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伴侶

長期伴侶

《長期伴侶》又名《愛是生死相許》,《長期夥伴》,《愛之伴侶》,是一部由Norman René 導演,通過若干個小片段,描述早在1980年愛滋病開始泛濫前後的同志生活。

基本信息

電影資料

長期伴侶

片名:Longtime Companion

中文名: 長期伴侶

更多中文名:愛是生死相許/ 長期夥伴 /愛之伴侶

類型:愛情 / 劇情

發行時間: 1990年1月

導演: Norman René

克萊格·盧卡斯 Craig Lucas ....play

克萊格·盧卡斯 Craig Lucas ....screenplay

編 劇: John Carlen

演員表:Campbell Scott .... Willy

PatrickCassidy.... Howard

John Dossett .... Paul

Mary-Louise Parker .... Lisa

Stephen Caffrey .... Fuzzy

Tanya Berezin .... Office Manager

Welker White .... Pochelle

Michael Piontek .... Office Worker

Joyce Reehling .... Office Worker

Bruce Davison .... David

Mark Lamos .... Sean

Dermot Mulroney .... John

Michael Schoeffling .... Michael

Brian Cousins .... Bob

Marceline Hugot .... Soap Opera Reader

地區: 美 國

語言: 英語

片長: 101min

色彩: 彩色

評級: Australia:M / Finland:K-14 / Portugal:12 / Sweden:15 / USA:R

發行公司:MGM Home Entertainment

IMDb評分:7.4/10(2718票)

內容簡介

電影通過若干個小片段,描述早在1980年愛滋病開始泛濫前後的同志生活。影片片名指的是,當一名同性戀者去世的時候,告上他(她)的最親密戀人的稱呼。

80年代初期,一班好朋友不得不對幾乎奪走他們所愛,甚至是所認識的每一個人的 基癌(即愛滋病) 妥協。電影通過多個小片段,描述1980年愛滋病開始泛濫時的同志生活:1981年7月,美國《紐約時報》刊登的一篇文章稱新發現一種在男同性戀群體中傳播的疾病。紐約市一群有同性戀傾向的讀到這篇文章。包括同性伴侶保羅與霍華德、戴維和肖恩、威利和約翰。1982年4月,約翰病重住院。1983年6月,肖恩告訴戴維他懷疑自己得了愛滋病。然而戴維向他保證他們自1980年後就沒有與第三者發生過性關係,應該是完全的。1984年保羅入院,肖恩的病情進一步惡化。1986年,肖恩病逝,朋友們在訃告中把戴維命名為死者的“長期伴侶”。1987年,戴維病逝。1988年,他們的朋友開始積極參加愛滋病防治工作。1989年,朋友們決定在國家衛生部辦公室舉行靜坐示威活動,他們表示:如果人類戰勝艾滋病就如同戰勝法西斯一般意義重大。

影片評價

此片與《Beautiful Thing 》(越愛越美麗)、《Bound》(驚世狂花)、《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The Crying Game》(哭泣遊戲)、《God and Monster》(眾神與野獸)、《Go Fish》(我女朋友的女朋友 )、《High Art》、《The Opposite of Sex》(異性不相吸)、《Priest》(神父同志) 並稱為美國九十年代最好的十部同志電影之一。

由於題材的敏感性,本片在攝製完成後幾乎找不到一個發行商,所以最初只能在少數影院上映,然而票房收入出人意料,觀眾大部分是同性戀者,他們最理解和同情劇中人。影片在米爾瓦利電影節首映式上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放映結束後,全場觀眾起立鼓掌。此外,該片還在1991年榮獲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獎和聖丹斯電影節觀眾評選獎,併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無論從是急切閱讀報紙,或是從不可避免的日益增多的葬禮的場景, LongtimeCompanion一片都表現了由愛滋病帶來的如惡咒般的連串衝擊,。本片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病人們最隱密的情感和目睹所愛逝去而又無能為力的錐心之痛。 1990年發行的這部藝術電影是美國第一部正面著筆愛滋病題材的影片(大家更為熟悉的,1993年湯姆·漢克斯主演的《費城故事》,則被冠以“最早處理愛滋病題材的商業電影”稱號)。影片的有些觀點明顯是過分樂觀了,在一個小故事裡它要我們相信在1984年,一出電視肥皂劇里就出現了一個完整的、深度的男男之吻的鏡頭。這部影片貼近描寫了面對“同性戀瘟疫”在自己或別人身上發生的人們的真實反應,它在同性戀電影史上的意義,比它單作為一部電影的意義,顯然是要大多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