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稈擂鼓艻

長稈擂鼓艻

長稈擂鼓艻(學名:Mapania dolichopoda Tang et Wang)是擂鼓艻屬(Mapania)下的一個種。匍匐根狀莖木質,長27厘米或更長,上部直徑3.5厘米,中部約1.6厘米,被紅棕色鱗片,具稍粗鬚根。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莎草科擂鼓艻屬草本植物,生於溪邊。
種中文名:長稈擂鼓艻
種拉丁名:Mapania dolichopoda Tang et Wang
科中文名:莎草科
科拉丁名:Cyperaceae
屬中文名:擂鼓艻屬
屬拉丁名:Mapania
國內分布:產於廣西、廣東、海南島。生於溪邊,海拔500米。
海 拔:500
中國植物志:11:197

基本特徵

匍匐根狀莖木質,長27厘米或更長,上部直徑3.5厘米,中部約1.6厘米,被紅棕色鱗片,具稍粗鬚根。稈生於葉叢外(側生),近三稜形,具槽,長30-70厘米,直徑2-4毫米,上部較粗,下部細,基部具10多個鱗片和鞘,從基部而上鱗片漸大而成葉鞘。葉帶形,向頂端漸狹呈鞭狀且為銳三稜形,長120多厘米或更長,寬2-3.5厘米,薄革質,邊緣和葉背中脈上具小鋸齒,在葉上部小鋸齒較密,下部疏。苞片3枚,鱗片狀,等長於花序,革質,卵披針形,頂端鈍,長1.8-2.6厘米,黃色,具槽,邊緣褐色而為厚膜質,背面具1條隆起的中脈;穗狀花序單一,頂生,橢圓形或倒卵形,長3厘米,寬1.6-2厘米,具多數鱗片和小穗;鱗片螺旋狀復瓦式排列,長橢圓形,頂端圓形長1.2-1.5厘米,厚紙質,黃色,背面具1條隆起的中脈;小穗具6片小鱗片和4朵單性花,最下面3片小鱗片自成一輪,其中2片位於兩側,對生,舟狀,長10毫米,黃色,質薄,具龍骨狀突起,沿龍骨狀突起具細刺,內各有1朵雄花,第3片小鱗片與裡面(上面)的3片小鱗片形狀相似也具1朵雄花,裡面3片小鱗片狹長圓形,長與舟狀小鱗片相等,質薄,中空無花;雄花具1個雄蕊;柱頭3。小堅果近三稜形,倒卵形,長7.5毫米,深褐色,喙圓錐狀,長2毫米。花果期10-11月。

生長地域

產於廣西、廣東(兩陽縣,模式產地)、海南島。生於溪邊,海拔500米。

莎草科·藨草亞科·割雞芒族

割雞芒族,莎草科、藨草亞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極少為一年生弱小草本,具根狀莖或缺。稈散生或叢生。穗狀花序單生或2至多數組成長側枝聚繖花序、圓錐花序、繖房花序及頭狀花序,具多數小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