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慶順

關慶順

關慶順 國家一級作曲家,男,滿族。1928年--,遼寧金縣人。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9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50年——1952年畢業於中南軍區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1954年任總政文工團歌劇團指揮,1959年任晉中文工團作曲指揮,1988年離休,從事音樂工作60餘年。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創作《三約湖心亭》、《風流父子西域桃花》、《雙喜臨門 》等大型繼承改革、推陳出新的晉中秧歌音樂劇十二部,其中兩部榮獲全國影視飛天獎三等獎和提名獎;撰有《試談“三整音”的特殊鏇法及其調式的雙重綜合性》、《晉中秧歌的調發展 》、《 “異宮並聯”及其調式的多重綜合性兼論綜合調式 》等數篇論文在《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等刊物上發表。

作曲家關慶順 作曲家關慶順

《晉中秧歌音樂分析與創作》一書,是其畢生為晉中秧歌音樂事業探索、研究,以及發展創新的全面總結。

著作 《晉中秧歌音樂分析與創作》

關慶順於一九五八年下放山西省晉中,一待就是五十多年。當時的秧歌一直吸引著他。晉中秧歌有時像阿娜多姿的少女,有時像變幻莫測的雲朵,有時又像五彩斑斕的鮮花,讓你不得不迷戀它、呵護它、弘揚它。正是在這種藝術氛圍中,筆者開始與它耳鬢廝磨、朝夕相處、不離不棄,乃至垂暮之年。

為什麼筆者在耄耋之年,現已八十有餘還要寫一部地方小戲的音樂專著?值得嗎?有人看嗎?反過來問:一個地方小劇種的音樂,到底有多少藝術價值,還是有什麼未被人們發現的寶藏?晉中秧歌音樂是一塊未經雕琢的天然璞玉。所謂玉不琢不成器,筆者用了整整五十年推陳出新的雕磨,將它天然美質的動人風采展示在世人面前。這就是筆者對她情有獨鐘的理由。

主要成就

在長期從事秧歌曲目音樂創作的同時,筆者全面系統地採集編纂了秧歌的傳統曲目,細心地分析研究了秧歌音樂的獨特形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筆者連續發表了數篇秧歌論文,其中特別是【中央音樂學院】等三個音樂學院學報的關於晉中秧歌音樂綜合調式的異宮並聯、異宮交織、異宮重疊等的論述,展示了晉中秧歌音樂深層里的現代音樂元素。尤其是調式思維建立在三整音複合功能基礎上的縱橫相結、多線連綴、同一主音、異宮竟進複合調式的音調結構,它為現代我國民族復調、民族和聲、民族鏇法等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資源。

可以說《晉中秧歌音樂分析與創作》就是一本活的真實的小小檔案庫,它也是筆者對晉中人民創造出來的如此豐富的文化寶貴遺產的一份真誠回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