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職教中心

鎮海職教中心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現代化的港口城市——寧波 。鎮海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創辦於1980年,坐落於寧波市鎮海區,占地270畝,建築面積55680平方米,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也是寧波市首批集職業教育、電大教育、自學考試和成人培訓於一體的“四中心”學校。

簡介

鎮海職教學校創辦於1980年,曾經三遷校址,現地處329國道與寧波北外環東段交匯處,交通便捷。學校占地207畝,建築面積55680平方米。現有全日制教學班44班,在校生2066人。在編教職工145名,其中,高級技師、技師26名,市區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23人,省市教壇新秀10人,“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90%以上,中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的80%。學校設有機電、數控、財貿、旅遊服務、學前教育和汽修等12個專業,其中機電技術套用專業為浙江省示範專業和浙江省中等職業學校實訓基地。

學校內 學校內

辦學伊始,學校就十分重視校企合作。學校曾與鎮海發電廠、寧波港務局、原鎮海棉紡廠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合作。進入新世紀,學校繼續高舉校企合作的大旗,先後與寧波華通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波港務局、浙江野馬電池有限公司、浙能鎮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等區內外16家知名企業聯辦“校企合作班”26個,畢業生就業率高,用人單位反響好,機電等重點專業的畢業生年年供不應求。

學校奉行“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特色立校,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以“至誠至勤、心紅技精”為校訓,倡導“愛生、善教、進德、修能”的教風和“尊師、樂學、明理、強技”的學風,在辦學中重視學生職業技能和全面素質的提高。2006年至今,在寧波市職業教育技能(才藝)大賽中,學校代表隊在40多所學校中曾獲得獎牌總數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的出色成績,並一直保持在前四名之內。2009年6月,陳科傑同學代表寧波市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得中職組數控車工項目全國二等獎。2011年6月,王超軍同學在同一個項目上獲得全國一等獎第2名的優異成績,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同時打破寧波市乃至浙江省選手在該項目上的最好成績紀錄。

學校先後榮獲寧波市先進團組織、寧波市軍警民共建先進單位、寧波市文明單位、寧波市衛生先進單位、寧波市首批現代化達綱學校、寧波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寧波市青年志願服務先進集體、寧波市第四批環保模範(綠色)單位、寧波市職成教教研工作先進集體、寧波市“2211校企牽手活動”先進單位、寧波市2009年參加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特別貢獻獎、寧波市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高校網路教育統考優秀考點,並多次獲得浙江省自學考試優秀考點、廣播電視大學全國統一考試優秀考點等等。

鎮海職教中心 鎮海職教中心

在職業教育的發展機遇期,學校領導班子正懷著飽滿的熱情,強烈的事業心,以“兩創新”(創新辦學模式、創新教學管理)、“兩強化”(強化服務地方經濟意識、強化課程研發力度和選修課程開設力度)和“一引入”(將企業文化引入校園)為工作重點,狠抓日常管理,努力向更高更強的目標邁進。

校長寄語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歲月的豐碑記載著鎮海職教人三十餘年春華秋實、榮辱興衰;風雨滄桑,塑造了鎮海職教人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品格。

1997年10月,原國家教委主任何東昌考察鎮海職教中心後欣然題寫“心紅技精”,寄予鎮海職教人乃至全國職教人的殷切期望。從此,“至誠至勤,心紅技精”成了鎮海職教人在職業教育改革中追求的一種境界。

“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特色立校,服務社會”是我校的辦學理念,我們要以“創意、創新、創業”教育為突破口,創立校園特色文化,推進學校內涵品質建設;注重學生的專業素質與人文素質的協調發展,構建新形勢下職業教育“一專多能”的育人模式和“一校多企”的辦學模式,提升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辦好學生喜歡、家長歡迎、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

鎮海職教中心 鎮海職教中心

鎮海職教人將滿懷豪情,志存高遠,堅持“開心第一”的工作理念,勇做職業教育的“攪水人”。以特色為生命、以創新為槓桿、以奮鬥為基石,為學子鋪設錦繡前程,為職教打造特色品牌。我們的口號是:“特色,特色,還是特色!”我們要努力把鎮海職教中心建設成為學生有特長、教師有特點、辦學有特色的現代化中等職業學校。

學校歷史

學校前身為鎮海城關二中,一九八零年八月成立,地處倉基弄。翌年設職高班,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八四年定名鎮海縣職業中學。九七年建鎮海職業中專。同年七月遷至隧道北路,與鎮海教師進修學校、鎮海教學條件裝備站合併,定今名。二零零零年同鎮海成人教育中心、鎮海電大工作站、鎮海自考中心諸校合,與進修學校、教育條裝站分離,組建新鎮海職教中心。零一年教育部授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銅匾,名聞遐邇。同年鎮海職技校併入。零四年九月學校遷現址。零五年撤鎮海成教中心,建鎮海社區學院,電大工作站升格寧波電大鎮海分校。零六年至今,占地漸廣,校舍日增,師生益眾,周遭隙地,植以桂竹,納柳岸之秀,藏菱漕之氣,誠潛修技能之佳處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