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學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

長江大學組建後,通過資源整合,中心得到快速發展,已經初步建設成為特色鮮明、教學理念先進、實驗設備優良、教學體系科學、實驗教材系統、實驗教師隊伍結構合理、管理水平較高的現代化、開放式實驗教學中心。 中心總使用面積3880m,設備總值928萬元,設備完好率達到98%;目前承擔了7個本、專科專業的實驗教學任務,實驗項目共219個,實驗總學時20萬人時數/年。 近年來,中心突出“軟體”建設,在總結過去辦學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核心、二個手段、三個理念、四個層次、五個模組”的臨床技能實驗教學模式和體系。

長江大學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成立於2003年,其前身是原武漢醫學院荊州分院時期的醫學實驗中心。長江大學組建後,通過資源整合,中心得到快速發展,已經初步建設成為特色鮮明、教學理念先進、實驗設備優良、教學體系科學、實驗教材系統、實驗教師隊伍結構合理、管理水平較高的現代化、開放式實驗教學中心。
中心主要由醫學人文實驗室、診斷學實驗室、醫學影像學實驗室、內科學實驗室、外科學實驗室、婦產科學實驗室、兒科學實驗室、護理學實驗室、五官科實驗室、中醫學實驗室、考核評價實驗室共11個實驗室組成。
中心現有實驗教師77人,其中專職教師46人,兼職教師31人;專職教師中,高級職稱人員27人,占58.7%;博士、碩士23人,占50.0%。
2004年來,學校累計向中心投入1187萬元,明顯改善了中心的實驗教學條件。中心總使用面積3880m,設備總值928萬元,設備完好率達到98%;目前承擔了7個本、專科專業的實驗教學任務,實驗項目共219個,實驗總學時20萬人時數/年。是醫學各專業學生進行臨床實踐的重要基地。
近年來,中心突出“軟體”建設,在總結過去辦學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核心、二個手段、三個理念、四個層次、五個模組”的臨床技能實驗教學模式和體系。即以學生臨床能力培養為核心,將“臨床仿真、模擬技術”和“臨床真實環境”二種訓練手段有機結合,用“三基”(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三主動”(學生主動設計實驗項目、主動進行臨床實踐、主動參與科學研究)、“三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校內實驗與校外實踐相結合、見習與實習相結合)的三個教育理念全程指導臨床實驗與實踐教學改革,並將實驗課程和實驗項目整合成“職業素質教育、臨床基礎訓練、臨床專科訓練和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四個培養層次,建立學科大類的綜合性實驗教學平台;實驗中心劃分為“醫學人文、臨床診斷技能、臨床基本技能、臨床綜合技能和多元考核測評”五個模組。
中心實行校、院兩級管理,學校教務處和國資處負責協調與統籌規劃,醫學院是中心建設和管理的主體。中心實現“五個統一”,即統一安排教學任務、統一協調臨床教學師資、統一規章制度、統一購置與管理設備、統一技能考試標準,實現資源共享和高效管理。
近5年來,中心教師承擔教研項目23項,有9項獲得各級教學成果獎,其中“7省市14所三級醫院護理隊伍的需求調查與相應對策”獲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成果三等獎;中心教師總結教學經驗,結合教學科研成果,發表教研論文65篇,出版新的實驗教材27本,自編實驗講義30冊。其中《急救護理學》和《護理管理學》被評為“全國首屆醫學教育優秀教材”;中心教師還先後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內的各類科研項目60項,發表科研論文293篇;獲各級各類類科研成果28項。
中心建立後與美國索爾茲伯里大學護理學院簽訂了合作協定,該校每二年選派學生來中心與我校學生學習、交流;美國托馬斯·傑夫遜大學、美國南加護理學院、三峽大學醫學院、黃石理工學院醫學院、湘南學院醫學影像系等十多所國、內外高校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安貞醫院、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十堰市東風公司總醫院等20餘家醫療衛生單位先後到中心進行參觀、訪問。中心注重對內服務於教學,對外服務於社會。是“湖北省衛生幹部培訓基地”和“荊州市全科醫學培訓中心”,承擔湖北省衛生幹部培訓、荊州市全科醫生培訓和荊州市執業醫師、專科醫師、全科醫師、社區護理人員的考試考核工作。中心充分發揮了示範和輻射效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