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刀雷

闊刀雷

闊刀雷亦稱反步兵地雷,是一種由美軍於1960年代越戰時期所研發製作的定向人員殺傷地雷。其前身為韓戰時期的M18 Claymore。

概述

是美軍研發製作的定向人員殺傷地雷,主要引爆方式為絆發或電纜控制。M18A1內有預製的破片溝痕,因此爆炸時可使破片向一定之方向飛出,再加上其內藏的鋼珠,可以極少的數量造成極大的傷害。M18A1有3種引爆方式供選擇:控制模式(指令引爆),無控制模式(受害者啟動模式),延時模式。定時裝置可以為短時間定時引信或導火索,使得地雷能夠阻嚇敵人的追擊。

著名的克萊莫人員殺傷地雷

克萊莫人員殺傷地雷(M18A1 Claymore)是一種由美軍於1960年代越戰時期所研發製作的定向人員殺傷地雷(亦稱反步兵地雷),其前身為韓戰時期的M18 Claymore。長約8.5英寸,寬約1.4英寸,高約3.2英寸,重約3.5磅;而其中包含了約700粒的鋼珠以及約1.5磅的C-4塑膠炸藥。基本上第二代的M18A1不論在外型或結構上都和第一代的M18大同小異,唯一的不同是美軍在M18A1外殼頂上加上了一個簡易的瞄準具。
在外觀上,弧形、凸面的方形外殼角架等為M18A1的特色之一,另一個特點是具有精準而簡易的瞄準具。主要引爆方式為絆發或電纜控制。M18A1內有預製的破片溝痕,因此爆炸時可使破片向一定之方向飛出,再加上其內藏的鋼珠,可以極少的數量造成極大的傷害。根據美軍《地雷野戰手冊》(FM23-23),M18A1的爆炸殺傷範圍包括前方50米,以60度廣角的扇形範圍擴散;而高度則為2到2.4米。其鋼珠的最遠射程甚至可達250米,包含了100米左右的中度殺傷範圍。
控制模式是由操作員在最佳殺傷區域(20m-30m)內引爆。可以用電子或非電子點火系統完成引爆。遙控模式的Claymore應被當作單獨的武器並包含在單位的開火計畫內上報,而不是被當作地雷。放置單位必須確認Claymore被撤走,引爆或轉交給接防部隊。M18A1內含M57點火裝置,所以可以使用控制模式引爆。當Claymore被連線在一起時,一個M57點火裝置可以引爆數個M18A1。
無控制模式用於被毫無防備的敵人引爆,進入遙控模式的Claymore被報告並紀錄為地雷。許多裝置可以被用來引爆無控制模式下的M18A1,包括:M142多功能點火裝置,M5壓力釋放裝置(老鼠夾),絆線,紅外線感應器,聲振動感應器。
定時裝置可以為短時間定時引信或導火索,使得地雷能夠阻嚇敵人的追擊。
由於M18A1較輕,因此不但可埋設在路面上,更可掛設在樹幹或木樁上製成詭雷。而其目的主要是使敵方在戰場上受傷而不能行動,因而成為敵方的負累。M18A1具有極佳的防水性,浸泡於鹽水或淡水2小時之後仍可正常使用。因M18A1擁有高度的穩定性和嚇阻威力,因此在許多其他國家亦不難發現其複製或是仿製品。

中國的“闊刀雷”

中國的“闊刀雷”66式定向雷
66式定向雷是我國參考越戰中繳獲的美制M18地雷研製的一種反步兵定向破片地雷
該地雷的外殼是一個弧形的長方形塑膠盒,雷體的前面部分是嵌在一個塑膠容器內的鋼珠,其後是炸藥;雷體頂部是一個鑄模而成的照門,供瞄準用,頂部還有兩個雷管插孔;地雷架設在兩對剪刀形的支架上。 地雷採用手持脈衝引爆器引爆,在30米距離上用電線連線地雷的火帽,引爆器的把手能發出雙電脈衝。 地雷引爆時,鋼珠破片形成一度60度的水平弧面,並以扇形集束彈道噴射而出,殺傷面積為50米寬、1米高。
參數
重量:1.58千克
長度:216毫米 厚:35毫米
高:83毫米
主裝藥重:0.682千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