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關中勝跡圖志》三十卷, 清代學者畢沅在陝主政期間,於乾隆年四十一年(1776年)編撰成的歷史地理文獻集,被編入《四庫全書》,是研究陝西歷史地理及文物古蹟,尤其是周秦漢唐史跡的重要文獻,在學術界早有“孤本難覯”之嘆。
內容介紹
《關中勝跡圖志》,全志三十卷,以乾隆時陝西府州分篇,篇前為圖,附以各府州疆域名勝圖;後為志,各府州均系以地理、名山、大川(水利附)、古蹟(宮闕、範圍、寺觀、祠宇、郊邑、第宅附)四目。
卷一至卷八為西安府,卷九至卷十四為同州府(今大荔),卷十五至卷十八為鳳翔府,卷十九至卷二十二為漢中府,卷二十三為延安府,卷二十四為榆林府,卷二十五為商州,卷二十六為乾州,卷二十七為邠州(今彬縣),卷二十八為興安州(今安康),卷二十九為鄜州(今富縣),卷三十為綏德州。
名曰關中勝跡,實則囊括全陝勝跡,全書共附圖61幅,其中西安府附西安府疆域圖、終南山圖、鴻門圖、樓觀圖、渭河圖、涇河圖、龍洞渠圖、仙遊潭圖、靈台圖、漢長樂宮與未央宮圖、漢建章宮圖、唐西內圖、唐東內圖、唐南內圖、唐華清宮圖、輞川圖、韋杜二曲圖、慈恩寺圖、薦福寺圖、南五台圖、周文王陵圖、唐昭陵圖、灞橋圖、金鎖關圖,共24幅。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書以郡縣為經,以地理、名山、大川、古蹟四目為緯,而以諸圖列於前,援據考證,各附本條,具有始末。”
本志收入《關中叢書》第八集。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陝西通志館排印。
編撰者
畢沅(1730~1797)清代官員、學者。字纕蘅,號秋帆,因從沈德潛學於靈岩山,自號靈岩山人。鎮洋(今江蘇太倉)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進士,廷試第一,狀元及第,授翰林院編修。乾隆五十年(1785)累官至河南巡撫,第二年擢湖廣總督。嘉慶元年(1796)賞輕車都尉世襲。病逝後,贈太子太保,賜祭葬。死後二年,因案牽連,被抄家,革世職。畢沅經史國小金石地理之學,無所不通,續司馬光書,成《續資治通鑑》,又有《傳經表》、《經典辨正》、《靈岩山人詩文集》等。
內容簡介
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了陝西省的名勝古蹟,並對一些地方作了重點的介紹。
本書目錄
一、志目
卷一
陝西省(二) 地理
西安府 地理
卷二
西安府 名山
卷三
西安府 大川 水利附
卷四
西安府 古蹟 宮闕
卷五
西安府 古蹟 宮闕
卷六
西安府 古蹟 苑囿 第宅附
卷七
西安府 古蹟 寺觀
卷八
西安府 古蹟 郊邑
卷九
同州府 地理
卷十
同州府 名山
卷十一
同州府 名山 華岳
卷十二
同州府 大川 水利附
卷十三
同州府 古蹟 宮闕
古蹟 苑囿 第宅附
古蹟 祠宇
卷十四
同州府 古蹟 郊邑
卷十五
鳳翔府 地理
卷十六
鳳翔府 名山
卷十七
鳳翔府 大川 水利附
卷十八
鳳翔府
古蹟 宮闕 古蹟 苑囿 第宅附
古蹟 祠宇
古蹟 郊邑
卷十九
漢中府 地理
卷二十
漢中府 名山
卷二十一
漢中府 大川 水利附
卷二十二
漢中府
古蹟 第宅
古蹟 祠宇
古蹟 郊邑
卷二十三
延安府
地理
名山
大川 水利附
古蹟 第宅
古蹟 祠宇 古蹟 郊邑
卷二十四
榆林府
地理 名山
大川
古蹟 第宅
古蹟 祠宇 古蹟 郊邑
卷二十五
商州
地理 名山
大川
古蹟 第宅
古蹟 祠宇 古蹟 郊邑
卷二十六
乾州
地理
名山
大川 水利附
古蹟 宮闕
古蹟 第宅
古蹟 祠宇 古蹟 郊邑
卷二十七
邠州
地理
名山
大川
古蹟 宮闕
古蹟 苑囿 第宅附
古蹟 祠宇 古蹟 郊邑
卷二十八
興安府
地理 名山
大川 水利附
古蹟 第宅
古蹟 祠宇 古蹟 郊邑
卷二十九
麟州
地理
名山
大川
古蹟 宮闕
古蹟 第宅
古蹟 祠宇 古蹟 郊邑
卷三十
綏德州
地理 名山
大川 水利附
古蹟 祠宇
古蹟 郊邑
關中叢書本跋
校點後記
二、圖目
陝西省疆域總圖
西安府疆域圖
終南山圖
南五台圖
鴻門圖
樓觀圖
渭河圖
龍首永濟二渠圖
涇水圖
龍洞渠圖
仙遊潭圖
漢長樂未央宮圖
漢建章宮圖
唐西內圖
唐東內圖
唐南內圖
唐華清宮圖
靈台圖
韋杜二曲圖
輞川圖
慈恩寺圖
薦福寺圖
草堂寺圖
周文王陵圖
灞橋圖
漢長陵圖
唐昭陵圖
金鎖關圖
同州府疆域圖
少華山圖
華岳圖
洛水圖
黃河圖
龍門圖
怡山潭圖
西溪圖
華岳廟圖
雲台觀圖
玉泉院圖
潼關圖
鳳翔府疆域圖
太白山圖
西鎮吳山圖
東湖圖
元聖周公廟圖
漢中府疆域圖
紫柏山圖
定軍山圖
金牛峽圖
漢中渠圖
秦棧圖
延安府疆域圖
壺口圖
榆林府疆域圖
商州疆域圖
乾州疆域圖
梁山圖
邠州疆域圖
大佛寺圖
興安州疆域圖
漢江圖
麟州疆域圖
黃帝橋陵圖
綏德州疆域圖
校勘記
四庫提要
《關中勝跡圖志》·三十二卷(陝西巡撫采進本)
乾隆四十一年巡撫陝西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畢沅所進也。關中為雍州舊壤,班固所稱“神皋奧區”,周、秦、漢、唐並建都作邑,遺聞舊事見於典籍者至多。可以循覽前編,考求故址。而河山表里,形勢尤雄;奇蹟靈蹤,亦往往而在。諸家撰述之存於今者,《三輔黃圖》以下如宋敏求《長安志》、程大昌《雍錄》、李好文《長安志圖》、何景明《雍大記》、李應祥《雍略》之類。未易一二殫數。而山水遊記、郡邑志乘尚不與焉。然體例各殊,純駁互見,披圖案籍,牴牾實繁,未有薈稡群言,歸於畫一者。我國家醲化覃敷,群生茂豫,周原邠土,慶告屢豐。華岳之祠,太白之湫,俱仰荷宸翰褒題,光燭霄宇。其秦、漢涇渠故道,亦皆次第興修。守土之臣得乘邊圉寧謐、民氣和樂之餘,行部川原,詢求舊跡。訂訛釐舛,勒成是編,以上呈乙覽。視儒生著述,披尋於斷碑碎碣之間,研索於脫簡殘編之內者,其廣狹固有殊矣。其書以郡縣為經,以地理、名山、大川、古蹟四子目為緯,而以諸圖附於後。援據考證,各附本條,具有始末。臣等謹為錄副,登諸秘閣,亦古者郡國地誌藏在太史之義也。
──右“地理類”古蹟之屬,十四部,一百二十五卷,皆文淵閣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