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端:中國共產黨成立述實

開端:中國共產黨成立述實

《開端:中國共產黨成立述實》一書的出版社是江蘇人民出版社,作者是張軍鋒,出版時間是2011年7月1日。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開端:中國共產黨成立述實 開端:中國共產黨成立述實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會在1921年的中國誕生?歷史真相的複雜和歷史細節的模糊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這裡奉獻給廣大讀者的,是作者張軍鋒遍訪海內外知情人、檔案館、權威學者,積十年之功、嘔心瀝血完成的巨作——《開端(上下)》。他用紀錄片人的敏銳觀察和寬闊視野,歷史學者細緻入微的考證和縝密清晰的思辨。生動而富有激情的文字及600餘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展示了90年前建黨大業的宏偉圖景……

作者簡介

張軍鋒,河北電視台紀錄片編導,主要作品有文獻紀錄片《新中國從這裡走來》、《開端》、《晴朗的天》、《八路軍》、《認識南非》、《重生與輝煌》等,作品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視金鷹獎、河北省文藝振興獎、河北省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等獎項。主編的圖書有《<新中國從這裡走來>文本及文論》、《回想延安·1942》、《八路軍老戰士口述實錄》等。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南陳北李
1.獨秀山下的叛逆者
2.從“革命黨”到創辦《新青年》
3.蔡元培執掌北大,陳獨秀就任文科學長
4.陳獨秀與李大釗在北大再次相遇
5.箭桿胡同9號:《新青年》編輯部
6.北大紅樓:山雨欲來的風暴中心
7.“五四”:改寫中國歷史的一天
8.陳獨秀被捕引起軒然大波
9.90年後的回望
第二章傳播馬列
1.馬克思:世界“乾年第一思想家”
2.馬克思學說在中國的最早出現
3.江亢虎與中國第一個標榜社會主義的政黨——中國社會黨4.孫中山與社會主義
5.列寧的名字響徹華夏
6.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第一人”歷史地位的爭議7.胡適與李大釗:問題與主義之爭
8.李達、李漢俊等“播火”上海
9.共產國際的成立和列寧的東方戰略
第三章相約建黨(上)
1.陳獨秀南下上海
2.李大釗等與俄共黨人的初步接觸
3.群賢畢至漁陽里2號
4.“一師風潮”,俞秀松和施存統成為最早的成員
5.中國第一個國際勞動節紀念日
6.維經斯基拜會“南陳北李”
7.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的醞釀和成立
8.共產國際東亞書記處和上海革命局
9.維經斯基和上海革命局的建黨努力
第四章相約建黨(下)
1.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會在上海誕生
2.陳獨秀出任中共上海發起組的“書記”
3.陳望道和第一個《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出版
4.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開辦外國語學社
5.陳獨秀刷新《新青年》
6.羅素訪華,展開社會主義大論戰
7出版《勞動界》,成立機器工會
8.創辦《共產黨》月刊
9.第一份黨綱《中國共產黨宣言》
第五章北方星辰
1.李大釗與他周圍的青年才俊
2.亢慕義齋和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3.“翻譯家”羅章龍和“小馬克思”劉仁靜
4.張國燾和張申府:在“南陳”“北李”之間穿針引線5.北京共產黨小組的成立、分化和重新組合
6.鄧中夏主編《勞動音》,長辛店成立工人俱樂部
7.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成立和活動
8.張太雷與天津黨團組織的建立
9.講山西黨史,首先要講高君宇
10.李大釗:英風偉烈應與天地長存
第六章嶽麓群英
1.走出韶山沖
2.“湖南一師”的農家“異才”
3.發起新民學會,立志改造中國
4.組織勤工儉學,走出湖南小天地
5.主編《湘江評論》,領導“驅張運動”和“湖南自治”
6.創辦文化書社,組織俄羅斯研究會
7.“何鬍子”與《湖南通俗報》改組
8.向蔡同盟,蔡和森首發建黨倡議
9.新年大會,毛澤東秘密建立長沙共產黨小組
10.建黨初期的實幹家
11.毛澤東和他的五位親人
第七章荊楚火種
1.董必武:從辛亥革命的失敗中覺悟
2.創辦新式武漢中學,陳潭秋成為教師骨幹
3.陳獨秀來武漢講學,包惠僧命運因此改變
4.多公祠5號成為武漢共產主義研究小組的秘密機關5.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6.從互助社到共存社,惲代英完成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第八章播火羊城
1.北京大學的三個廣東人
2.成立廣州社會主義青年團,創辦《廣東群報》
3.“共和將軍”陳炯明與蘇俄和陳獨秀的最早接觸
4.有職有權的教育委員會委員長
5.與無政府主義者的接觸和決裂
6.廣州共產黨的成立和主要活動
第九章風動齊魯
1.王樂平墓碑在濟南現身
2.盡善盡美“王大耳”
3.水族歌童鄧恩銘
4.濟南共產黨小組是否存在
5.探究濟南共產黨小組的成立過程
6.勵新學會和《勵新》半月刊
7.大槐樹機廠工人俱樂部和《濟南勞動周刊》
8.有關青州東聖水魏嵋、魏復中一家革命事跡的爭論9.“忠厚長者”楊明齋的生死之謎
第十章旅歐先驅
1.到法蘭西
2.周恩來:開國總理的早年歲月
3.勤工儉學生在法國的困境和“二·二八”運動
4.趙世炎、蔡和森攜手
5.張申府肩負使命,周恩來加入旅法小組
6.“拒款運動”的勝利,進占里昂大學的曲折
7.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成立
8.朱德遠赴歐洲尋真理,周恩來出任青年團書記
9.在巴黎,周恩來成為鄧小平敬重而親密的兄長
第十一章旅日小組
1.施存統赴日留學和旅日小組的建立
2.周佛海的早年經歷和理論建樹
3.施存統被日本警視廳驅逐出境
4.周佛海為何脫離中國共產黨
第十二章紅色紐帶
1.瞿秋白:真實報導蘇俄狀況第一人
2.維經斯基、張太雷、楊明齋先後來到伊爾庫茨克
3.張太雷在共產國際舞台上精彩亮相
4.劉少奇、任弼時等奔赴莫斯科的艱難旅途
5.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大學
6.馬林的使命和前往中國的驚險之旅
7.上海中共發起組的困難狀況
8.尼克爾斯基之謎
9.馬林與“二李”籌備中共一大
10.“南陳北李”為何未能出席
第十三章宣告成立
1.尋找“李公館”
2.一大召開日期和代表資格的爭議
3.聚首上海
4.劃時代的一幕
5.黨綱問題上的分歧和爭議
6.闖入會場的密探使會議被迫中斷
7.會議在嘉興南湖遊船中閉幕
8.一大文獻外文譯稿的發現
附錄1: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
附錄2: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
附錄3: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
第十四章眾聲喧譁
1.齊聚莫斯科的中國“共產黨”
2.姚作賓和黃介民組織的“共產黨”始末
3.俄國共產華員局裡的“中國共產黨”
4.四川重慶共產主義組織探疑
5.吳玉章、楊闇公與“中國青年共產黨”
6.胡鄂公和共產主義同志會
第十五章初露崢嶸
1.陳獨秀回上海就任中央局書記
2.第一個“時局宣言”和二大召開
3.“馬林方式”:國共合作從爭論到決策
4.《孫文越飛宣言》發表,中共三大召開
5.大幕拉開: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和大革命高潮的到來第十六章大浪淘沙
1.壯烈的生命定格
2.李漢俊、李達負氣脫黨
3.陳公博與周佛海:叛國者的下場
4.“棲梧老人”包惠僧
5.叛徒張國燾的灰色人生
6.劉仁靜:誤入歧途者的人生之路
7.馬林、維經斯基:中國人不會忘記
8.毛澤東、董必武:從一大代表到開國元勛
9.建黨元老陳獨秀的功過是非
中國共產黨創建前後大事記
後記
相關連結
1.陳獨秀與張作霖
2.章士釗養女、一代名媛章含之
3.曹汝霖到底冤不冤
4.關於五四運動的觀點分歧與爭論
5.李提摩太:第一個向中國介紹馬克思的外國人
6.“阿芙樂爾”炮聲的真實情況
7.筆名“淵泉”的陳溥賢
8.“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群體和馬克思主義者的幾種類型9。最早出現在共產國際會議上的中國人劉紹周
10.“南陳北李,相約建黨”說法的由來及相關考證11.俄國友人柏列維
12.王光祈和北京工讀互助團
13.戴季陶:“粗通馬列”的反共理論家
14.“共產主義小組”名稱的由來和探討
15.俄羅斯聯邦駐遠東全權代表威連斯基
16.沈雁冰:從政壇到文壇
T7.《共產黨宣言》在1949年前的六個中譯本
18.俞秀松夫人安志潔回憶俞秀松
19.陳獨秀和胡適的一組信函被拍賣出天價
20.英國貴族哲學家羅素
21.政治理論家張東蓀
22.爭議:《中國共產黨宣言》應出自李大釗手筆
23.羅章龍的人生之路
24.高君宇和石評梅的生死戀情
25.何叔衡烈士的革命經歷和犧牲過程
26.蔡和森、向警予的壯烈犧牲和他們的子女
27.楊匏安:廣東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
28.百歲老人丁祝華回憶鄧恩銘和山東早期黨組織
29.國民黨四元老之一李石曾
30.周恩來與嚴修
31.張申府:20世紀中國政治的“活化石”
32.章含之回憶:章士釗幫助運送印刷機,鄧小平在巴黎重訪舊地33.周恩來、鄧小平與中國共產黨的世界眼光
34.施存統在日本警視廳接受審訊時的口供
35.中共最早黨員施存統的起伏人生
36.中共一大召開之前的53名黨員名單
37.關於一大閉幕日期的四種說法
38.共產國際對中共早期的經費支持
39.尼克爾斯基照片的發現和“馬林與中國”陳列展40.晚年陳獨秀是否接受過國民黨的資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