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翅關刀

長翅關刀

成魚體甚側扁,背緣高而隆起,略呈三角形。頭短小,吻尖突而不呈管狀,前鼻孔後緣具鼻瓣。上下頜約等長,兩頜齒細尖。體被中大弱櫛鱗,頭部、胸部與鰭具小鱗,吻端無鱗。背鰭連續,第4硬棘特別延長。體銀白色,體側具2條黑色帶,第一條自背鰭始端向下延伸至腹鰭,第二條則約自背鰭第6-8硬棘向下延伸至臀鰭後部;頭頂灰黑色;兩眼間具黑色眼帶;吻部背面灰黑色。背鰭軟條部及尾鰭黃色;腹鰭黑色,胸鰭基部黑色,餘部淡黃色透明。

dd
中 文 名: 長翅關刀
俗名別名: 馬夫魚
英 文 名: Pennant Coralfish、Longfin Bannerfish、Pennant Bannerfish
拉丁學名: Heniochus acuminatus
地理分布 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西起東非洲和波斯灣(PersianGulf),東至社會群島(Society Islands),北至日本南部,南至豪勳爵島(Lord Howe Island),以及密克羅尼西亞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北緯30度和南緯35度之間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散卵型
食性 雜食性

長翅關刀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11-12條 背鰭軟條(總數):22-27條 臀鰭鰭棘:3條 臀鰭軟條:17-19條
成魚體甚側扁,背緣高而隆起,略呈三角形。頭短小,吻尖突而不呈管狀,前鼻孔後緣具鼻瓣。上下頜約等長,兩頜齒細尖。體被中大弱櫛鱗,頭部、胸部與鰭具小鱗,吻端無鱗。背鰭連續,第4硬棘特別延長。體銀白色,體側具2條黑色帶,第一條自背鰭始端向下延伸至腹鰭,第二條則約自背鰭第6-8硬棘向下延伸至臀鰭後部;頭頂灰黑色;兩眼間具黑色眼帶;吻部背面灰黑色。背鰭軟條部及尾鰭黃色;腹鰭黑色,胸鰭基部黑色,餘部淡黃色透明。長翅關刀和黑白關刀(Heniochus diphreutes)非常相似,區別在於黑白關刀的吻部和背鰭上的長刀鰭翅要短一些,體型也相對方正一些。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25cm

習性 棲息於較深的瀉湖、峽道和外礁斜坡水深2-75米之間的水域,成魚通常成對或成群盤旋在珊瑚礁上幾米的區域中捕食浮游生物;而幼魚則單獨生活在較淺的瀉湖中,有時會啄食其他魚只的體表寄生蟲。
長翅關刀其他資料
補充說明 長翅關刀是常見之蝶魚魚種,價格便宜,但較容易與黑白關刀(Heniochus diphreutes)混淆,在挑選時需多加留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