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拍之前:故事板的藝術

開拍之前:故事板的藝術

gforAction goftheLusi—tan )在《動畫的歷史》(HistoryofAn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第1版 (2010年10月1日)
外文書名: The Art of the Storyboard:A Filmmaker's Introduction,2e
叢書名: 電影學院

平裝: 20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0024115, 7510024110
條形碼: 9787510024115
商品尺寸: 25.6 x 19 x 1.2 cm
商品重量: 440 g
ASIN: B003ZUWYJC

作者介紹

作者:(美國)約翰·哈特(John Hart) 譯者:梁明 宋麗琛 合著者:金依萌 李仁港約翰·哈特(John Hart),作家、演講家、電影故事板畫師、平面設計師、攝影師。現居紐約,著有《電影布光》(Lightingfor Action)。梁明,第五代電影導演、攝影師,現任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攝影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曾獲第2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主要電影作品:《童話》、《夏天,有風吹過》、《黑樓孤魂》、《黑眼睛》、《兩個人的芭蕾》、《女帥男兵》等。著有《電影色彩學》、《影視攝影藝術學》、《鏡頭在說話:電影造型語言分析》(合著),譯有《電影和電視製作》(合譯)等。宋麗琛,電影學碩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現供職於中國電影博物館。

內容簡介

《開拍之前:故事板的藝術(插圖第2版)》對好萊塢電影工業中前制階段的故事板環節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包括故事板畫師與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關係、繪製故事板的基本要素與原則等。全書包括超過150幅作者親自繪製的場景草圖、故事板畫稿,並以從早期默片經典到當代電影的鏡頭草圖為例,使讀者掌握繪製故事板時的關鍵要素,如取景構圖、人物布局、攝影機角度、空間透視、明暗關係等實用技巧,藉此引領讀者了解故事板的歷史與發展,掌握這門視覺語言,並完成自己的作品,從而幫助電影創作團隊有效地制訂計畫、清楚無誤地交流溝通、精確地做預算。

編輯推薦

《開拍之前:故事板的藝術(插圖第2版)》編輯推薦:國內引進的首部全面系統地介紹電影故事板的著作,幫助製片人 更合理地制訂預算、拍攝團隊更好地擬定計畫和溝通交流。〈br〉超過150幅精選自《戰艦波將金號》、《亂世佳人》、《阿甘正傳》、《超人歸來》等經典影片的場景草圖和故事板例圖,以及大量說明圖和示意圖,展示故事板創作過程中的關鍵元素和重要技法。〈br〉精心設計的同步練習方案,讓沒有繪畫基礎的人也敢於嘗試製作故事板。

目錄

序 帶著藍圖拍電影譯者序前言圖例索引第一章 電影故事板概述建議作業第二章 電影故事板畫師是創作團隊的一員建議作業第三章 電影故事板畫師與故事板3.1 導演的視角建議作業第四章 電影故事板的基本要素與繪製原則4.1 三分法4.2 前景、中景和背景4.3 提高繪畫技巧4.4 拍攝角度4.5 構建電影故事板4.6 經典電影示例建議作業第五章 利用透視增加真實感5.1 透視5.2 經典電影示例建議作業第六章 設計、構圖與色彩6.1 動態人物繪畫6.2 人體比例6.3 光與影5.4 色彩的重要性6.5 黑與白6.6 設計與構圖建議作業第七章 電影故事板中的動作說明建議作業第八章 光源和景深8.1 光源8.2 景深8.3 經典電影示例建議作業第九章 鏡頭、鏡頭的動態以及它們在電影故事板中的功能.9.1 蒙太奇9.2 剪輯9.3 動態設計建議作業第十章 動態故事板:運動控制的未來10.1 制定鏡頭拍攝順序10.2 剪輯10.3 特技效果10.4 真實世界的動態故事板建議作業重要辭彙延伸閱讀出版後記 提前為現場拍攝掃清障礙

文摘

插圖:第一章 電影故事板概述美國電影行業目前通常使用電影故事板(storyboard)來進行前期設計和視覺預覽,當初之所以採用這種方法,應歸功於最早的周日漫畫。溫莎·麥凱(Winsor McKay)是這方面的先驅,他因製作了《恐龍葛蒂》(Gertiethe Dinosaur,1914)(圖1—1)和《路西塔尼亞號的沉沒》(sinking of the Lusi—tania,1915)中的動畫而成為卡通片這一藝術形式的真正創始人,也為迪斯尼及其他動畫公司開闢了道路。通過一組連續的圖畫來講故事這一概念可以上溯到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久遠的年代——穴居人在山洞裡留下的野牛岩畫。貝葉掛毯(Bayeux Tapestries,2005)③上粗糙的紋理描繪了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Conqueror)侵略英格蘭的歷史,至今仍令人驚嘆不已。我們有理由認為,貝葉掛毯就是最早的“電影故事板”之一。查爾斯·所羅門(Charles Solomon)在《動畫的歷史》(History ofAnimation)一書中所闡述的動畫起源要晚得多,他認為動畫起源於十七世紀巡迴放映的老式幻燈片(magic lantern),經過十九世紀的魔術幻燈(Phantasmagoria)時期,發展到當代動畫——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菲利克斯貓》(Felix the Cat)、《米老鼠》(Mickey Mouse)系列到九十年代的《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和《獅子王}}(Lion King)系列。近年來,又出現了像《超人總動員》(The Incredi—bles,2004)、《怪物史萊克}}(Shrek,2001)和《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2005)那樣精彩的用三維動畫效果製作的卡通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