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班

他們實行二八分紅制,扣除管主、掌班、化妝、生活費、雜支的百分之八十,下余百分之二十分給演員。 這個戲班比較紮實,生、旦、淨、末、丑角色齊全,既有身功,又有唱功,每到一地演出,聽眾無不拍手叫好。 民國十五年(1926年),該班到孔府演出時,被命名為“長生班”,並贈“長生班”匾額一面和“虎頭牌”一對,上書“聖公府”三字。

長生班是由梁山縣壽張集鄉壽張集村井守俊創辦的高調梆子戲班,成立於中華民國七年。1918年,井守俊招收江湖藝人40餘名,私立班社,主要演員有張學為(大淨,藝名大麻子),夏慶頂(大淨,藝名回子),王五(大生),王玉堂(青衣),小華(旦),明華興(毛淨),李富貴(大生),岳元和(大生,藝名瞎紅臉),任保和(青衣),邵振華(文武生),岳興路(醜)等。演出的傳統劇目有《兩狼山》、《哭頭》、《罵殿》、《千里駒》、《大轅門》、《小轅門》、《燕王掃北》、《劉公案》、《三省莊》、《前楚國》、《蹚鐐》、《紅打朝》、《逼宮》、《反徐州》、《游西湖》、《白蛇傳》、《包公案》、《牧羊卷》、《鍘美案》、《鍘趙王》等。
他們實行二八分紅制,扣除管主、掌班、化妝、生活費、雜支的百分之八十,下余百分之二十分給演員。一個台口一般演唱四至六天,一個台口一分紅,一個演員大約分得一至二元。戲價,一天三開箱(上、下午、晚三場)八十至一百二十塊現大洋,兩開箱六十至一百塊現大洋。
這個戲班比較紮實,生、旦、淨、末、丑角色齊全,既有身功,又有唱功,每到一地演出,聽眾無不拍手叫好。民國十五年(1926年),該班到孔府演出時,被命名為“長生班”,並贈“長生班”匾額一面和“虎頭牌”一對,上書“聖公府”三字。“長生班”於民國十八年(1929年)解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