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聯盟

闢謠聯盟

“闢謠聯盟”,成立於2011年5月18日,由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法天(其真實姓名為吳丹紅)、媒體人竇含章等人發起,吳法天稱為之“網友自發的自律組織”,並宣稱“我們只辟事實,不辟觀點”。2011年8月4日闢謠聯盟內部討論曝光,被指預謀攻擊李承鵬等人,引發網友討論,落到不受待見和人人喊打的地步。

介紹

闢謠聯盟闢謠聯盟

近兩年來,隨著微博SNS在國內的迅速發展,人人都成為一個小媒體,網友成為最快速、最熱烈的參與者。然而,伴隨著海量信息的傳播,不免有假訊息假照片網路“橫飛”。 這時,謠言終結者也在虛擬世界中崛起——他們以闢謠的名義聚在一起,或任職於各大入口網站的闢謠機構,或成立民間闢謠小組,不遺餘力地捍衛著真相。謠言層出不窮,讓不少網友大喊“傷不起”。有網友表示,微博從一個真誠的交流平台淪落成垃圾信息、惡搞甚至謠言的集散地。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中國微博用戶從6311萬增至1.95億,而且手機網民使用微博的比例從去年末的15.5%升至34%。隨著微博流行,“微博控”越來越多,為了應對日益增多的造謠微博,去年11月,新浪網專門設立了微博闢謠小組這樣一個部門,還在微博中專門設立了賬號“微博闢謠”。
新浪微博闢謠小組組長表示,“微博信息傳播速度快,現在網上一條比較吸引人眼球的微博,幾分鐘內就能轉發上千條。有的人的冬粉數量眾多,通虛假信息會影響用戶的判斷,甚至會對他人造成傷害。”他告訴記者,成員不超過10人的小組,面對海量的工作壓力繁重。為反擊謠言,各大網站也陸續開通了闢謠賬號,如騰訊和搜狐的“謠言終結者”、網易的“微闢謠”等。除了各大網站闢謠力量之外,還活躍著一群以微博為戰場、以謠言為敵人的民間“闢謠控”,頻頻出手剿殺謠言。如成立於2011年5月18日的“闢謠聯盟”,目前成員已有3萬餘人。

組織機構和分工

闢謠聯盟闢謠聯盟

闢謠聯盟並不是一個嚴密的組織。在標籤中加入“闢謠聯盟”就算加入,在標籤中去掉這四個字,就算退出。它是以公益為目的、以真實為生命的組織;它期望發揮闢謠信息匯總、謠言舉報信箱、謠言分析智庫、謠言揭露視窗和闢謠者交流平台的功能。
自開始籌備成立以來,大量追求客觀、理性、真實的網民自動匯聚在一起,開始為闢謠聯盟的成立出謀劃策。這些被謠言噁心得感到痛苦的人,不計報酬、不辭辛苦,用自己的智慧與技巧,迅速地搭起闢謠聯盟這個平台,讓它開始試運行,大家的目的只有一個:戳穿謠言,為真相服務。
現在,闢謠聯盟有了分辨信息真偽的審核小組:吳法天、點子正、尼德蘭蘋果、李牧、蔡小心、擊賊笏、司馬平邦、竇含章;有了具體參與管理微博、Q群的執行小組:蓉榮、小九棕子、流民君、月邪shuJ2、暮囧囧要開心;有了協調各種事務的秘書小組:竇含章、蔡小心、小九粽子、紫色偶然520、何源;有了為聯盟提供建議意見的顧問小組:徐達內、王文的感悟、曹凡、沈逸、宋體金南方系周末。

有了人員、組織、分工,闢謠聯盟可以發布原創辟謠信息,同時匯總其他組織、個人發布的、經得起檢驗的闢謠信息,並不定期評選有影響的謠言和造謠ID。我們期望,今後在謠言開始大範圍傳播時,能夠及時發布闢謠信息;網民在遇到疑似謠言時,有一個可以求證的渠道;當網民想要了解謠言傳播動態時,有一個可以便捷獲取全面信息的平台;當網民想了解公眾人物可信度時,有一份可以參考的資料。

需要說明的是,闢謠聯盟將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專注於微博闢謠,受能力與精力所限,我們對微博外的謠言不會涉及。我們不是公檢法機關,既無意、也沒有義務像法庭一樣採用嚴密的論證、舉證,我們有的只是自己對信譽的珍視和對真實的追求,我們不保證我們發布的每一條信息都準確無誤,當出現錯誤時,我們會及時道歉,網民是否相信闢謠聯盟,取決於網民的個人判斷。同時,我們不是上帝,也從未有高高在上之感,我們是一群草根網民,不會頤指氣使,我們願與所有網民平等對話,不管是支持的,還是批評的,但對無理的謾罵,我們不會回應,因為我們無意拉低自己,在卑劣的口水上浪費時間。

“我們實在是被謠言噁心住了。”網名為“吳法天”的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丹紅是該聯盟的核心人物之一,當時在微博上的闢謠活躍分子“點子正”和“蔡小心”等人與他有著相同看法,原本“孤軍奮鬥”的闢謠控們一拍即合,正式成立“闢謠聯盟”開始對謠言“宣戰”。“闢謠聯盟”成立至今已使120多條“謠言”不攻自破。“現在我們已經是‘熟手’,闢謠多了,一看就知道哪些可疑,就像醫生一樣,病人看多了,大致一看就知道得了什麼病。”吳丹紅說。 作為一位資深的媒體人,“點子正”在未有“圍脖”之前,個人就曾多次闢謠。而有了分工合作之後,“點子正”的闢謠之路更是“如魚得水”。他說,通常大家覺得某個事件可疑之後,就會公布在群中,成員會查閱、蒐集國內外大量信息,找到相關數據,以專業水準來判斷。若是有處於事件當地的成員,還會主動前去一探究竟。

背景

微博誕生以來,人們賦予其無數讚美與期待,而微博便捷快速的互動傳播方式,的確給網民們帶來了一場溝通方式的變革。如今,“玩微博”已經成為數以千萬計網民的生活方式,微博也隨之成為網際網路上最重要的輿論場。

令人遺憾的是,這一讓人充滿期待、發展迅猛的新型交流工具卻染上了病毒。這病毒,每天變幻出各種不同模樣,以幾何速度在微博上傳播,以各種聳人聽聞的信息刺激著網民的眼球和神經,以各種是而非的觀點毒化著網民的心靈和思想。這病毒就是謠言。

謠言是虛假信息,造謠傳謠就是用虛假信息矇騙他人,助長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仇恨、恐懼和猜忌。從古至今,謠言一直遭到正義之士的譴責,它蒙蔽人的眼睛,引發誤解、製造混亂。造謠這種惡行,從未結出善果。

可在新浪微博,一些人為了吸引眼球、為了實現自己齷齪的目的,在微博上肆意造謠傳謠,大量網民由於缺乏獲取可靠信息的渠道,成為被忽悠、被欺騙的受害者,許多人還在無意識下成為謠言的傳播者。

幾人按住村長用汽車輾殺、藥家鑫將監外執行、市委書記強姦百名幼女、女學生被老外輪姦學校封鎖訊息、美國史上最大貪污受賄案金額25000美元、汶川震區大批少女為償債當雛妓……這些被轉發了成千上萬次的謠言,讓一些網民對自己所生活的社會充滿懷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憂慮,侵害了無辜者的正當權利,傷害了整個社會的誠信,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可是,當這些謠言被證實後,卻無人為此付出代價,許多人還因為傳播謠言獲得了更高的人氣,名利雙收。

謠言已經成為微博一大公害,如果不加強闢謠的力量,微博就有可能被謠言占領。新浪作為微博平台的擁有者和管理者,對謠言的肆虐憂心忡忡。作為新浪管理者之一的老沉,在一條微博中寫道:“一些極端明顯的謠言,仍然被一些影響巨大的v用戶毫無顧忌地轉載?真是匪夷所思,如此神奇的國度,老漢我欲哭無淚。”

新浪在闢謠方面並非不努力。新浪有專門的微博闢謠官方賬號,微博小秘書等新浪官號也接受相關投訴。可是,新浪闢謠的效果卻並未達到許多網民的期待。微博闢謠確定的謠言數量太少,且一般只公布發現的謠言,不公布造謠者個人信息。這種軟弱的執法,令造謠者肆無忌憚,令許多網民難以滿意。

從純商業的角度看,謠言對於網站來說是門好生意。因為謠言往往能夠迅速製造熱點話題,帶來更高的轉發率、評論率、點擊率,而點擊率對於網站來說,就意味著生命和效益。在這種情況下,網民很難對網站闢謠的力度寄予厚望。我們注意到,一些傳播謠言並造成重大影響的ID不僅沒有受到懲罰,還受到推薦。一些傳播謠言、抱持特定立場的人,經常會出現在微博推薦的首頁。新浪是一家企業,需要考慮平衡用戶、資方、監管、效益等各種複雜因素,這是網民可以理解的,在新浪無法根除謠言時,民間力量就只能自發闢謠。

在新浪微博,湧現出許多個人闢謠英雄。他們來自天南海北,有律師、學生、記者公務員、作家、金融界人士……他們有著各自的圈子和愛好,可是,肆意傳播的謠言硬生生把他們噁心成辟謠黨,硬生生把他們逼成了平民英雄。吳法天、點子正、公眾人物言行觀察、尼德蘭蘋果……這些闢謠ID利用有限的資源持之以恆地與造謠傳謠者搏鬥。

這是一場螞蟻對大象的戰爭。在參與闢謠的ID中,鮮有冬粉過10萬者,而在造謠傳謠大軍中,冬粉幾十萬、上百萬者比比皆是。闢謠者雖然英勇,可是在各種商業利益、意識形態紛爭造成的不對等下,闢謠者明顯處於下風。謠言的轉發評論量通常會是闢謠信息轉發評論量的幾倍。

如果要打敗謠言,如果要為自己贏得一個乾淨的網路環境,闢謠者唯一的辦法就是團結。這是闢謠聯盟能夠應運而生的原動力。

面臨問題

闢謠一場螞蟻對大象的戰爭

闢謠者冬粉鮮有逾10萬,傳謠大軍冬粉動輒上百萬 “一般製造和傳播謠言者的心態,主要有三種:一是為了吸引眼球,不惜編造奇特的事件;二是惡意詆毀,故意醜化官方形象;三是為了所謂的正義,他們願意相信謠言,不相信官方的解釋和闢謠。”“點子正”說。

民間“闢謠聯盟”核心團隊只有8人,其中有媒體人士、法律人士、歷史達人、國家問題“專家”、語言專家。吳丹紅說,“我們8個人像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一樣具有一票否決權,對每一條闢謠信息的最終發出,進行最終的確認,以保證我們每一條信息的嚴謹,準確和有說服力。只要有一人反對,闢謠信息就不能發布。”

譬如,2011年6月22日,和每次關注熱點事件一樣,身處北京、瀋陽和荷蘭各地的8名核心成員,對剛被網友爆出的“郭美美事件”進行投票,以決定是否介入進行闢謠。當時,吳丹紅和“點子正”就投了反對票。

“只要沒有確鑿的證據,就不能闢謠,我們只用證據說話。闢謠沒有立場,信息只論真假。”

“這是一場螞蟻對大象的戰爭,在參與闢謠的ID中,鮮有冬粉逾10萬者,而造謠傳謠大軍冬粉幾十萬、上百萬者比比皆是。”吳丹紅說。
造謠成本遠小於闢謠成本

造假只需一分鐘,“打假”有時需數天。“闢謠必須要有證據。造謠的動動嘴,闢謠的要跑斷腿。”吳丹紅說,每一次發布闢謠信息,均建立在找到事實證據的基礎上,而網路舉證尤其是反向核實,絕非易事。

“比較棘手的就是對於不實信息的核實。如果造謠,隨便發一條微博,一兩分鐘就發出來了。但是要判斷它是假的,就要找到證據斷定它是假的,有時需要半天甚至幾天時間才能查清楚。我們必須要找到百分之百的證據,才可以刪除或澄清。”

像近期一位經過實名認證用戶郭瑤,說自己100天的孩子王沂軒在7·23中遇難,但是遇難者名單上沒有。吳丹紅看見這條信息,便覺得“有問題”。“一般來說,3個多月的孩子不太可能離開媽媽,這名網友發的內容中還有其他一些疑點。”吳丹紅將此信息貼在群中,最終檢索發現,孩子照片以及婚紗照全是盜用別人的空間。

“我們甚至聯繫到了照片中那對真正的夫妻,他們一聽也十分驚訝,說照片中嬰兒現在已經6個多月了,並未遇難。”吳丹紅說,整體調查工作,他們做得十分紮實,就怕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假冒遇難者家屬進行詐欺。如今涉及網站微博已刪除該用戶ID。

“闢謠有時很耗時,比如對方誌敏殺教士案,我們調查就持續一周左右。”“點子正”說自己翻閱了很多資料,最終才“擊破”這個謠言。最快的一次闢謠是瀋陽技師學校謠傳校長強姦女學生事件。“一個小時內查證完畢,寫出分析文章,網上開始傳播闢謠。”

闢謠需要官方“給力”
郭美美事件、浙江樂清事件……儘管闢謠辛苦,每次網民關注的轟動性事件背後,都活躍著“闢謠控”的身影。每次闢謠後,“吳法天”“點子正”經常反覆看轉發次數,“希望更多的人看到真相,不能讓謠言多飛一會”。

很多志願者看到闢謠訊息後,都很主動地轉發訊息。在“吳法天”看來,這是中國網上正義力量的體現。
“民間闢謠,網路時代多用網路手段,有些謠言必須由官方來辟,只有官方給力,才能闢謠,有些謠言單純由民間闢謠是無法完成的。”“點子正”覺得,一些謠言正是不公開不透明引起的,需要相關部門給力闢謠。

缺少技術支持也是一大難題

闢謠聯盟一旦核實所發信息為虛假信息,會第一時間內與信息發布者交涉。由於缺少技術支持,聯盟成員只能是勸說博主自行刪除不良信息,並在聯盟微博上進行公開闢謠。有時,不良信息發布者拒絕刪帖。 談及未來,“吳法天”等人覺得,“闢謠聯盟”想成為眾網友的謠言分析智庫和交流平台還任重道遠。“更希望未來闢謠聯盟沒存在必要,每個網民都能鑑別謠言。”他這樣看。

現狀

在微博上,記者看到了“料”,學生看到了知識,大眾看到了“真相”,政治家看到了“監督”,而“闢謠聯盟”,看到的則是騙子與謠言。

2011年8月4日一段視頻在微博上瘋轉:就此前發生的“郭瑤”冒充“7·23”事故死難者在微博上行騙一事,央視新聞頻道2011年8月3日《朝聞天下》播訪了幾位“闢謠聯盟”成員的看法,最後並給出一個嚴肅的質問:“微博是否需要有倫理底線呢?”

這句質問聽上去大義凜然,稍一琢磨卻又淡而無味。因為答案太明顯了,微博當然也有“倫理底線”。當有人拋出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沒有任何爭議的問題時,他往往並不需要答案,而是為言外之意。從央視這個節目,我似乎聽到一個弦外之音:“現在很多人在微博上,是沒有倫理底線的。”

那個叫“郭瑤”的人,確實沒有“倫理底線”;網上、微博上,這樣的騙子確實不乏其人。但這能說明什麼呢?騙子什麼地方都會有,騙子的歷史顯然比微博要長得多,是“先有騙子還是先有微博”,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好回答多了。有一個數據頗能說明問題:易觀智庫前天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第二季度我國微博活躍用戶數達到了1.74億,預計到年底時微博用戶量將突破2.5億。想想看,微博網友有1.74億,而郭瑤式的騙子又有幾個呢?

魯迅先生有句名言:“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我覺著這意思對微博也很適用,在微博上,記者看到了“料”,學生看到了知識,大眾看到了“真相”,政治家看到了“監督”,而“闢謠聯盟”,看到的則是騙子與謠言。

有必要討論下這個“闢謠聯盟”。網上謠言亂飛,矇騙不明真相的民眾,有人挺身而出,對這些謠言進行澄清,讓騙子露出本來面目,按理說這樣的“闢謠聯盟”可謂是“網上義務清潔工”,算得上“公益組織”;這樣的“公益組織”理應得到廣大網友的支持與讚揚。但事實似乎恰恰相反,多數網友對這個“闢謠聯盟”都敬而遠之,甚至表現出極端的厭惡。這又是為什麼呢?

兩點:第一,你做“義務清潔工”可以,但你若是把別人擺放的物品都視為垃圾,或者把所有人都視為可能扔垃圾的人,把每個玩微博的人都視為可能造謠的人,那往往將令人生厭。

第二,你做“義務清潔工”可以,但動作不要太誇張,又是扯標語,又是放喇叭,又是巡邏,又是揮掃帚——沒你之前,百鳥爭鳴,百花齊放;有你之後,塵土飛揚,烏煙瘴氣。最後落得群情憤慨,又該怨誰?

質疑

闢謠聯盟闢謠聯盟

“加V的影響大,我們要集中清理一次。”“我們一定要實事求是,對人不對事。”2011年8月3日起,知名網友“老榕”連續貼出幾張“闢謠聯盟”Q群聊天記錄截屏圖,引起網友一片譁然。
有網友發問:“要集團作戰、對人不對事、策劃打擊李承鵬,而老榕則由一個叫‘尼德蘭蘋果’的專職盯梢。這就是‘闢謠聯盟’所標榜的客觀、公正和中立?”還有網友則諷刺說:“‘闢謠聯盟’原來是個‘造謠聯盟’。”

闢謠還是造謠?
在微博上呼風喚雨的“闢謠聯盟”,成立於2011年5月18日,由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法天(其真實姓名為吳丹紅)、媒體人竇含章等人發起,吳法天稱為之“網友自發的自律組織”,並宣稱“我們只辟事實,不辟觀點”。
在“老榕”貼出聊天記錄截屏圖後,吳法天也成為了廣大網友的眾矢之的。2011年8月4日,吳法天表示,Q群成員之一、網友“尼德蘭蘋果”與老榕在利比亞問題上意見不合,“一個拚命闢謠,一個拚命造謠”,所以Q群聊天記錄上,才會有“老榕有那個蘋果盯著”這一說法。

另外兩位當事“老榕”態度明確地說:“一群人跟著籌劃圍攻俺,明顯是人身攻擊,而且確有實施。”李承鵬則表示,到目前為止,除了在溫州動車事件上與“闢謠聯盟”的成員有觀點分歧之外,“還沒感覺到‘闢謠聯盟’的攻擊”。

對人還是對事?

對於網友普遍質疑的“對人不對事”這一說法,吳法天稱:“‘對人不對事’實際上是打錯了,5秒之後就得到了更改。”他為此貼出了比“老榕”更完整的聊天記錄,從中確實可以看到“對事不對人”“暈死,打錯”等聊天記錄。

吳法天還說,這些截圖有部分來自2011年5月18日的聊天記錄,除了後面打錯又更正的兩句,其他的他沒見過,懷疑是拼接而成。“當時為群設立之日,魚龍混雜,老榕肯定也在群里。”“事隔兩個半月後拋出被塗改的聊天記錄,你信么?反正我是不信。”

吳法天還歷數了“闢謠聯盟”辟過的百餘條謠言,包括“北京捷運迷藥案”、“海南香蕉催熟”、“7·23死難欺詐認證用戶郭瑤”等,“闢謠聯盟對事不對人,我們以證據說話”。

對於吳法天的解釋,“老榕”表示,從各方聊天記錄體現的邏輯來看,“對人不對事打錯了”的說法不可信。而李承鵬則回答:“我笑而不語。”

專家警告

微博等開放性信息溝通平台,正以令人匪夷所思的速度降低了社會信息溝通成本和信息傳播的不對稱性;不過,這也導致了各種不實信息的流傳。為此新浪於去年末開通了微博闢謠功能,而最近部分民間好事者也自設立辟謠聯盟進行“公益性”闢謠活動。

不過,對民間闢謠聯盟的質疑和反思,主要源自其既構成了對公私權利的侵權;又妨礙了信息基於趨勢互動的交易機制的運行,牽制了激勵相容的市場淨化機制之構建。簡單地說,許多有待證實的不實信息和謠言是有具體的受害主體的,如某人在網上發布他人的不實信息和謠言,但若無具體受害人和法院的授權,民間闢謠者就給發布信息者以“造謠”定性,不僅侵犯了法院的審判和調解權,而且侵犯了受害人權利,畢竟若受害人不申訴法院也不能無能為力,何況民間闢謠者;而且即便獲得受害者委託,民間闢謠機構也只能用事實來反駁,而不能以闢謠者資格認定信息發布者發布的信息屬於謠言,否則將侵犯信息發布者的言論自由。至於針對公權機構和公共服務體系等發布的不實信息和謠言,民間闢謠機構也無權以“闢謠”者身份來闢謠。道理很簡單,信息受害者為公共主體並不是沒有申訴主體的,擁有公權力的相關政府機構對相關信息和問題進行澄清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民間闢謠者未經公權機構授權代行闢謠,不僅侵犯了公權機構利益,而且有與公權機構搶飯碗之嫌。

可見,民間闢謠者以自身掌握的不完備信息證明別人的信息是謠言,如同任何人和組織都可以未經授權就私設公堂剝奪他人的權利,不僅涉嫌對公權和私權的雙重侵犯,還終將導致公私權利邊界的失范。

不僅如此,最值得警惕的是民間闢謠者借“闢謠”進行破壞性的商業活動。嚴格而言,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會通過信息的雙向互動而內生出一套促使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的激勵相容機制,這是人自辯清白的本能藉助數位化信息平台的自然表達。民間闢謠者利用其不完備的信息來給別人的信息貼上造謠之標籤,不僅妨礙了信息的流通和互證,而且帶來了誰來監管闢謠者造謠的詰問。

民間闢謠者的所為“闢謠”信息既帶有主觀指向性,又具有相當的商業價值,從而很容易異化為商業化闢謠組織。而專門從事闢謠的民間闢謠商業組織,不僅傷害了數位技術給人們帶來的溝通便利,而且導致了個人和企業聲譽和商業維權成本的上升。畢竟不能排除部分民間闢謠聯盟一則在微博發布針對某個人和企業的不實信息和謠言,然後反過來找受害者進行專業“闢謠”服務談判,以賺取商業利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