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明德中學

學校坐落在湘春西路,緊靠湘江風光帶,占地面積39029平方米,建築面積19475平方米,建有全塑膠的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電子備課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智慧型廣播系統、音像中心控制系統、電子監控系統、校長辦公系統、校園千兆網等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古老幽雅的樂誠堂、典雅別致的黃興圖書館、氣勢恢弘的懷求體育館等體現了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完美結合。校園內鮮花盛開,綠樹成蔭池塘、花園、草坪、亭閣與名人塑像相映相美。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明德中學大門明德中學大門

明德中學由胡元倓(鬍子靖)創辦於1903年,是湖南省最早的近代新式教育學校,一直是湖南省重點中學,也是首批省級示範性高中。學校以“堅苦真誠”四字為校訓,辦學實績顯著,迄今已培養了近8萬多名各類高素質的學生。毛澤東早年有“時務雖倒,而明德方興”的讚譽,蔣介石曾手書“止於至善”的題匾。黃興、陳果夫、任弼時、周小舟等近現代政治家,周谷城、肖紀美、艾國祥、劉經南等17位院士都是明德的校友,因而一直享有“辛亥革命策源地”、“院士的搖籃”、“北有南開,南有明德”的美譽。

學校教師隊伍整齊,既有一批多年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老教師,又有一批中青年骨幹教師。現有在職教職員工248人,特級教師7名,高級教師 81名,;其中接受了研究生課程教育的教師40名。有10多名教師分別在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勞技等學科擔任省市級學會的理事長或理事。其中英語特級教師唐曉雲是十屆全國人大代表,語文特級教師範秋明是省人大代表,英語特級教師朱泌太是湖南師大碩士生導師。有多名教師在全國及省市賽課中獲一等獎,有30多位老師的300多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和獲獎,18位老師的多種教學專著出版。先後有21位老師獲“華天優秀教師獎”、“九芝堂優秀班主任獎”、“通程優秀教師獎”、“商銀優秀教育獎”、“友誼教育科研獎”、“國壽學校安全獎”、“湖南省德育工作標兵”等光榮稱號。

學校發展

明德中學進一步繼承和發揚了 “磨血育人”的精神,辦學特色鮮明,效益顯著。以德育為首,因材施教,發展學生特長是明德中學的辦學特色。體育傳統項目男籃飲譽省內外,曾四十多次奪得省、市中學籃球賽冠軍,多次代表湖南省參加全國重大比賽並取得優異成績,是“‘CUBA’全國大學生籃球後備人才基地”。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學生多次獲得全國、省、市各級獎勵和各種榮譽。學校蓓蕾藝術團有民樂隊、舞蹈隊、聲樂隊等,在省、市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還設有“英語廣播站”、屈子湖文學社”、“海模小組”、“生物標本製作小組”等一大批課外活動。豐富的活動推進了學校的素質教育。近幾年高考一次性本科錄取率一直穩定在60%左右,有許多學生被清華、北大、浙大、南京、復旦、同濟等著名高校錄取。06、07年高考,明德中學創造出了更輝煌的成績,本科上線率60%左右,600分以上人數和本科上線率穩居前五名。除此之外,初三年級的畢業會考也是捷報頻傳,合格率達96.1%,絕大部分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五大名校。

近年來,學校多次被評為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省級文明衛生單位、省級籃球傳統項目學校、省級園林式單位、現代技術實驗學校、市精神文明建設單位、市“校務公開先進單位”、市公用事業單位推行辦事公開制度示範單位、市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先進班子,市教育系統“收支兩條線”資金管理先進單位一等獎、全心全意為教職工服務十佳領導班子等等。學校在新省政府旁拓址新建校區被列為長沙市重點工程,目前正在快馬加鞭的建設中。2008年7月10日上午,明德中學在新校區舉行了隆重的搬遷儀式來慶祝喬遷之喜,同時也正式宣告這一百年名校入主天心區,圓滿完成了學校的南拓大計。

初名明德學堂,後改名明德學校,設大學、中學、高小、初小四部。胡元倓創辦,並制定“堅苦真誠”之校訓。初期,黃興、張繼、陳天華、蘇曼殊、周震鱗等執教於該校。畢業生中人才輩出,如歐陽予倩、周谷城、劉佛年、李薰、蕭紀美等都是明德學生中的傑出人物。享有“北有南開,南有明德”之譽。1929年,湖南教育界爭得庚子賠款改建校舍。1932年蔣介石來校視察,題匾“止於至善”。為紀念胡元倓,學校將一棟中西合壁式的教學大樓以胡元倓別號(樂城老人)命名為“樂城堂”。該建築為四層內廊式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工藝精湛,由周光召之父周鳳九設計。1945年抗戰時,學校被日機轟炸,樂城堂僅剩框架,後多次修葺。1980年,樂誠堂按原貌復建,大樓內豎胡元倓坐像一尊。明德校園風景優美,吳芳吉有詩云:

西園樓閣映池塘,縹渺勝瀟湘。

小橋芳徑夾垂楊,人影幾雙雙。

晨昏游息且翱翔,此地樂而康。

無邊清興最難忘,四季百花香。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