審核確認。

(五)市場交易

車輛拍賣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有關規定,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拍賣應以評估確認後的價值為底價,如交易價低於評估價的90%,須經財政部門同意。拍賣成交後,有關單位應協助拍賣機構和買車方辦理車輛過戶手續。車輛過戶手續辦理完畢後,市財政部門應督促拍賣機構辦理結案手續,及時收繳車輛拍賣款。

(六)資金管理

機動車輛處置資金由市財政專戶管理。

(七)帳務處理

機動車輛處置單位應依據市財政局出具的《市直行政事業單位車輛收繳清單》和《車輛處置批覆》等檔案資料,按照現行財務制度進行帳務處理。

第四條 違反本辦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紀檢監察、財政、公安等部門依照有關規定,給予相關責任人相應的行政處分(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批准,機動車輛所有單位擅自處置機動車輛的,收繳處置收入,並依法對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二)被處置的機動車輛有2次以上10次以下的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由機動車輛所有單位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接受第2次以後所有違法行為的處罰;

(三)被處置的機動車輛有10次以上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或未按規定定期進行車輛安全技術檢驗超過2次以上的,對單位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並由機動車輛所有單位補辦檢驗手續,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接受第2次以後所有違法行為的處罰;

(四)報廢車輛交付回收企業前,因人為原因造成車輛嚴重毀損或主要零部件被更換的,對車輛所有單位進行通報批評,責成相關責任人折價賠償或恢復原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五條 市監察、審計部門對市直行政事業單位機動車輛處置進行監督。

第六條 本辦法由市財政局負責解釋。

第七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原市政府出台的有關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