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北革命烈士陵園

錫北革命烈士陵園

錫北革命烈士陵園建於1983年,是在原錫北革命烈士墓基礎上遷建而成的。錫北革命烈士墓是1969年文化大革命時期,八士公社黨委、革委會根據無錫縣委關於對分散在錫北斗山地區的烈士墓實行集中安放、統一管理的意見,負責建造的。錫北革命烈士墓位於八士鎮斗山西南坡,緊靠八文路,占地1000多平方米,以朱秀谷為代表的烈士只有50多人,規模很小,但在當時成為錫北地區開展階級教育的主要陣地。

基本信息

陵園簡介

錫北革命烈士陵園錫北革命烈士陵園
錫北革命烈士陵園建於1983年,是在原錫北革命烈士墓基礎上遷建而成的。錫北革命烈士墓是1969年文化大革命時期,八士公社黨委、革委會根據無錫縣委關於對分散在錫北斗山地區的烈士墓實行集中安放、統一管理的意見,負責建造的。錫北革命烈士墓位於八士鎮斗山西南坡,緊靠八文路,占地1000多平方米,以朱秀谷為代表的烈士只有50多人,規模很小,但在當時成為錫北地區開展階級教育的主要陣地
隨著時代的變遷,形勢的發展,錫北革命烈士墓安放的範圍除斗夾山地區的烈士之外,還包括整個錫北各鄉鎮和澄南的烈士。同時,各地通過挖掘、調查核實、經無錫縣民政局確認的烈士不斷增加,除解放前在部隊作戰犧牲的外,還有為中國革命開展地下工作而獻身的志士,還有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為保衛國家安全而光榮殉職的同志。原有的錫北革命烈士墓不能適應實際的需要。1982年無錫縣人民政府決定遷建錫北革命烈士墓。
斗山主峰與次峰之間有一條東西通道,通道山坳的北側的辛家山前,地勢開闊,背山依路,茂林修竹,西靠錫文公路,交通方便,人群過往安全。經過實地勘察,多方論證,選擇辛家山為遷建烈士墓墓址。共投入數十萬元資金在此建造錫北革命烈士墓,同時,經無錫縣政府批准,將錫北革命烈士墓更名為錫北革命烈士陵園。
建造錫北革命烈士陵園不僅得到上級主管部門和江蘇省民政廳以及地方幹部民眾的大力支持,而且受到革命老前輩原全國政協副主席陸定一同志的關懷和支持。他親筆為錫北革命烈士陵園題寫了烈士碑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同時,無產階級革命家、無錫革命創始人嚴朴烈士也入園建碑,這樣既為錫北革命烈士陵園增光添彩,又大大提高烈士陵園的檔次。錫北革命烈士陵園經過一年時間的建設,於1983年清明節前竣工落成,並正式接待社會各界人士前來憑弔和祭掃。
錫北革命烈士陵園占地近20畝,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東靠松柏茂密的斗山、西臨錫文路、南有兩峰過山山道、北依華東電網斗山50萬伏變電所,公交17路直抵此地。

主體設施

錫北革命烈士陵園錫北革命烈士陵園
經過二十年的建設,錫北革命烈士陵園松柏環抱、綠蔭滿園,設施齊全、明淨整潔、雄偉莊嚴、面貌亮麗。錫北革命烈士陵園主體設施有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為紀念碑,紀念碑豎立在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烈士墓廣場中央,高9.8米,是用花崗岩築成,上面用金黃色鑲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剛勁有力的大字。當人們站立在紀念碑前,頓然起敬,令人們無不沉浸在深深的哀思之中。
第二部分為革命事跡陳列室和工作休息室。陳列室和休息室分別設定於陵園中央大道的兩側。
第三部分為烈士墓區。烈士墓區建在高大的紀念碑背後,並設定水泥護欄。這裡豎立著排列有序的240多位烈士碑。烈士中有土地革命時期擔任無錫農委委員長,參加過長征的 嚴朴烈士,有參加廣州第6期農民運動講習所,擔任省農運特派員的安友石烈士,有參加“八一”南昌起義的朱若愚烈士,有威震敵膽的農民抗日英雄尤國貞、嚴公偉等烈士,有激戰方唐巷的九壯士,還有建國後在捍衛祖國神聖領土和保衛社會主義建設成果中光榮獻身的鄧正曉、朱炳華和張均等烈士。

陵園近況

錫北革命烈士陵園錫北革命烈士陵園
年來,錫北革命烈士陵園在上級和地方政府的重視支持下,設施不斷完善,規模逐年擴大。陵園大道、烈士墓廣場全部鋪設水泥地,陵園還建有2000多平方米的停車場。陵園建設不斷發展。以適應人們祭掃、憑弔和形勢發展的要求。
烈士業績垂青史,留得精神在人間。錫北革命烈士陵園建成以來,每年要接待錫北地區黨政組織和社會各界民眾,特別是中國小師生數萬人。錫北革命烈士陵園成為該地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1996年被命名為錫山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2001年被無錫市委宣傳部、無錫市教育局命名為“無錫市青少年學生素質教育基地”。現已成為錫山區規模最大的烈士陵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