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山島

長山島

長山島歷稱廟島群島,古稱沙門島。是隸屬於中國山東省煙臺市的一個群島,全島屬長島縣管轄。長山列島位於渤海、黃海交匯處,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之間,東與朝鮮半島相望,西與西北與大連市、普蘭店市相鄰。蒼翠青碧的長山島,蜿蜒如龍,頭向西北,尾甩東南,到得根部,陡然變細,只一腑長約里余,寬僅十餘米的玉色石灘插向登州海峽,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長山尾,舊時稱礓頭。遊人到這裡可以垂釣、休閒、娛樂。

基本信息

小長山島

長山島長山島

小長山島屬於大連市長海縣管轄,位於長山群島中部,由30個島、坨、礁組成。海岸線和94.4公里。東與朝鮮半島相望,西與西北與大連市、普蘭店市相鄰。

小長山島坐落在著名的“海洋島漁場”之中,享有“天然漁鄉”之美譽,盛產盤鮑、刺參、扇貝、赤貝等海珍品和小水產品。被列為國家級海珍品保護區和核大坨,珍品豐富,島靜灘闊,猶如世外桃源。小長山列島海上垂釣條件優越,被中國釣魚協會批准為全國海釣基地,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釣魚愛好者和遊客上島垂釣、休閒、娛樂。

親近黃海明珠,體會海島自然,享受垂釣生活。

小長山島距大長山島只有 5 分鐘的航程, 15 分鐘一趟。船是滾裝船,船板如同護城河上的吊橋,放下墊在沙灘上,乘客上下自由,船起“橋”收,倒也省了建設碼頭的費用。兩邊的“碼頭”是沙潔水淨的天然浴場,是慣於弄潮的當地人晨練的好去處,一口氣游到對岸,遛遛彎兒,再游回來。與大長山相比,小長山的沙更細、水更清。島上大樹、小草、灌木叢漫無目的地長,和緩的山坡上種植著各種農作物,鄉間小路崎嶇蜿蜒,路邊的野花自由而放肆地開放。隨便走走,就能看見幾處極好的天然浴場,不遠的礁石上成群的海鷗或嬉戲或盤鏇。正是漲潮時分,海水輕輕漫過沙灘,夾帶著幾條碧綠的海帶。舒緩的沙灘細軟得叫人不忍心踩下去,岸邊是漁民晾曬的海帶,成排成行,黑黑的一片。

影片《秘密圖紙》就是根據這裡的潛艇水塢圖紙泄密事件而編的。珍寶島戰役後的1962年,為加強實力,中國人民海軍在小長山島東部的大核溝修建潛艇水塢,工程接近尾聲時秘密圖紙被盜,因而廢棄,現已成為網箱養殖的地方。水塢長1000米,寬15米,水深12米,水面距洞頂20米,遊客可以劃小木船進入這別有洞天的“無光世界”,用上手電,屏住呼吸,伴著船槳划水的嘩啦嘩啦聲,窺探著幽幽洞壁上厚厚的苔蘚,網箱的浮子在黑幽幽的水中一起一浮,象水魅。也許只有黃魚和黑魚更適合這裡。

小長山島的東北端島、坨、礁一衣帶水,滿潮。

大長山島

長山島長山島

位於長山群島的中心位置,是長島縣城所在地,日俄爭奪旅順口時,日軍艦隊就停泊在此海面上。遠遠地看到大長山島,如伏龍臥波,龍首微昂,中間連綿起伏的是蠕動的龍身,自是信奉了 “ 萬物皆有靈性 ” 這一說法。有靈性的還不單這一個,金蟾港的金蟾坨、鴛鴦港的鴛鴦坨也是惟妙惟肖。

該島其他主要景點還有:祈祥園三元宮北海浴場建島守島紀念塔、雙鳳朝陽、核大坨國家級海珍品保護區、中國釣魚協會海釣基地等。

南長山島

南長山尾是由各色卯石堆砌而成的。千載洪波,將滿灘的卵石洗刷得光潔如玉;一條“龍尾”,把一海碧水分為兩個世界。尾之東,汪洋浩淼,魚躍鷗鳴,為天然的捕撈漁場;尾之西,風平浪靜,貝藻同生,為水產養殖的萬頃良田。最奇的還是那海面,無論是潮漲潮落,尾東的海面比尾西的海面總要高出一截,舟船過此,總要跌撞一下,仿佛過了個台階一樣。謎一般的長灘,引得無數遊人來此覽勝。

北長山島

北長山島位於山東省煙臺市長島縣,面積為7.87平方公里.在山東半島的最北端,有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古稱登州,今叫蓬萊。從蓬萊之丹崖山上極目遠眺,但見茫茫滄海之上,淼淼煙波之中,撒落著一群蒼翠如黛的島嶼,宛若鑲嵌在碧波上的顆顆寶石,這就是被人們譽為“海上仙境”的美麗島嶼——廟島列島。

廟島列島,扼踞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之間的渤海海峽,由大小30多個島嶼組成。自北向南,可分為三個島群:北島群有南隍城島、北隍城島和大欽島、小欽島等;中島群有砣磯島、高山島、(左石右候)磯島等;南島群有南長山島、北長山島、大黑山島、小黑山島、廟島等。其中以南長山島最大,面積為20.4平方公里。廟島列島屬山東省,為渤海門戶,既是旅遊勝地,也是軍事要道。

南島群中除了廟島之外,還有一個以美麗的月牙灣海灘而聞名遐邇的小島,這就是北長山島。

植物資源

保護區內的植物主要以木本植物、草本植物、淺海藻類等類別為主,兼有地花類、菌類、苔蘚類等其他類別。①木本植物。共有木本植物32科85種,包括銀杏、黑松、赤松水杉、日本柳杉、側柏等裸子植物5科11種;刺槐、合歡、臭椿、山榆、白臘、皂莢、雜交楊、苦棟等被子植物27科74種。②草本植物。共有草本植物600餘種,其中被子植物有百蕊草毛蓼、中亞濱藤、莧花、硬毛棘豆、山黧豆、蛇葡萄、光葉蛇葡萄、莧竹子荊條等;裸子植物有蘇鐵、草麻莧等,蕨類植物有中華卷柏、卷柏、節節草、全緣貫花等。③淺海藻類植物。共有淺海藻類植物260餘種,以褐藻、綠藻、紅藻、石花等為優勢種群。

動物資源

保護區內動物可分為陸生動物、海洋動物2大類。①陸生動物。以鳥類為主,共有19目50科240餘種。按生活習性和特徵主要分為游禽、涉禽、夢禽、攀禽、鳴禽5類。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有9種,包括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丹頂鶴、白鶴、大鴇、白鸛、黑鸛、中華秋沙鴨;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有42種,包括雀鷹、松雀鷹、赤腹鷹、蒼鷹、蜂鷹、鳶、白頭鷂、白尾鷂、鵲鷂、灰臉鵟鷹、烏雕、草原雕、禿鷲、兀鷲、鶚、紅隼、燕隼、游隼、灰背隼、紅腳隼、豬隼等;《中日候鳥保護協定》規定種類有196種;"世界瀕危動植物紅皮書"中所列瀕危鳥類有11種。島上棲息鳥類多達5萬餘只,有"萬鳥島"之稱。此外保護區內還分布有大蟾蜍、青蛙、峽口蛙等兩棲類;蜥蜴、壁虎、蛇等爬行類;剌蝟、蝙蝠、鼠類等哺乳類。②海洋動物。包括魚類、海洋哺乳類、底棲類等類別。其中共有魚類21目72種,中華鱘、文昌魚為國家重點保護種類;共有海洋哺乳類91

種,包括鯨魚、海龜、海狗、海豹、江豚等;共有底棲生物227種,以刺參、皺紋盤鮑、櫛孔扇貝、蝦夷扇貝、光棘球海膽等為優勢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