鎳毒性與中醫藥防治研究

鎳毒性與中醫藥防治研究

鎳毒性與中醫藥防治研究由趙健雄等編著,蘭州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發行。本書是一部全面論述鎳毒性及其防治研究的專著,也是國內外第一部介紹中醫藥防治鎳毒及臨床治療慢性鎳毒損傷的學術著作。在全面綜述了目前國內外鎳毒性及其防治研究概況的基礎上,重點介紹了作者18年來開展鎳毒理學系統研究,以及套用自製中藥複方製劑防治鎳毒性的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成果。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鎳是自然界分布較廣的一種元素,是工業、國防和人類日常生活中廣泛套用的一種有色金屬。鎳也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過量的鎳卻會對機體產生不良影響,導致多系統、多器官損傷,並有致癌作用。

本書文獻收集全面,內容系統翔實,可供在鎳作業環境工作的職工、家屬和生活在該區的廣大居民,以及從事公共衛生、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臨床醫學和微量元素研究等的中、西醫醫務人員和科技工作者閱讀、參考。

目錄

序二

前言

1鎳毒性及其防治研究概述

1.1鎳在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在環境中的暴露

1.2鎳的代謝和生理作用

1.3鎳的毒理學研究概述

1.4鎳毒性防治研究的進展

2硫酸鎳毒性的實驗研究

2.1硫酸鎳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2.2硫酸鎳對造血功能的影響

2.3硫酸鎳對心臟的影響

2.4硫酸鎳對肝腎臟的影響

2.5硫酸鎳對生殖功能的影響

2.6硫酸鎳對中樞神經的影響

2.7硫酸鎳對骨代謝的影響

2.8硫酸鎳對血清常量及微量元素的影響

3鎳鉻鈷聯合毒性的實驗研究

3.1鎳鉻鈷聯合毒性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3.2鎳鉻鈷聯合毒性對造血功能的影響

3.3鎳鉻鈷聯合毒性對心臟的影響

3.4鎳鉻鈷聯合毒性對肝腎臟的影響

3.5鎳鉻鈷聯合毒性的評價

4扶正補血顆粒治療鎳毒所致免疫和造血功能降低的研究

4.1扶正補血顆粒對免疫和造血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

4.2扶正補血顆粒治療硫酸鎳所致免疫功能降低的實驗研究

4.3扶正補血顆粒治療硫酸鎳所致造血功能降低的實驗研究

4.4扶正補血顆粒治療鎳致免疫和造血功能降低的臨床觀察

5扶正解毒湯對硫酸鎳致心肝腎睪丸損傷和遺傳毒性防治作用的實驗研究

5.1扶正解毒湯對鎳致大鼠心臟損傷的防治作用

5.2扶正解毒湯對鎳致大鼠肝腎臟損傷的防治作用

5.3扶正解毒湯對鎳致大鼠睪丸損傷的防治作用

5.4扶正解毒湯對鎳致大鼠肝細胞、心肌細胞、精子內離子和線粒體變化的防治作用

5.5扶正解毒湯對鎳遺傳毒性的影響

6扶正解毒顆粒治療長期接觸鎳的肝病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觀察

6.1扶正解毒顆粒治療鎳暴露肝損傷患者的臨床觀察

6.2扶正解毒顆粒治療長期接觸鎳的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觀察

附錄

本書作者已發表的相關學術論文

附圖

圖5-1心臟病理組織學檢查

圖5-2肝臟病理組織學檢查

圖5-3腎臟病理組織學檢查

圖5-4睪丸病理組織學檢查

圖5-5CISM檢測肝細胞內Ca2+螢光強度的變化

圖5-6CISM檢測肝細胞內Mg2+螢光強度的變化

圖5-7CISM檢測肝細胞內Ni2+螢光強度的變化

圖5-8CLSM檢測肝細胞內線粒體螢光強度的變化

圖5-9CISM檢測心肌細胞內Ca2+螢光強度的變化

圖5-10CISM檢測心肌細胞內H+螢光強度的變化

圖5-11CLSM檢測心肌細胞內Ni2+螢光強度的變化

圖5-12CISM檢測心肌細胞內線粒體螢光強度的變化

圖5-13CISM檢測精子內Mg2+螢光強度的變化

圖5-14CLSM檢測精子內Ni2+螢光強度的變化

圖5-15CISM檢測精子內線粒體螢光強度的變化

圖5-16CISM檢測16HBE細胞內D-399螢光強度的變化

圖5-17電泳後螢光顯微鏡檢測16HBE細胞的結果

……

書摘

2.5.7.3討論

實驗結果表明:腹腔注射NiS04染毒,可引起雌性大鼠卵巢損傷,表現為動情周期延長,血清E2、P下降,卵巢對促性腺激素反應下降。同時,大鼠的陰道、子宮、卵巢鎳含量升高,但垂體鎳含量僅有上升趨勢,可能與血腦屏障有關。本研究測得的鎳含量值與文獻報導差異較大,可能與鎳的染毒途徑不同有關,文獻報導的染毒途徑為皮下注射。正常情況下,下丘腦產生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作用於垂體前葉引起促性腺激素LH和FSH的釋放,FSH和LH促進卵巢合成性激素,一定水平的雌激素維持著穩定的動情周期。體內雌激素的平穩調節依賴於兩種反饋調節,即正反饋調節和負反饋調節。當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或雌激素需求增加時,反饋性促下丘腦GnRH和垂體FSH、LH釋放,刺激卵巢合成雌激素;雌激素水平的提高又反饋性地抑制下丘腦GnRH和FSH、LH的釋放。過量鎳進入機體後,造成卵巢損傷,雌激素和孕酮分泌水平下降,反饋性引起垂體分泌FSH、LH水平提高,同時,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了動情周期的延長。另外,過量鎳進入機體誘發體內產生的金屬結合蛋白(MT),在結合鎳的同時也可結合其他Zn2+、Mg2+等金屬離子,加之二價離子競爭多功能位點作用可導致體內Zn2+、Mg2+等離子濃度下降,影響含鋅酶和含鎂酶的功能,進一步加重了損傷。染毒結束腹腔注射GnRH後測血清FSH、LH,結果各染毒組:FSH、LH水平與NS組比較無差異,結合注射GnRH前血清FSH、LH水平,表明染毒動物垂體分泌FSH、LH功能尚正常。另外,本研究的陰道上皮脫落細胞塗片顯示染毒動物動情周期延長,其原因除與卵巢損傷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外,還可能與腹腔注射染毒過程中直接損傷了子宮、陰道有關。卵巢超排卵數和卵母細胞體外培養存活時間是衡量卵巢功能的指標,在5.0mg/kg劑量染毒條件下,卵巢對超量促性腺激素的反應機能異常,同時染毒各劑量組卵母細胞體外培養過程的各觀察時相存活數下降,說明在各染毒劑量水平下NiS04已對卵巢造成潛在性損害,誘導卵巢早衰(老),呈現出了明顯的生殖細胞毒性。綜上所述,腹腔注射NiS04染毒可引起大鼠陰道、子宮、卵巢鎳含量上升,動情周期延長,卵巢功能異常。

我國某鎳作業區婦幼衛生保健站承擔的V6項目流調資料顯示:調查的18~50歲婦女540人中有69例32~39歲中青年婦女閉經(無結核、肝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等病史),占12.8%,平均閉經年齡35.2歲,比我國婦女平均絕經年齡(45~52歲)提前了8~10年。該人群體檢發現陰道上皮脫落細胞角化,發鎳12.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