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賦

長春,吉林省省會。 長春之最,長影堪談。 最是長春之景在人心,人心即是長春景。

背景資料

長春,吉林省省會。長春於1800年正式設治,1948年10月解放,1954年定為吉林省省會,1989年被國務院批准為計畫單列市,1994年被國家確定為副省級城市。長春工業基礎雄厚。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現代化汽車科研生產基地��一汽集團就在長春。長春的鐵路客車也舉足輕重,全國60%的鐵路客車都由長春客車廠生產。長春是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地處世界著名的黃金玉米帶。長春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優勢較為明顯,是中國光電子技術的搖籃和國家光學科技的發源地、研究基地和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基地。長春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50多年來,長影共拍攝故事片、譯製國外影片1000多部。長春擁有“汽車城”、“森林城”、“電影城”、“科技文化城”和“雕塑城”等美譽。長春現轄朝陽、南關、二道、綠園、寬城、雙陽6個城區和榆樹、德惠、九台3個縣級市以及農安縣,總面積20604平方公里。總人口731萬人,其中市區人口337萬人。

作品原文

人云無山即無景,此地無名山;人云無水亦無景,此地無大川。然長春蒼茫遼闊,風勁雲涌,多慷慨悲歌之士;阡陌翠綠,山青水遠,皆抗敵愛國之義。顯矣長春,吉林之省會,勢則平衍,地復膏腴;人則義勇,景復怡心。
大地流轉,白堊紀長春龍①主宰;歲月更迭,六萬年榆樹人繁衍。於是先秦跑獵馬,漢魏築城池,遼金困英雄,岳飛黃龍志未酬②。蒙童躑躅牧歌於松江之畔,清人縱橫逐鷹於柳條之邊③。“流民”出關④,長春堡成。嘉慶五年,設封為廳。物盛人稠,始改廳為府。鋪舍接修,街市粗具;塞北重鎮,農商雲集。
星移物常改,國弱家易殘。清廷喪權辱國,主權拱手相讓;奴臣卑躬屈膝,簽訂中俄密約。日本覬覦已久,與俄華境宣戰。《朴茨茅斯條約》媾和,致我白山黑土割裂。沙俄中東鐵路,起我長春;日本南滿交通,終於此地。可嘆長春城內,衣冠外夷;無奈市井之中,羌帖金票⑤。最是家國恥,立滿洲國之都,舊城改名“新京”。日軍猙獰貌,假傀儡統治十四冬;溥儀兒皇夢,嘆無辜受難千萬重。
鐵蹄處,黑土仇深,無盡寶藏落賊囊;叢林間,群情激憤,黨的光輝照民心。為有犧牲多壯志,抗聯戰士愛國情。英雄捐軀啼杜鵑,尚志英名千古傳。經光復、歷解放,東風過處山河醒。人民新立,廢土再生。蓬勃乎六十載,浩蕩乎七百萬。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城不在久,有民斯興。長春歷城二百年,名人競相綻容顏。“劍騎臨邊寨,風塵起大荒”,章氏太炎留詩篇;“故跡何堪重掉手,河山舊似詫凝眸”,蕭軍流年憶長春。塞北之城雖蒼涼,昌明之風亦久長。清通判李金鏞主政,捐千金建養正書院,起教化之先,興文化之端。新中國初立,萃群英,建院館,文化遂興,大學斯成。城中學府林立,文明昌盛。高校“航母”,吉林大學;園丁搖籃,東北師大。更有朱光亞、王大珩、蔣築英,科技精英譜華章;雷射器、經緯儀、彩晶片,光機成果鐫豐碑;二人轉、雕塑展⑥、霧凇節,特色文化放光芒。
杏花雨、丁香霧,綠洞長街春長駐。長春之名雖不考,森林城之謂溯史久長。風景淨月潭⑦,莽莽林海。市花君子蘭,謙謙儀態。更有春色迷人夏風爽,秋色綺麗冬雪揚,一年四季美風光。最留戀,白雪初霽,千里冰封;銀裝素裹,萬里雪飄。政府因勢利導,以雪會客:川流處,遊人無數;喧鬧間,賽會如潮。
長春之最,長影堪談。自《橋》伊始⑧,遂成搖籃。《英雄兒女》、《地道戰》定格歷史;《五朵金花》、《上甘嶺》經典永傳。六十年,拍片譯片千部;半世紀,文化藝術斑斕。長春之驕,一汽為先。毛澤東親筆題詞,新中國第一汽車。荒蕪地上奠基,白手起家;“無人區”里探索,中國製造。建廠創業、產品換型;工廠改造,規模發展。數光榮榜首,“東風⑨”、“解放”馳騁神州大地;看英雄氣概,一汽工人打造第一門戶。
前輩矢志創業,功垂千史;繼者欣逢盛世,大展宏圖。君可見新世紀中論發展,長春理直氣壯。神舟上天,長春光機鼎力科研;火車提速,“和諧”動車長客製造。文化改革興,長影世紀城;東方好萊塢,電影夢工廠。動漫產業園,文化產業鏈;綠色二人轉,老曲唱新篇。
文長春,決策者信奉人民利益;和諧長春,建設者激揚城市經濟。騰蛟起鳳,勝友雲聚;傾心建設,翻天覆地。汽博會展汽車城風姿,東博會領東北亞貿易。黑土地,金玉米,農業邁向產業化;開發區,高科技,長春再舞騰飛劍。
最是長春之景在人心,人心即是長春景。昔日軍潰敗留遺孤五千,中國母親敞博大胸襟全數收養;今社會轉型有貧童十萬,代理媽媽獻無私情懷傾心照看。時代英雄劉英俊,小巷總理譚竹青,知識工人王紅軍,先鋒風采撼長天。
長春一本書,掩卷味無窮。北國春城,塞外明珠;關東寶地,松遼熱土。往昔老工業重地,共和國長子當之無愧;今朝新機遇重生,黑土地振興指日可待。量體裁衣改革路,峰迴路轉振興賦。回眸長春精神,人心凝聚;騁望長春前程,龍勢在天。

文章注釋

①長春龍:2003年在長春及周邊地區發掘出400多件古生物化石,其中的一件鳥腳類化石屬於世界首次發現的新屬新種,被命名為長春龍。
②黃龍:岳飛《滿江紅》中“直搗黃龍府”之“黃龍府”,在今長春市農安縣。
③柳條之邊:清入關後,將發祥地東北視為私家財產,遂挖溝壘土,邊牆上栽植三排柳樹、樹間用柳條橫攔,以成屏障,嚴禁民人,即與旗人相對應的漢族、回族等族的百姓進入,俗稱柳條邊。
④流民:指當年為生活所迫,從江淮以北地區穿越柳條邊、闖關東的人。
⑤羌帖金票:當年的盧布和日幣分別稱為羌帖、金票。
⑥雕塑展:長春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雕塑公園。每年一屆的“長春國際雕塑展”,已經吸引了來自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40餘件雕塑精品。
⑦淨月潭:即淨月潭國家森林公園,距市區9公里,面積126.5平方公里,擁有亞洲最大的人工森林。
⑧《橋》:長影1948年拍攝的解放區第一個故事片。
⑨東風:我國第一輛國產轎車。

作者簡介

崔傑,男,1953年7月生,河北樂亭人,吉林省委黨校研究生,長春市市委副書記、市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