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氣球:青春殘酷,但希望永存

鐵氣球:青春殘酷,但希望永存

少女唐果有一個富裕但破裂的家庭,早年母親出走,與後母關係不睦,在學校又被同學孤立……一直到她離家出走,遇到朋克青年貝音,新的生活重新展開,但青澀的愛情卻遭遇背叛和欺騙……自以為是的青春經常傷痕累累。單薄而蒼白的少女即將在絕望里死去,愛、溫暖和希望,能否拯救她?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青春殘酷 但希望永存
馮唐、孫甘露、阿乙、盛可以 聯袂推薦
達斡爾族80後獅子座女孩 岩井俊二式真情力作
這不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儘管故事裡始終沒有離開愛情;這不是一個關於校園的故事,儘管他們都是上學的年紀。這是一個關於青春、叛逆、誤會和逃亡的故事,關於朋克、迷戀和背叛的故事。
——晶達

作者簡介

晶達,沒有筆名,沒有姓。女。1986年出生,但不喜歡被稱為80後。獅子座,信星座,而且很“獅子”。達斡爾族,但不會說達斡爾語,家鄉有著很長的名字——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尼爾基鎮。
2005年至2010年就讀於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07年休學的時候發現自己不喜歡法律,於是棄法從文,開始寫詩,但拒絕自稱為“詩人”。後散文和小說逐步邁入筆下,但拒絕自稱為“作家”,而是寫手。現就讀於魯迅文學院首屆青年作家英語培訓班,為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
喜歡文字為靈魂發出聲響的感覺,但文風多變。喜歡音樂,包括搖滾和古典。喜歡電影,包括商業片和文藝片。喜歡與藝術有關的一切。雙重性格。愛瘋,愛玩,又懶又饞。

媒體推薦

這不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儘管故事裡始終沒有離開愛情;這不是一個關於校園的故事,儘管他們都是上學的年紀。這是一個關於青春、叛逆、誤會和逃亡的故事,關於朋克、迷戀和背叛的故事。
——晶達

圖書目錄

第一章年輕且絕望/1
第二章媽媽/17
第三章你的臂彎如家/31
第四章燃燒之瞳/37
第五章用黑色埋葬我/53
第六章心起舞/65
第七章我真噁心/75
第八章甜夢/91
第九章孤獨的日子/107
第十章無法解決/121
第十一章她很潮/141
第十二章愛的犧牲者/157
第十三章與你相融/177
第十四章飢餓者/193
第十五章刀和筆/207
第十六章九十九個紅氣球/225
第十七章騙子!騙子!/245
第十八章流血/261
第十九章真相/275
第二十章在今晚終結/293
第二十一章九月結束時,把我叫醒/307
後記/315

後記

這部小說的完成,於我,可以說歷時四年,也可以說是四個月。
2007年寒冬,也就是我正式打算用文字作為一種媒介來抒發自己意志與情感的時候,我潦草地寫出了這部小說的第一章。當我為第一章劃上最後一個句號的時候,我甚至訝異,因為我“捏造”出了我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情節。
那時文字只是文字,我心裡沒有覺得它們是有生命的。那時的文字和我手裡的筆是一個整體,而非我的內心。我還沒有對文學樹立起一個堅定的信念。在休學一年後,我於2008年又返回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讀書。而這第一章,沒落地被擱置在無聲的電腦磁碟里。
好在我沒有刪掉。在開始寫第二章之前,我是電視台的一名記者。我大概是在那個時候發現了我文字的倔強。寫新聞稿,它在我筆下被我造出的同時,卻揪扯我的心,它們扭捏地出現在我眼前,讓我知道,它們的存在並不是用來排隊的,應該有一種靈魂深處的東西貫穿於它們之間。於是,我在2011年初,辭職。
2007年發生了很多事。背叛、拋棄、抑鬱症、佛學、詩歌、小說這些字眼縫補成我的生活。我開始了小說的第一章。
2011年發生了很多事。辭職、佛學、詩歌、小說、編輯、魯院、出版社這些字眼將我的生活煨成一碗湯。我用四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小說的後二十章。
我發現,也許你也發現了,四年來,佛學、詩歌、小說一直陪伴著我。只有信仰和靈魂才能不論風霜雨雪不論天涯海角,與我不離不棄。我很喜歡這個數字,四,它讓我想起了輪迴——春夏秋冬,生老病死,苦集滅道。
我從沒有給這部小說以一個骨骼。文中的每一個字都像一個細菌,它滋生成一句話,一個段落,一個章節,最後竟變成了一顆圓形的仙人掌。文中很多具體的描寫,來自我的眼睛,包括過去和現在。但我沒有說全部,因為我的想像占了這個故事的大部分。
在我還是一名記者的時候,我那曾是一名優秀報社記者的姨父告訴我:做記者,須七分采三分寫;而作家,則三分采七分寫。而我更願意用“寫手”這個詞來稱呼自己。作為一名寫手,是應具備將一句話進行核爆炸一樣裂變的能力。這個能力,與天賦有關,更與積累和經驗有關。失真的細節和觸感是一部作品的敗筆。人,不應只以五官來感受這個世界,而是心。
我是在2005年讀大學一年級的時候開始接觸“朋克”這種音樂的。它簡單、直白、頑皮、熱情,抑或是憤怒甚至激烈,正像我們邊地少數民族人的性格。從最初聽旋律,到最後聽靈魂,我發現了朋克音樂里的哲思。且不管他們的思考是否極端,是否魯莽,是否像是匹夫之勇,我只是覺得,敢于思考甚至反駁的人,至少是勇敢的。這是我多年後,在朋克音樂已經漸漸衰落時,我依然喜愛著它的原因。我強調了“音樂”二字,因為我還沒能苟同“朋克們”的生活方式。
我對朋克文化的了解是片面的,雖然這個故事裡有很多朋克文化作為故事背景,但那只是我所接觸和了解的朋克,只是我個人眼中的朋克。它是一個具有自身淵源和歷史的龐大體系,又是一個舶來品,因此如果在文中涉及朋克文化的內容有誤,敬請朋克大師們諒解我的知識有限。因為既是朋克,就應該在靈魂里刻上這兩個字,而其他都是形式。
我寫這部小說的初衷就是希望它從一開始就像朋克三連音一樣利索且激烈,因此文中都以短句為主,而貫穿直至高潮情節的激烈情緒也正像一首朋克歌曲,高亢且刻薄。說實話,我在寫作的過程中,腎上腺經常分泌熱血的情緒,直至我完成小說後,有一段時間還在認為自己就是小說中的唐果。
關於小說的名字。最初命名為“迷之弦”,因為我不知道怎樣總結這個故事來給它取個名字或者在文中找到什麼象徵物。可看過我小說的朋友說,這個名字太軟而小說太硬,不配。我就冥思苦想為“糖果刺青”,媽媽建議我將“迷之弦”寫成系列,因第二部的名字為“紅蓮”,我便為第一部定名為“青剌”——嫩青的刺,堅硬但不成熟,卻一樣可以在你的掌心中,留下一滴硃砂血。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兩個人。一位是我的媽媽,一位是興安老師。如果沒有媽媽經濟及精神上的支持,我無法完成這部小說,她鼎力贊成我辭職從文,共同實現她被生活阻隔的文學夢想。興安老師願意為我這樣一個不名一文的小寫手出書,更加堅定了今後我對文學的堅持。
還要感謝白雪林舅舅的教導,不論關於文學還是人生,都讓我受益匪淺。
我曾跟一個朋友說,文學就是那種剝開傷口後才能將傷根治的東西。也許這個故事讓你覺得疼、覺得難受,可這就是自以為是的青春以及自以為是的生活。當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們才有辦法去矯正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