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官區

銅官區

銅官區,隸屬於安徽省銅陵市,位於銅陵市西南部,以境內銅官山得名。東、東南連郊區,西與樅陽縣隔江相望,北接銅陵縣。是銅陵市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 銅官區總面積98.1平方千米。地形呈東南高、西北低的丘陵地勢。 截至2016年,銅官區下轄1鎮、1街道 。截至2017年末,銅官區戶籍人口36.4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04.1106億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900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975113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062093萬元。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0.1:48.9:51.0,其中二、三產業增加值貢獻率分別為48.2%和51.8%。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1952年,銅陵縣城關區設立銅興鄉建制。

1953年9月,設立銅官山辦事處,屬銅陵縣城關區。

1954年3月,撤銷銅官山辦事處,設立銅官山區。

1956年4月,銅官山區第一辦事處和第二辦事處一部分合併為第一辦事處,第三辦事處和第二辦事處的一部分合併為第二辦事處,第四、第五辦事處合併為第三辦事處(掃把溝辦事處)。

1956年7月,以銅官山區為基礎設立銅官山市人民委員會籌備處。劃入銅陵縣橫港鄉和謝龔鄉的部分區域;分設為山上第一辦事處、山上第二辦事處和掃把溝辦事處。

1956年10月,設立省轄銅官山市。第一辦事處、第二辦事處合併成銅興辦事處、第三(掃把溝)辦事處改稱興隆辦事處。

1957年2月,銅興鄉、橫港鄉合併為銅港鄉。

1958年4月,分銅興辦事處楊家山一帶設立楊家山辦事處。5月,分興隆辦事處橫港一帶,設立橫港辦事處。至此,銅官山市轄4個辦事處1個鄉,即銅興、興隆、楊家山、橫港和銅港鄉。

1958年6月,撤銷銅陵縣,併入銅官山市,銅官山市更名為銅陵市。9月,銅陵市設立銅官山區。銅官山區轄興隆、橫港、銅興、楊家山4個辦事處和銅港超英公社(原銅港鄉)及銅陵縣劃入的城關火箭公社、老洲上游公社、西湖公社、胥壩衛星公社。

1959年4月,恢復銅陵縣,銅陵市撤銷銅官山區建制。

1960年5月,撤銷銅興鎮、興隆鎮,成立銅陵城市人民公社。7月,更名為銅官山人民公社。

1969年,設立紅星區,下設獅子山、鳳凰山、新廟3個街道。銅陵市撤銷紅旗鎮、紅光鎮,設立向陽區。

1980年7月,紅星區改稱獅子山區。向陽區改稱銅官山區。

2015年10月,國務院批覆撤銷銅陵市銅官山區、獅子山區,設立銅官區。

2018年10月,安徽省政府批准將義安區五松鎮齊潭村、雙橋村、查壬村、建立村、馬沖村、董沖村、新江村、湖邊社區、石橋社區、近市社區、近城社區、聯盟村、江濱村等13個村(社區)劃歸銅官區管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12月,銅官區轄1鎮:西湖鎮,1街道:東郊街道,23個區直管社區。區政府駐烏木山社區木魚山大道666號。

銅官區境域(圖中黃色部分) 銅官區境域(圖中黃色部分)

區直管社區(23個):井湖社區、五松社區、映湖社區、人民社區、梅塘社區、官塘社區、幸福社區、學苑社區、陽光社區、友好社區、螺螄山社區、露采社區、鷂山社區、金口嶺社區、朝陽社區、濱江社區、金山社區、橫港社區、獅子山社區、立新社區、銅霞社區、鳳凰山社區、翠湖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銅官區東接滬杭,西臨安慶,北依長江,南連黃山和九華山風景區,位於安徽省南部、長江下游南岸,毗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地處東經117°42’00”—118°10’6”、北緯30°45’12” —31°07’56”之間。總面積98.1平方千米。距省會合肥市130千米。

地形地貌

銅官區屬長江沿江丘陵平原。地貌特徵是:北部為臨江沖積平原,地勢開闊平坦;南部及東南部多為山地;中部丘陵起伏。市區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形成寬約5千米、長20千米的帶狀地形。

氣候特徵

銅官區風光 銅官區風光

銅官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累年年均降水量為1384.7毫米,蒸發量1280毫米。春夏多雨,年平均氣溫16.2℃,極端最高氣溫41℃,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1.9℃,無霜期年平均為230天,全年日照為2000—2050小時。常年風向規律鮮明。冬季東北風,夏季西南風,風速一般為1.9—2.8米/秒。年均降水量為1384.7毫米,蒸發量1280毫米。

水文概況

銅官山區境內水系均屬長江水系,長江由西南而北再折東,流經境內長達55千米,年平均流量29000立方米/秒,最大可達43100立方米/秒,最小為24300立方米/秒。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銅官區林業 銅官區林業

銅官區南部低山植被保存較好,多數為常綠闊葉林及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常綠林組成主要以青岡櫟、苦楝、樟樹等。落葉林以檫木、楓香、白櫟等。此外,馬尾松、杉木、毛竹分布也很廣泛。中部丘陵、崗地常綠闊葉林種逐漸減少,以落葉闊葉林為主。保存的林片面積已不大,僅新建鄉和西湖鄉有較大面積的林片殘存。樹種以檫木、白櫟、楓香 、榔榆和化香等。北部沿江、湖灘地,有成片的蘆葦、荻草分布,水域中有蓮、菱、芡實和苦草等水生植物。低山、丘陵凡無林木分布的地方,多屬灌叢草木植被。

動物資源

截至2008年底,銅官區共有陸棲脊椎動物125種,其中鳥類71種,獸類21種,兩棲類野生動物6種,爪行類動物22種。

獸類:白鰭豚、江豚、梅花鹿、穿山甲、蘇門羚、獐、麂、兔、金錢豹、狗獾、狐狸、豪豬、狼、松鼠、斑狗、刺蝟、黃鼬、野貓、香靈黃、果子狸、豬獾、水獺、花面狸、鼠類和蝙蝠類等。

兩棲類:大蟾蜍、無斑雨蛙、澤蛙、黑斑蛙、林蛙、姬蛙等。

爬行類:烏龜、水龜、黃喉、鷹嘴龜、金錢龜、甲龜、多龐壁虎、 藍色石龍子、北草蜥、蠍、赤鏈蛇、水赤鏈蛇、金環蛇、銀環蛇、烏風蛇、蝮蛇、五步蛇、竹葉青蛇、菜花蛇、竹蘆蛇、蟒蛇、水蛇等。

魚類:鰣魚,刀魚,鰻魚,鱖魚,烏鯉,鯉魚,青魚,鯽魚,草魚,鰱魚,鯿魚,翹嘴白鯧,黃鱔,鰲條,鯰魚,泥鰍,花鰱。

礦藏資源

銅官區盛產金銀銅鐵硫等資源,匯聚了儲量100萬噸的“亞洲第一深井”冬瓜山銅礦、儲量2.8億噸並居全國第二的新橋硫鐵礦、“安徽黃金第一村”朝山村金礦等諸多金屬礦山。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7年末,銅官區戶籍人口36.4萬人,較2016年減少0.1萬人;常住人口41.2萬人,增加0.1萬人。城鎮化率99.82%,提高0.04%。全年人口出生率10.14‰,上升1.49‰;死亡率6.12‰,上升1.08‰;自然增長率4.02‰,上升0.41‰。

2017年末銅官區人口數及構成
指 標 年末數(人) 比重(%)
戶籍人口 363638 ——
其中:城鎮 351197 96.58
鄉村 12441 3.42
其中:男性 182196 50.10
女性 181442 49.90
其中:0-17歲 54376 14.95
18-34歲 73491 20.21
35-59歲 164051 45.11
60歲及以上 71720 19.72

民族

銅官區主體民族是漢族,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

政治

區委書記:查文彪

區委副書記、區長:王保中 (截至2018年3月)

經濟

綜述

2017年,銅官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04.110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6年增長8.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900萬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1975113萬元,增長8.4%;第三產業增加值2062093萬元,增長8.6%。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0.1:48.9:51.0,其中二、三產業增加值貢獻率分別為48.2%和51.8%。

2013-2017年銅官區生產總值及增長速度 2013-2017年銅官區生產總值及增長速度

固定資產投資

2013-2017年銅官區固定資產投資額及增長速度 2013-2017年銅官區固定資產投資額及增長速度

2017年,銅官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4291784萬元,同比2016年增長17.5%,增速超年初目標0.5%,其中區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額633531萬元。從產業結構看,一產投資額63171萬元,下降10.2%,二產投資額1782732萬元,增長31.5%,三產投資額2445881萬元,增長9.9%,一二三產業完成投資額比重結構為1:42:57。從投資類別看,項目投資3799062萬元,增長22.1%,其中,工業項目355個,累計完成投資額1754405萬元,增長35.9%,技改項目304個,累計完成投資額1459636萬元;房地產開發項目86個,累計完成投資額492722萬元,下降9.0%。

財稅收支

2017年,銅官區實現全部財政收入295669萬元,同比2016年增長18.6%(扣除關稅及進口貨物增值稅因素,全部財政收入為142018萬元,增長8.5%)。其中,實現中央財政收入213720萬元,增長33.5%;實現地方財政收入76134萬元,下降12.3%。分稅種看,增值稅(不含海關收入)73873萬元,增長47.1%;企業所得稅14120萬元,增長61.3%;個人所得稅20887萬元,增長90.0%。全年財政支出125238萬元,增長0.9%。截止12月份,其中民生類支出為107104萬元,占全部財政支出的85.5%。

2017年,銅官區國稅累計完成稅收收入86753萬元,其中,增值稅78240萬元;消費稅489萬元;企業所得稅8024萬元;累計入區金庫41480萬元。地稅部門累計完成稅收收入42308萬元,其中,增值稅1088萬元,營業稅660萬元;企業所得稅6096萬元;個人所得稅20887萬元;房產稅3920萬元;印花稅1387萬元;車船稅2100萬元;城市維護建設稅5510萬元。

人民生活

2015-2017年銅官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長速度 2015-2017年銅官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長速度

2017年,銅官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75元,增長8.7%。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15元,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99元,增長9.0%。

第一產業

2017年,銅官區實現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7292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2016年增長3.3%。其中,農業產值1483萬元,增長8.8%;林業產值1544萬元,增長11.7%;牧業產值2811萬元,下降7.8%;漁業產值1073萬元,增長72.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81萬元,增長7.3%。

種植業

2017年,銅官區農作物播種總面積1086公頃,同比2016年下降13.6%,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724公頃,下降25.4%;油料種植面積127公頃,下降2.3%;棉花種植面積1公頃,下降75.0%;蔬菜種植面積221公頃,增加56.7%。全年糧食總產量3603噸,下降11.1%;油料產量221噸,下降27.7%;棉花產量3噸,下降75.0%。

林業

林地面積1737.48公頃,當年淨增面積49.2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66321立方米,當年增加3929立方米;林地總面積1937.72公頃,森林覆蓋率19.77%,林木綠化率28.22%。

畜牧業

2017年,銅官區主要肉類總產量1046噸,同比2016年下降16.1%,其中,出欄豬肉產量987噸;禽蛋產量202噸。全區生豬存欄4526頭,生豬出欄10619頭。

漁業

2017年,銅官區水產品養殖面積207公頃,總產量1339噸。

第二產業

工業

2017年,銅官區實現工業增加值1763867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2016年增長8.7%,高出GDP增幅0.2%,拉動GDP增長3.7%。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含分劈)5620519萬元,增長27.5%;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含分劈)1224137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7%。區直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7戶,較2016年淨增8戶,其中年產值超億元企業18戶。全年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280135萬元,增長17.5%,實現增加值288414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2.6%。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73677萬元,增長25.1%;利稅總額65509萬元,增長34.9%,其中利潤總額36425萬元,增長93.3%。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全年累計完成461747萬元,占全區直統規上工業總產值的36.1%,增長22.1%,低於全市8%。分行業類型看,輕工業和重工業分別完成產值149850萬元、1130285萬元,分別增長1.8%和19.9%。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完成產值392263萬元,增長8.6%;股份合作企業完成產值3325萬元,下降23.2%;股份制企業完成產值517089萬元,增長14.7%;外商和港澳台投資企業完成產值367458萬元,增長34.9%。分產品產量看,商品混凝土年產501807立方米,增長35.2%;鋁合金年產12493噸,下降28.2%;閥門年產31064噸,下降0.6%;太陽能熱水器年產16740平方米,下降42.5%;自來水年產8390萬立方米,增長1.0%;銅管年產58070噸,增長47.0%;硝酸銀年產125780千克,增長4.6%;黃金年產587千克,下降7.6%。

2017年,銅官區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7.68%,能源消費總量增長0.14%,均在雙控指標範圍內。

建築業

2017年,銅官區65家資質內建築業企業累計完成總產值603302萬元,同比2016年下降3.1%。其中建築工程產值456895萬元,下降3.1%;安裝工程產值53514萬元,增長27.8%。當年竣工產值269144萬元,增長3.0%。全年簽訂契約額870259萬元,增長10.8%。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20.88萬平方米,下降14.6%,其中當年新開工面積121.52萬平方米,增長32.2%。當年直接從事建築生產經營活動的平均人數達17227人,下降8.7%。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銅官區 銅官區

2017年,銅官區累計實現社會消費零售總額1852031萬元,同比2016年增長12.2%。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累計完成430370萬元,增長13.1%;限額以下零售額累計完成1421661萬元,增長11.9%。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180289萬元,增長17.3%;商品零售1671742萬元,增長11.7%。分行業看,占比最大的汽車類零售額增長幅度較大,累計完成零售額103856萬元,增長24.4%,占全區限上消費品零售額的24.1%。僅有菸酒類呈下降態勢,下降21.3%。

對外經濟

2017年,銅官區實現進出口總額2.7億美元,同比2016年增長40.9%。外貿進出口企業74家,其中,國有企業4家,實現外貿進出口額8629萬美元,增長24.5%,占外貿進出口總額的32%;民營企業68家,實現外貿進出口額18275萬美元,增長44.7%,占外貿進出口總額的67.7%;三資企業2家,實現外貿進出口額96.5萬美元,下降15.5%,占外貿進出口總額的0.3%。全年全區實現出口總值2.13億美元,增長101.3%;實現進口總值0.57億美元,下降34.0%。自主實際利用市外內資累計完成1260458萬元,自主實際利用外資4914萬美元。

房地產業

2017年,銅官區房地產在建項目共42個,完成投資492722萬元,其中新開工項目3個,完成投資92426萬元。全年銷售房屋面積940710平方米,同比2016年增長42.3%。

旅遊業

2017年,銅官區林業休閒旅遊2.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70萬元。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7年,銅官區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3家。全區發明專利申請量208件,發明專利授權量58件。截至年末,全區發明專利擁有量302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7.8件。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加值同比2016年增長8.5%,區直統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加值增長27.3%。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省級院士工作站3家。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1個,省級博士後工作站2個。建有省級以上創新型試點企業共11家,其中,國家級創新型企業1家。市級重點實驗室3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個。建有眾創空間5家間,其中,市級眾創空間,省級備案的眾創空間2家。省級備案的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銅官區共有國小32所;幼稚園52所。全區在校學生、在園幼兒共有31095人,其中,國小在校學生21707人,幼稚園在園幼兒9388 人;全區畢業生數3748人。全區共有幼稚園52所,在園幼兒9388 人;公辦幼稚園教職工416人,民辦幼稚園教職工835人。2017年各級財政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幼兒總計147人,發放資助資金總計73500元。

2017年各級財政補助全區補學生公用經費、教科書費、作業本和字典款總計1720萬元,直接惠及32所學校,其中補助學生公用經費1384萬元,受益學生21660人次;補助隨班就讀學生公用經費16萬元,受益學生31人次;免除教科書299萬元,受益學生21660人次,免城鄉低保家庭、特困家庭、農村戶口學生作業本16萬元,受益學生7749人次,免除一年級新生字典款5萬元,受益學生3523人。2017年,區財政承擔公用經費和免作業本費436.8萬元。

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銅官區共有區級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個,各類文化藝術團體90多個,其中,民政註冊團體4個。註冊省級文化輔導員116名,文化志願者千餘人。全年舉辦銅官樂大舞台社區巡演28場次,組織開展銅官樂大舞台群文活動105場次,參與民眾達18萬人次。成功舉辦民眾文化活動155場次,參與民眾超過20萬人次。放映公益電影156場,組織農村文藝演出13場。開放維護13個行政村文化信息村基層服務點,開展農村體育活動39場。接受行政審批諮詢計90餘人次,受理行政審批事項17件,辦結17件,辦結率達100%。2017年,新增規上文化企業14家,文化創意企業83家,獲批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4家,一家企業獲商務部“2017-2018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稱號。

體育事業

2017年,銅官區新成立區腳踏車運動協會、區長跑協會、區桌球協會等3個體育社團;申報全省萬千百及511項目;爭取市級捐贈建設5條全民健身苑、8個晨晚練點;區級財政投入資金40萬元招標採購20套健身器材並安裝到位;全年投入20萬元維護室外健身器材;轄區13個村舉辦19場次民眾性體育健身活動;全年免費為850名居民民眾提供國民體質免費監測服務。全區舉辦百人以上參與的全民健身活動125場次,25000多人次參加多項全民健身活動。

衛生事業

截至2017年,銅官區共有鄉鎮衛生院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7個,村衛生室9個。全區各類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198張;全區衛生機構職工人數424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8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44人,註冊護士210人。2017年,申請辦理、發放衛生許可證388份,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覆核286戶。全年全區完成查螺190萬平方米,完成目標任務的100%。藥物滅螺16萬平方米,完成目標任務的100%;全年血檢查病13500人,糞檢查病615人,完成任務的100%。2017年,銅官區共有3526人進行婚姻登記,為3200位新婚青年提供了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婚檢率90.6%,完成市下達的婚檢任務的100%。2017年,為全區低保婦女“兩癌”篩查1402人,完成任務率100.1%;產前篩查2407人,完成任務率109.41%;兒童先天性心臟病B超篩查3376人,完成任務率153.45%;新生兒35種疾病篩查4447人,完成任務率138.97%。

2017年,銅官區共出生2942人,政策符合率98.61%;出生人口性別比106.89,人口自然率3.4‰。證件辦理實行委託代辦、全程代理,2017年網上辦理各類證件3013本。孕前優生檢查1229對,生殖健康檢查5730人。2017年各類文藝匯演35場,宣傳版圖160塊,上(取)環520人次。

勞動就業

2017年,銅官區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633人, 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3939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47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38%,共組織26家企業1721名企業新錄用人員參加了培訓,開發公益性崗位1910個,開發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崗位200個,推出31個創業典型,創業宣傳報導51篇,申報1家創業孵化基地。

社會保障

2017年,銅官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續)保登記19317人,繳費人數4979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8569人,參保率97%。辦理被征地農民退休申報手續303人,靈活就業人員退休申報手續616人;辦理靈活就業人員參(續、停)保手續4372人。

環境保護

2017年,銅官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4.95,空氣品質優良率67.3%。空氣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分別為12、55、91、61、84毫克/立方米,一氧化碳為1.1毫克/立方米。 全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7.68%,能源消費總量上升0.14%,順利完成能源雙控指標。

安全生產

2017年,銅官區發生3起一般生產安全事故,死亡2人,其中:非煤礦山領域1 起,死亡1人;工貿行業1 起,死亡1人;危險化學品生產領域1起,無人員死亡。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企業1家(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工礦商貿企業從業人員10萬人事故死亡率均低於市控指標。礦山危險性較大的設備定檢率100%、重大安全隱患整改銷案率100%。2017年全區安全生產重點監控企業100家,其中,非煤井下礦山8家,尾礦庫4座,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3家,危險化學品使用企業1家,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76家,其他監管企業7家,民爆器材生產企業1家。

交通運輸

公路

京台高速公路,滬渝高速公路。

鐵路

京福高速鐵路(北京—福州)、上海至武漢等兩大鐵路主幹線市內貫通。

航空

距池州九華山機場約30千米,距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約150千米。

歷史文化

銅文化

金牛洞古采銅 金牛洞古采銅

銅官區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古采冶地,境內古銅礦遺址上歷代遺存古煉渣初步估計現存總量約有200萬噸左右,是中國先秦時期南方重要的銅產地之一。在中國青銅采冶史和青銅文化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金牛洞古采銅等一大批古采冶銅遺址的發現,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極高的考古學術價值引起專家的重視和研究。

板龍

板龍 板龍

農林村板龍的歷史可追溯至清朝光緒年間,由郊區大通鎮的水龍舟進行再加工形成了板龍燈。板龍燈製作工藝非常考究,主要有破篾、扎篾、鋪骨、糊紙、畫龍等環節,板龍燈由頭、身、尾三部分組成,節節相連,節數一般以單節為吉利。板龍以竹篾扎縛,上糊紙張,固定在木板上,龍頭繪彩,裝飾華麗。


地方特產

太平大蒜

銅官大蒜 銅官大蒜

太平大蒜也稱為汀蒜,是安徽省銅陵地區與矮大頭齊名的大蒜品種之一,太平大蒜主要是因為在原太平鄉汀洲村長期種植因而得名。

銅陵丹皮

銅陵丹皮主要出產於順安鎮和鐘鳴鎮,其中順安鎮鳳凰山地區的鳳凰、牡丹、陶鳳三個村,由於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所產的丹皮被歷代醫藥實踐證明為藥效最好。《中藥大辭典》明文記載:“安徽省銅陵鳳凰山所產丹皮質量最佳”,故稱鳳丹。

銅陵生薑

大通茶乾 大通茶乾

銅陵生薑系銅陵“八寶”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銅陵生薑經安徽省農科院園藝所科學鑑定,屬白姜,排姜類型。鮮姜皮為白略呈黃色,姜塊成佛手狀,瓣粗肥厚。

大通茶乾

大通茶乾是安徽銅陵大通鎮漢族傳統名菜之一。它形方如牌、體薄如紙,色艷味濃,鮮美耐嚼,飲茶待客饋親贈友皆宜。

風景名勝

銅陵天井湖公園

銅官區 銅官區

銅陵天井湖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銅陵市區主幹道長江西路北側,以堤山自然分割為東湖、南湖和北湖,三湖水面通連,距銅官山約5公里。湖中有一口“上通天,下通海”的井,名曰天井。湖因井、園以湖而得名。天井是坐落於天井湖公園的一大奇觀,因地下湧泉,終年高出湖水面2米左右。

公園面積1646畝,其中湖面1222畝,環湖有七座各具特色的山丘。公園1972年開園,建成兒童樂園、旱冰場、遊船碼頭、天井茶室、溢沁園及長廊水榭、九曲橋、通天閣、山谷碑林、牡丹園等30多處遊憩場所和風景點,加上燈飾工程和觀湖、臨湖兩廣場的裝扮,可謂名山與勝水競秀,新景與古蹟爭輝。具體可分為“五松勝游、夜吟聞杵、木魚紅鱗、三千畫卷”等八大風景區。

筆架山

銅官區 銅官區

筆架山,位於銅陵市區中心的東南側,登頂俯瞰可將市區全貌盡收眼底,因其兩峰聳立形如筆架而得名。古時又稱為:石耳山。據有關資料記載:“山上樹木蔥茂,雲遮霧繞,幽雅清靜。頂上有一方巨石高丈余,平坦可容數十人,石上有一方巨大的人跡,常有鳥獸顯蹤跡於上”。銅陵古代八景之一的“石耳雲根”指的就是銅陵筆架山。

螺絲山青年公園

銅官區 銅官區

螺絲山青年公園,位於安徽銅陵市區東端、長江東路北側,主要由螺絲山、青石山、文山、武山等幾個山峰構成,總面積1500餘畝,最高峰青石山海拔高度156米,主景點螺絲山海拔高度111米。本景區自1985年開始興建“青年公園”以來,園內已先後建有瓊樓、疊閣、楓亭、觀日台、百步雲梯、紅楓園及螺絲山廣場等景點,並被建設成為“銅都森林公園”的一部分,其中有馬尾松、杉木、楓楊、刺槐、泡桐、青檀、粗葉榆等樹木幾十種,活力木蓄積達 6000立方米。

銅都廣場

銅官區 銅官區

銅都廣場,位於市淮河南路,建於1998年,廣場總用地2.9萬平方米,其中綠化面積1.4萬平方米,硬質鋪地1.5萬平方米。廣場大面積景觀以鋪地和綠化為主體,中心廣場置15米直徑的旱式噴泉,旱式噴泉後側利用地形高差設定了高1.8米、長18米的弧形雕塑牆,主題是“長江、生命、銅文化”,在廣場縱軸線的底端,設定了大型彩色壁畫“青銅之光。

著名人物

錢任舉 錢任舉

錢任舉,民營科技企業家、銅陵市錢碼研究所所長,中國計算機函授學院客座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