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灰蝶

銀灰蝶

銀灰蝶(學名:Curetis acuta)是一種小型美麗的蝴蝶,翅正面常呈銀白色,顏色單純而有光澤;翅反面的圖案與顏色與正面不同,成為分類上的重要特徵。複眼互相接近,其周圍有一圈白毛。觸角短,每節有白色環。雌蝶前足正常;雄蝶前足正常或跗節及爪退化。前翅R脈常只有3-4支;後翅大多無肩脈,有時有1-3個尾突。卵半圓球形或扁球形,精孔區凹陷,表面布滿多角形雕紋,散產在寄主植物的嫩芽上。幼蟲蛞蝓型,第七背板常有腺體開口,蛹為帶蛹。寄主多為豆科。分布於日本、朝鮮半島、中國、中南半島、緬甸、喜馬拉亞地區。

基本信息

信息

中文學名:銀灰蝶
..

拉丁學名:Curetisacuta
別稱:銀小灰蝶、銀背小灰蝶、銀斑小灰蝶尖翅銀灰蝶或銀灰蝶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
銀灰蝶銀灰蝶

目:鱗翅目
科:真蝶總科灰蝶科
亞科:銀灰蝶亞科
屬:Curetis屬
命名者及時間:Fruhstorfer,1908

物種特徵

銀灰蝶為中小型蝶類,成蟲展翅寬約35-45mm。成蟲前翅略為三角形,後翅近橢圓形、肛角處突出。雄蝶翅背面黑褐色,前翅中央及後翅前緣外側具橙紅色斑紋,翅腹面銀白色略有光澤,無特殊花紋。雌蝶翅背面黑褐色,前翅中央及後翅前緣外側具白色斑紋,翅腹面銀白色與雄蝶相似。
..

該種成蟲外型與台灣銀斑小灰蝶(Curetisbrunnea)外觀相似,但該種後翅外緣有明顯斜切的角度且近肛角處翅緣為波浪狀,而後者之後翅外緣較圓,此為兩者最大之辨別處。

幼蟲寄主

該種幼蟲之寄主植物為豆科的葛藤、台灣葛藤、大葛藤、山葛、老荊藤、雞血藤、紫藤和水黃皮等植物。雌蟲產卵於花苞、嫩葉上,幼蟲取食花苞、嫩葉,幼蟲體色隨取食植物部位而多樣化,由粉紅色到綠色
銀灰蝶銀灰蝶
,幼蟲尾部具兩個圓柱狀突起。蛹為淺綠色具一白色大斑點。

生活習性

該種一年多世代,春季繁殖,夏季常可見成蟲活動,冬季以成蟲越冬。雄蟲於開闊明亮之樹林邊活動,有領域行為,會驅趕飛過的其他蝶類,飛行速度快,喜好濕地吸水及吸食樹液。

分布範圍

分布於日本朝鮮半島中國中南半島緬甸喜馬拉亞地區。為台灣特有亞種,主要分布於台灣全島低、中海拔山區,數量不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