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涌潮

大體形狀

雄偉壯觀的錢塘涌潮,是由潮水湧入喇叭口狀的河口形成的。錢塘江是浙江境內第一大河。其河口面向杭州灣、灣頂寬度由灣的出海處100多公里,緊縮至2~3公里,猶如一個大肚瓶子。漲潮時潮水自東向西,河口急劇縮狹,河床迅速抬高,水深變淺,平均水深僅二三米,充分具備了涌潮發生的地理條件。當較大潮波進入河口後,經狹槽一束,溯江而上,水體擠入窄道,能量高度集中,再加上河床突然上升,灘高水淺,大量潮水湧進時,前面的潮浪受限減速,後面的潮浪又緊追上來,後浪趕前浪,一層疊一層,潮水進到瓶口.處的鹽官,豎成一道直立的白色水堤,遠遠望去猶如銀鏈一排,從浩渺的江口向內翻滾,潮頭睫,浪花飛濺,轟聲如雷,洶湧澎湃,形成了奇偉無比的錢塘涌潮壯觀。

錢塘涌潮神奇景

象錢塘涌潮神奇景象的緣由,除地理地勢因素外,潮汐本身的變化以及錢塘江徑流強弱也助長涌潮的生成。從天文因素看,每年的春分和秋分,也就是農曆的三月和八月,太陽、月球和地球的位置相對更接近在一條直線上。此時,合成的引潮力在一年中是最大的,春秋分朔望日前後容易形成特奪潮;但春季錢塘江口西北季風正與潮頭流向相反,削弱了粵勢,故春潮並不特別顯著。在秋分前後,江水徑流增大,東流入海正與東南風助力的潮水流向相頂托,兩股勢力均較穹潮為大。從而,錢塘涌潮以秋潮為最,形成“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的奇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