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銀山公園

鎮江銀山公園

銀山公園座落在鎮江新區大港中心區域,北眺氣勢如虹的長江,南鄰新區行政中心,西近海德社區及中心商貿區,是大港目前規模最大的、供人們休閒、娛樂、健身、具有現代風格的開敞式公園,公園以蔥綠秀麗的自然山巒、植物為主體,湖光山色,交相輝映,亭台樓閣,浮光耀金,奇石嶙峋,碧波閃銀,嘉木幽竹,靜影沉碧,鳥語花香,芬芳怡人。它既是一座現代化港口城市園林,又透出濃厚的文化底蘊,銘記著鎮江三千年歷史的綿延。園內有中心廣場景區、銀湖水景區、銀台觀賞區和文化博覽區,使整個公園頗得生態格局多元新穎,園林神韻賞心悅目,登高眺遠,極目吳天,人與自然清馨和諧。公園主要景點有:昌平廣場、園碑、映山湖、噴泉、臨湖水榭、大港之戀——江南少女雕塑、和合亭、銀台、鳳凰閣、鳳凰雕塑、放歌亭廓、江南小院、三讓堂、健身廣場、兒童樂園、風情街、園林綠化等。

基本信息

景點介紹

昌平廣場

鎮江銀山公園 鎮江銀山公園

昌平廣場:占地600—800M2,可進行各種較大型活動。大港歷史上曾名昌平市、安平市、大港市。以昌平命名,取昌盛平安之意。

鎮江銀山公園 鎮江銀山公園

園 碑:廣場中央建有公園方碑,由碑身、碑座、碑冠組成,總高度6M,碑身4面各寬1.2M。碑身正面刻有銀山公園園記,園碑左右兩面分別刻有兩幅浮雕,一幅是周康王冊封宜侯,一幅是泰伯、仲雍奔荊蠻。園碑頂端為放大10倍複製的西周青銅禮器——“宜侯夨簋”,寓有我國古代人認為“天圓地方”之意。宜侯夨簋是大港的象徵,鎮江有文字依據的最早地名——“宜”也出於此件青銅器的銘文。“宜侯夨簋”是一九五四年六月在鎮江大港煙墩山出土的國寶級西周青銅禮器,原件收藏於國家博物館,鎮江博物館存有複製品。用作這座園碑碑冠的“宜侯夨簋”,是按原件放大十倍鑄刻而成的。這裡所說的“宜”是地名,“侯”是封號,“夨”是人名,“簋”是商周時期盛稻黍稷的食器,同鼎一樣,也是標誌貴族身份的青銅禮器。經專家考證,這件禮器是周康王時期的(公元前一千零二十年—公元前九百九十六年),距今已三千年以上;宜的地望在今鎮江大港一帶;夨是仲雍的後代。

器底內鑄有銘文一百二十六字,可辨認的一百十八字。銘文和郭沫若的釋文已刻於上。大意是:在四月丁未這一天,(康)王在宜地的宗廟察看了武王、成王伐商的壁圖,又看了東土的地圖。王在進行占卜之後面南向,對虞侯夨命令說:將你遷到宜地做諸侯,賜給你美酒、圭瓚、弓矢,賜給你田川、宅邑,賜給你王人、氓人、庶人。宜侯夨為感激康王的賞賜,作了這件寶器。

這件禮器上的銘文,所以曾引起學術界少有的轟動,並持續地吸引名家的注意。這不僅因為它是西周初井田制與奴隸制的佐證,是惟一詳記封建諸侯的金文,而且在於它是“吳為周裔”的實物佐證,也使鎮江有行政區域記載的歷史從二千五百多年增加到三千多年。

映山湖

映山湖因其位於銀山之麓而得名。該景區包括映山湖、音樂噴泉、臨湖水榭、大港之戀雕塑、曲橋、和合亭等景點。

映山湖:水面積7000M2,平均水深1.5M。水清如碧,靜若處子,金魚閒遊,芙蓉出浴,銀山、鳳凰閣、臨湖水榭及周邊樹木倒映其中,使整個景區洋溢靈秀與嫵媚。

鎮江銀山公園 鎮江銀山公園

音樂噴泉:由江蘇大學長江園林藝術工程有限公司設計製作,主題為江南民歌“茉莉花”。具有多種藝術造型和豐富色彩。臨湖水榭:臨湖水榭為船型仿古建築,寓意大港這艘巨輪乘風破浪,不斷發展。水榭包括上、下兩層及觀景平台,可供品茗休閒和多面觀賞湖光山色。

“大港之戀——江南少女”雕塑: 雕塑為江南少女坐像,潔白如玉,置於映山湖中,形如出水的芙蓉,仿若聖潔的天仙。一隻白鴿憩於肩頭,既給人以安寧和諧之美,又寓意放飛的情懷。雕塑為朱慶棠創作。

和合亭:和合亭為現代風格建築,又體現中國古漢韻味。亭兩面由於文清分別書寫匾額:和合亭。

鳳凰閣

鳳凰閣 鳳凰閣

鳳凰閣建築在高程為40M的銀山頂部的銀台上,風格為古今結合的現代中國園林建築,樓為三層,總高度為17.1M,一層高5.7M,二、三層高皆為4.2M。登斯閣,四面皆景,八面臨風,萬里長江、大港港區、工業區、出口加工區、大港新城區、行政服務中心、綿延的圌山以及公園全貌盡收眼底,既是觀景最佳處,又是會見重要客人、進行商務會談、遊客休閒好地方。之所以取名鳳凰閣,是因為鎮江出土的銀器、青銅器、瓷器均有鳳凰圖案,是古代江南區別於北方龍圖騰的一大特色;同時,鳳凰又有很好的寓意。《禮記o禮運》稱:“麟、鳳、龜、龍,謂之四靈。”鳳凰是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通稱為“鳳”或“鳳凰”。《史記o日者列傳》有“鳳凰不與燕雀為群”之句。常用來形容祥瑞,“鳳凰來儀”就是鳳凰來舞而有容儀之意,有曲名《鳳凰來儀》,又名《神鳳操》。《詩o大雅o卷阿》有這樣的詩句:“鳳皇鳴矣,於彼山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後因以“鳳鳴朝陽”比喻賢才逢良時。《左傳o莊公二十二年》中有卜辭曰:“鳳凰于飛,和鳴鏘鏘”。後用以比喻夫妻相親相愛,亦祝人婚姻美滿之辭。

放歌亭、廊

主要介紹大港地區三位傑出人物——趙聲、李竟成、解朝東的事跡。

趙聲,(1881-1911)辛亥革命志士。字伯先或百先。1900年考入江南水師學堂,後入江南陸師學堂。1903年赴日考察軍事,回國後不久任兩江學堂教習,期間撰寫號召推翻滿清《保國歌》,影響廣泛。在北極閣發表演說,宣傳革命。不久投新軍,在北洋新軍和廣西新軍任職。後回南京任三十三標標統等職。1910年,他與黃興醞釀廣州新軍起義。後赴南洋等地籌措軍費,並任香港同盟會會長。1911年4月,他與黃興組織並領導了著名的黃花崗起義,出任總指揮。因勞累致疾,於同年4月病逝於香港,終年30歲。1912年被孫中山追認為上將軍。

李竟成,是趙聲在大港天香閣讀書時的同窗好友。1911年,曾參加廣州起義;策劃和指揮鎮江起義,兵不血刃,光復鎮江;擔任總司令,指揮進攻浦口,取得勝利。1912年,孫中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李竟成被授陸軍少將銜,任陸軍十六師參謀長兼鎮江衛戍司令。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李等七名將軍聯名通電反袁。袁死後,李從上海法租界返鎮。之後,軍閥混戰,李憤而辭職,於1916年解甲歸田,回到大路鎮許弄小橋頭村。東鄉民眾送“鄉望所歸”橫幅,落款為“十區十都十圖同敬贈”。李回鄉後,除為生計勞碌外,日以書法自遣。他寫有兩軸對聯:一是“早歲從戎,誓復潤州鐵瓮;近年養晦,每思梓里山河”;二是“一輪明月,兩袖清風”。1935年,病逝,享年55歲。

解朝東,丁崗鄉人,1901年隨趙聲去寧,入江南陸師學堂,後赴德留學五年。1911年秋,他是鎮江光復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辛亥革命後,任江蘇都督府軍務司副司長,被授予少將軍銜。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他與李竟成、黃興、柏文蔚、紐永建、馬貢芳、趙馭六等聯名反袁。此後,擔任陸軍第二預備學校校長,著名民主革命家鄧演達和一批國民黨高級將領,均出自此校。

江南小院

江南小院包括正廳和三讓堂。

古吳廳:正廳的牆壁上繪製了介紹早期吳國幾位君王及先民的情況的壁畫,陳列了大港地區出土的古荊蠻人復原頭像、西周時期青銅器複製品。

吳國壽夢等四王圖(王耀南作)

泰伯、仲雍奔吳後,到十九世君主壽夢“始大稱王”,從此我國古代史上有了吳國的紀元。壽夢有四個兒子:諸樊、

余祭、余昧、季札。壽夢欲立季札,季札禮讓,未立。壽夢死後,由諸樊繼位。後余祭接諸樊位,余昧接余祭位。余昧死後,因季札避讓,由余昧之子僚繼位,後被諸樊的長子光(即闔閭)奪位。吳王闔閭將都邑遷移到今蘇州城區。

上述四位吳王的在位年代是:

壽夢:公元前585-561年(周簡王、靈王年間);

諸樊:公元前560-548年(周靈王年間);

余祭:公元前547-531年(周靈王、景王年間);

余昧:公元前530-527年 (周景王年間)。

與畫有關的四位吳王的情況:

壽夢。吳與晉等諸侯國結盟的場面。壽夢元年,壽夢採取“朝周,適楚,觀諸侯禮樂”的方略。十年,晉、齊、宋、衛、鄭等會吳於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二十三年,晉與諸侯會吳王於楂(今邳州北稍西之加口)。至此國始強大,諸侯尊為盟主。

諸樊。壽夢向諸樊交待王位繼承的場面。壽夢未卒前,因四子季札賢,欲立之,札讓。壽夢乃命諸樊曰:“我欲傳國及札,爾無忘寡人之言。”壽夢卒,諸樊以長即位。諸樊在位十三年,遺命傳位於余祭,依次相傳於季札,以承先志。

余祭。余祭賜慶豐以朱方的場面。據《左傳》載:魯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齊國的左相慶豐因避難奔吳,吳王余祭予之以朱方。此事的緣由:先是齊國的崔杼殺莊公,擁立景公,崔杼和慶封分任右相和左相;齊景公二年(公元前546年),崔氏被滅;次年,鮑、高、欒氏合謀攻慶氏,慶豐奔吳。慶豐“聚其族焉而居之,富於其舊。” 當時齊國就有人說:天怎么讓淫人更富呢?穆子說:“善人富謂之賞,淫人富謂之殃。天其殃之也,其將聚而殲旃!”後來,在楚對吳的朱方之役中,慶氏果然被楚滅族。

余昧。余昧興師伐楚圖。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秋,楚以諸侯之兵伐吳,圍朱方,克之,殺慶封,滅其族。冬,余昧為報朱方之役,興師伐楚,敗楚,入棘(今河南永城南)、櫟(今新蔡北)、麻(今安徽碭山東)。次年十月,楚靈王會蔡、陳、許、頓、沈、徐、越之師伐吳,以報吳攻棘、櫟、麻三邑,吳師敗楚師於鵲岸(今安徽無為西南)。

泰伯仲雍奔荊蠻圖(李葦成作)

(配泰伯、仲雍像)

商王武乙時(公元前1100年前),姬姓周侯國開始強盛,準備滅商。古公有意傳位給少子季歷,再傳給季歷之子昌,要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到東南地方開拓周人的國土。泰伯、仲雍尊從父命,避讓季歷,逃出周侯國,投奔荊蠻,斷髮紋身,創立了吳國。這幅畫可以《鎮江吳文化研究144頁圖八“丁崗斷山墩吳國聚落遺址”為基礎,荊蠻人可參考該書卷首的荊蠻族男女青年頭像,展示泰伯、仲雍與荊蠻人在一起的融洽場面。據專家介紹,江南是水鄉澤國,荊蠻人都聚居在高爽的台地上。丁崗斷山墩是至今已發現的寧鎮地區吳文化台形遺址面積最大、保存最好的一處。這裡遠山近水。荊蠻人的房子有圓形、方形,房頂是草蓋的,牆是編好竹籬笆,用泥拌草糊上去,然後曬乾或烘乾。以農業為主,也打獵、捕魚、燒陶器。那時,這裡有鹿。

周康王冊封宜侯全景圖(鄭為人作)

(配煙墩山照片)

宜侯墓是1954年考古發掘的。在出土文物中,有一件西周青銅禮器—“宜侯夨簋”,原件收藏於國家博物館。宜是西周諸侯國名,侯是官職,夨是侯名,簋本是古代盛食品的器具,後製作為顯示貴族身份的青銅禮器。經唐蘭、李學勤等我國資深學者考證,宜侯是周康王(公元前1020年—公元前998年在位)冊封的繼泰伯、仲雍之後吳地第五世或六世國君。器底內鑄有銘文126字,可辨讀118字。這段長篇銘文,是西周初年井田制與奴隸制的佐證,是已發現的惟一詳記封建諸侯的金文,是吳為後裔的實物佐證,也使鎮江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到3000年以上。

三讓堂:

畫:延陵季子名勝圖。

延陵季子,即吳王壽夢的四子季札,據《吳氏大宗譜》載,公元前576年—公元前485年在世,享年91歲。丹陽延陵鎮九里街有季子祠(季子像)、季子碑(相傳為孔子書:“烏乎有吳延陵君子之墓”)、敕賜石刻、詩詞碑刻、軒、亭、廊、沸井、河流、樹木等,是江南紀念延陵季子的著名遊覽勝地(畫家可去延陵參觀)。季札三讓王位,避耕延陵,後又受封延陵,仁政愛民,“指金樵採”,兩次出使中原,“解劍徐君之墓”,高齡時又使楚救陳,是繼泰伯、仲雍之後的“至德第三人”,其禮讓、仁愛、赤誠之心,實乃吳地清風,堪為後人永久敬仰傳頌!

其他設施

健身廣場

健身廣場面積為300M2。供人們進行晨練等健身活動的場所。

兒童樂園

配有兒童遊玩、健身器材,主要作為兒童活動、健身的場所。

風情街

為現代化建築,供遊客購物、飲食、休閒等。

園林綠化

“只有生態的,才是現代的。”公園綠化遵循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回歸自然、再現自然美的原則,用生態的觀念營造綠色環境和自然風貌;以植物造景為主,塑造各具特色、多樣協調的植物群落景觀;充分發揮現狀的地質地貌條件,因勢建園,著力營造“園在林中,人在畫中”的植物景觀。

根據當地的氣候與環境,一是將公園分為幾個植物品種園進行綠化美化。包括海棠園、木樨園、竹園、玉蘭園、梅園、杜鵑園、果園等。二是將落葉樹種一常綠樹種結合,四季有景。常綠當權者有桂花、桔樹、香樟、杜英、樂昌含笑、雪松、獨干女貞、竹類等十多種,落葉植物有銀杏、喜樹、楓香、櫸樹、白玉蘭、楓樹、櫻花、榆樹、烏桕、垂柳等二十餘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