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戰場

銀河戰場

這款由國際著名遊戲公司LucasArts自編自導自製的經典系列遊戲《星球大戰:銀河戰場》,於2001年11月21日就在北美市場上發售了,如今由電子藝界公司將其引進國內,讓國內的玩家們也能領略一下這款“帝國”式“星戰”的風彩。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星球大戰:銀河戰場

英文名稱:Star Wars: Galactic Battlegrounds

發行時間:2003年

製作發行:Ensemble Studios, LucasArts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繁體中文

簡介

銀河戰場 銀河戰場

LucasArts既是遊戲的開發者,也是西方主要市場的發行人。該公司以製作星球大戰系列而聞名,他們在各種媒體平台上都開發了大量的作品。然而有些出人意料的是他們在PC遊戲平台上最成功的作品《冥界狂想曲》(Grim Fandango),卻不是出自其最主流的“星戰”系列產品。關於《星球大戰:銀河戰場》,此項目負責人Garry Gaber介紹說,該遊戲貫穿“星戰”整個史詩背景,六大戰役分別以在故事中出現過的六大文明為主角,採用類似“帝國2”的即時戰略機制呈現出它們激烈而複雜的鬥爭過程。玩家們很快就能發現該遊戲的最大特色就是將“帝國2”引擎與星戰文化背景進行了有機的融合。

文明

在《星球大戰》的數部電影中共出現了六個文明,分別是反抗聯盟(Rebel Alliance)與艾沃克族(Wookiees)對抗銀河帝國(Galactic Empire),納布星球(Royal Naboo)與岡根族(Gungan)對抗貿易聯邦(Trade Federation)。在“帝國2”引擎的構築下,它們統統被OEM進了這部RTS的《星球大戰:銀河戰場》中(以下簡稱“銀河戰場”)。關於它們的故事背景,這兒就不多作介紹了,這回我們主要是探討一些純戰術方面的內容。顯而易見的是,其戰術與“帝國2”有很多相通之處,許多“帝國2”的套路均不同程度地適用於它,下面就讓我們從基本的東西開始,逐步深入。

一些基本概念

概念

銀河戰場 銀河戰場

遊戲裡的資源分為糧食、木碳(Carbon)、鐵礦和新星水晶(Nova Crystal),分別對應“帝國2”的糧食、木材、石頭和黃金,其作用地位也很類似——糧食是基礎,木碳多用於設施建造,鐵礦主要用於要塞、城牆等防禦工事,水晶則是出強力兵種的必需。在作戰兵種上,遊戲作了較大的改變,分步兵、機甲、重武、海軍、空軍五大類。即便是普通步兵,也都是手持雷射槍進行遠程射擊,格鬥型的兵種幾乎就剩下騎兵(Mounted Trooper,屬步兵類)一種了;而空軍的出現,明顯提高了戰術的複雜性。主廠的升級步驟倒是和“帝國2”一樣,分為4個發展階段,為方便起見,我們分別稱之為T1(即第一個時期,以下類推)、T2、T3、T4。在設施上,Power Core(能量柱)是個新事物,其作用是使影響範圍內的設施出兵或進行研究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其它的大部分設施都與“帝國2”一一對應,比如War Center(戰爭中心)相當於鐵匠鋪、Spaceport(星際港)相當於市集等等。

作戰的總體思路

RTS的常用戰術思路不外乎兩種:快攻型與控制型。快攻型當然就是要快,什麼快?發展快,攻擊早,先下手為強!控制型則是強調通過對關鍵資源的控制來把握局勢的主導權。就“帝國2”而言,單挑中打快攻的較多。遊戲裡亦是如此,快攻打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由於引入了空軍和強大的傑迪(Jedi)武士,快攻戰術的種類就更加豐富了。當然,如果雙方水平接近,演變為控制型作戰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控制型打法其實仍是以快攻型打法為基礎的,掌握不好快攻,或者不能防禦對手的快攻,控制型打法只會是紙上談兵。因此,先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如何打快攻吧!

快攻要多快?

快攻的“快”以什麼標準來衡量呢?舉個例子,“帝國2”里常說18分鐘“城快”、22分鐘“帝快”,就是指18分鐘主廠升到城堡時代、22分鐘升到帝王時代。主廠的升級,往往伴隨著新的強力兵種的出現、舊兵種的升級選擇、新的科技及設施的出現等等效應,而眾所矚目的一個焦點就是T3中的要塞(即“帝國2”里的城堡),它能大大加強基地的防守,並為你提供特殊兵種。儘快升到T3建造要塞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階段性目標。進入遊戲後,按F11調出遊戲時間進程顯示,拋開戰鬥因素不談,你能在多長時間裡升到T3呢?高手當然不用回答這個問題,對新手來說,應該多加鍛鍊,儘快升到T3是一項很重要的基本功。而18分鐘升T3,就是快攻打法的入門標準。

發展的關鍵是工人流

主廠升到T3,需經過兩次升級,從T1到T2需500糧食,從T2到T3需800糧食和200水晶。要儘快湊齊所需的資源,關鍵在於如何分配工人們做事,也就是工人的流向問題。隨著進程的展開,資源採集的重點會相應變化,這時候就應該調整工人的比例,順應形勢的要求。在具體操作中,有三個方面需予以明確:一是沒必要去研究與戰術意圖無關的科技,甚至完全可以不研究科技;二是資源不是用來囤積的,這是新手常犯的毛病,將資源用掉是緊張刺激的對戰在早期的不二法則——不管是用在升級,還是用在出兵上;三是減少微操作的原則,比如分配了一個工人種田,就讓他一直種下去,不要臨時想起什麼事情就扯上他去建某個設施,然後再從主廠出工人去補位,這種手忙腳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從一開始就儘量養成有條不紊的好習慣。

免費的糧食

在遊戲最初的T1階段,最重要的資源當屬糧食。一方面必須不斷出工人去採集資源,另一方面每個工人要耗費50的糧食,還需湊齊升級所需的糧食,因此供需矛盾相當突出。雖然種田能提供穩定的糧食來源,但這需要耗費木碳,因此充分利用場景中的“免費”糧食資源,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采果子和打漁的確是免費的糧食,不過采果子得糧食的速度慢,而臨海打漁則難以保證穩定的供應,因此兩者只能成為早期稍好於種田的選擇。T1里最好的糧食來源就是打獵,這可分為三種情況。一是Nerf、Bantha這兩種動物很容易馴化,只要部隊經過它們旁邊就可供你指揮,將它們調回主廠邊供工人們宰殺,是早期獲取免費糧食的最佳途徑,它們就類似“帝國2”里的綿羊和火雞;二是Eopie、Kaadu,它們常成群結隊,遭攻擊時不還手,因此當看到一群此類動物時在其中央建糧食加工中心是不錯的選擇;三是Ronto、Dewback、Falumpuset、Wild Fambaa甚至mynock這些動物,當遭工人攻擊時會還擊,相當於“帝國2”里的野豬,最好用引豬法將它們引到主廠邊宰殺,操作方法是:調1名工人去攻擊動物,開兩槍後立刻往回走,讓他駐紮進主廠;動物將一直跟過來,到主廠附近時讓5-6個工人圍攻之,最後記得放出駐紮進主廠的工人。顯然,引豬法需耗費相當多的微操作時間,不過為了節省寶貴的木碳,值得!

18分鐘升T3

假設在一幅免費糧食多的場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在18分鐘升到T3(如果因免費糧食少,那么進程將因需要早點種田而往後推一點)。按標準的起始3名工人、1輛偵察車,操作進程如下:建4座房子,偵察周圍的動物或果子,主廠出4個工人,和最初的3個一起採集免費糧食,使得湊齊50個糧食的時間短於主廠出一名工人的時間,保證工人能持續不斷地出;讓第8-13名工人去伐木,先是主廠旁邊的零星樹木,再找片安全的樹林就近建伐木中心;其後的工人轉為采糧食,尋機在果子旁或動物群中建糧食中心;視剩餘的免費糧食的情況和木碳的供應,從第20個人口開始考慮種田,指導思路是不能讓工人閒著,並儘快建起能量柱。能量柱的位置很有講究,它的影響範圍不僅應覆蓋主廠、糧食中心、伐木中心,而且最好能覆蓋到將來的鐵礦中心或水晶中心。最後2名工人可以去采水晶,暫時不必建水晶中心。當人口達25時,等待升級T2,大概到9分半就可以點下升級按鈕了。抽調幾名采糧食的工人,改去伐木,並逐漸在主廠周圍種上8-10片田。進入T2後,只要木碳足夠,就馬上建T2級的設施,比如戰爭中心和機甲工廠,具體視戰術意圖而定。等資源達到升級要求,即可往T3升。象以上這種毫無作戰壓力分神的純發展,實際上只需15-16分鐘就可以升到T3了,根本無需18分鐘。

快攻的實施

以上的發展路線只是一個很簡單的舉例,如果和具體的快攻戰術結合起來,對微操作和工人流的要求就要複雜些。比如T1快攻,不僅要求先建好步兵中心,而且它的建造位置也是大有講究的,是建在敵基地外、半路途中、還是自己家裡?而資源的要求也就跟著不一樣了,你可能就需多分配幾個工人去采木碳以便能多出幾個兵。一般T1快攻是指在升級至T2的過程中,將所有的剩餘糧食都用在出兵上,所出之兵到敵基地去看住對手的伐木中心。又比如T2階段的塔暴快攻,其實施與T1快攻類似,不過早點派工人採鐵礦會有好效果。在T1的蓄糧過程中派1-2名工人前往敵基地外,建步兵中心,出步兵(閒著的工人可去建柵欄圍對手的礦),等進入T2,馬上在步兵護送下,讓前置的工人在敵伐木中心旁建防禦塔,並環繞著敵基地繼續建,並使防禦塔能夠相互呼應;若遭攻擊,則將工人駐紮進塔里,讓步兵與防禦塔消滅敵人;接著派步兵圍著敵主廠轉,打擊其周圍的工人。注意過程中將步兵升級。用此招可輕鬆擊敗Hard級的電腦對手。

快攻的分類

從T2塔暴快攻就可看出,為了預定的戰術意圖,需有針對性地多採集相關資源。我們必須明白,既然是打快攻,就不能面面俱到,如果鬍子、眉毛一把抓,那就慢了。因此,通常所說的18分鐘升T3,並不是讓你在那純粹的發展,而是必須照顧到有所軍事行動或相關的準備(比如一到T3就湊齊建要塞所需的鐵礦)。一般來說,T1階段的快攻選擇非常有限,通常只有步兵快攻與騎兵快攻之分;到了T2,選擇就多了,前面所介紹的塔暴是一個,也可以用純粹的步兵或騎兵,而機甲快攻、傑迪快攻均可實施;及至T3,快攻戰術就更加豐富了,比如戰機快攻、沖城車載兵快攻、傑迪騎士快攻等。當然,所有行動必須要快才行,比如在21分鐘就湊齊6架戰鬥機、2-3架轟炸機飛臨對手基地,而他可能因防禦你的機甲快攻而沒什麼防空力量,那么無疑就是滅頂之災了。

戰術的變化

早期的T1快攻和T2快攻往往並不一定能滅掉對手,但至少可以牽制住其經濟,令對手將大量資源耗費在防禦上,這就為你在T3的致命打擊創造了便利。這就是更深入的戰術變化方面的內容。電腦AI之所以笨,就是因為其戰術缺乏變化,容易被人所摸透,而人的頭腦是活的,在水平相當的人的單挑中,戰術變化是相當普遍的。比如,你可以先打一個小型的T1快攻,引誘對手防備你後續的T2快攻,而你卻直奔T3,轉為沖城車快攻了。因此,為了預測對手的行動,偵察敵基地的情況是相當重要的,如果對手大量伐木,那么很可能要打機甲快攻,如果猛採鐵礦,則有可能是塔暴快攻,等等。一般來說,從步兵快攻轉到機甲快攻是相當方便的,他們共享戰爭中心裡的某些科技和耗費相同的資源類型,而從步兵快攻轉到戰機快攻就不那么容易了,因為戰機是消耗水晶礦的。從以上種種,諸位應該可以看出,攻擊方是占有優勢的,因為總能逼迫對手來琢磨、猜測自己要採取什麼行動,一旦誘惑對手猜錯了,後果就是致命的(當然,大不了輸一局),因此,先下手為強是進階級玩家的指導思路。

兵種簡析

當對手派5-6輛Pummel(沖城車)快攻到你主廠時,該怎么辦呢?用步兵和戰鬥機圍攻它們嗎?那你就準備接受大部分設施被摧毀的厄運吧,因為Pummel對遠程射擊的防禦力奇佳。這時候對兵種相剋規律的了解就至關重要了。步兵中,普通步兵(Trooper)的作用比“帝國2”要強大得多,當它們升級到Repeater Trooper並在步兵中心研究了增加射程的科技後,其8格的射程和不錯的攻防能力使之可以擔當幾乎所有文明在T4的主力炮灰,它是克騎兵的。騎兵的優勢在於速度快,適合衝擊敵機甲和重武。Grenadier(投彈兵)是個有趣的新兵種,在防禦T2的機甲快攻中能發揮有效作用。

機甲型兵種中,Strike Mech(打擊機甲)克步兵,Mech Destroyer(機甲殺手)克其它所有機甲、重武,Assault Mech(攻擊機甲)是非常強大的進攻型兵種,不過相當昂貴。重武兵種的作用都相當明確,Artillery(火炮)適合打擊建築和集結在一起的敵人,Pummel在撞毀敵設施用途上效果最佳。至於防空兵和移動防空車,它們當然是用於對空的了。空軍中,戰鬥機(Fighter)適合打擊地面部隊,轟炸機當然是克建築設施的了,對機甲效果也不錯。海軍就不介紹了。

Jedi/Sith(傑迪/西斯)很強大,適合對付所有地面部隊和設施,在升到Master後尤其難打,可以說,如果有20個Jedi Master衝過來,是沒什麼能夠擋住他們的。而主廠的Medic(醫療兵)可以為步兵、Jedi、騎兵等生化型部隊加血,要塞里的賞金殺手則可以克制jedi/sith,cannon(加農炮)是遠程攻擊敵基地的好武器,至於要塞里的特殊兵種,當然就更重要了。

六大文明簡析

銀河帝國地面部隊的綜合實力最強,其獨特兵種暗黑士兵(Dark Trooper)既便宜又好用,與Mech Destroyer對抗也不遜色;機甲是它的真正強項,擁有獨特科技和文明獎勵(機甲科技的研究費用減5%);重武和Sith也都擁有幾乎完整的科技研究,但空軍和海軍就差強人意了。整體來看,銀河帝國的優勢在於在陸地戰中充分發揮出戰術的靈活性和多變性,不過在T1階段它比較弱。

貿易聯邦的強力兵種是機甲和艦船,但它的木碳採集效率要慢20%,而且起始木碳少25個,因此到後期若以機甲為主力需多補農民去伐木;作為補償,它不需要建房子,這就為它打早期的快攻提供了便利,尤其是T2中就有Neimoidian Endorsement科技,使塔暴快攻更容易施展。其特殊兵種是Destroyer Droid,一種比Strike Mech還強大的機甲化步兵,價格較貴,在防空力量配合下可成為後期的作戰主力。

反抗聯盟的優勢在於空軍、步兵和Jedi。空軍擁有能有效打擊機甲的獨特兵種Air Speeder(超速戰鬥機),Repeater Trooper則在獨特科技Tougher Armor的支持下,在六大文明的步兵中排名第二。而其海軍較平庸,機甲和重武則屬弱項了,好在工人一次采糧量多5%的文明獎勵與它們沒多大關係,這一條在免費糧食少的場景(比如Asteroids)上凸顯優勢。總的來看,它適合打包括機甲快攻在內的多種快攻,戰術靈活性強。

納布是一個高度依賴水晶礦的文明,其強項——空軍、jedi、特種騎兵Royal Crusader都大量消耗水晶礦,幸好有水晶採集速度快10%的文明獎勵作為補償。它的獨特科技多且相當有用,使之能迅速建立最強的空軍,而Royal Crusader在全升級、全研究下滿血值高達500,使任何喜歡用機甲的對手都不得不顧慮三分。納布的海軍也很不錯,而步兵、機甲和重武則只適合用於T3或更低階段。因此它適合在早期發動各種快攻、T3戰機快攻以及海戰場景。

武技(伍基)族似乎又是一個錯位的文明,獨特科技和文明獎勵(T3、T4下伐木效率+5%)都有利於機甲,偏偏它的機甲弱,步兵、重武和空軍才是優勢所在,海軍和Jedi則比機甲還弱。步兵是所有文明中最強的,其獨特兵種Berserker甚至能以2:1抗衡Jedi/Sith;Forest Vision令重武射程+2簡直太爽了,使得Repeater Trooper+火炮+防空車的組合相當完美,只需提防Assault Mech。總之,它適合對抗所有其它文明(以T1快攻對付銀河帝國)。

岡根族是唯一可以在水上開漁場的文明,它的海軍也是所有文明中最強的,造得又便宜又快;機甲兵種也很強,可與銀河帝國的相媲美,尤其是其獨特兵種Farmbaa Shield Generator(耗鐵礦),相當於一座移動護盾站,分散夾雜於機甲大軍中即可使部隊持續作戰能力大漲。它的重武也強,擁有全部科技和一項獨特科技;步兵一般,空軍和Jedi則是弱項。顯然,機甲和重武的配合是岡根陸戰的理想搭配,海戰則更是拿手好戲。

文明,獨特科技,參考譯名,研究場所,出現階段,效用

銀河帝國,Altered Bargains,討價還價,空間港,T4,消除任何交易費

walker research,行者研究,機甲工廠,T4,消除攻擊機甲的最低盲區射程

貿易聯盟,Market Control,市場控制,空間港,T4,資源交易無需交稅

Insider Trading,內部交易,空間港,T3,所有研究耗費-10%

Neimoidian Endorsement,背書機制,空間港,T2,所有建築成本-5%

Fusion Extractor,熔解提煉,採鐵中心,T4,採鐵速度+50%

反抗聯盟,tougher armor,堅硬護甲,戰爭中心,T4,所有步兵兵種+20點血

納布,Advanced Engines,先進引擎,空軍基地,T4,空軍飛行速度+10%

Battle Armor,戰鬥盔甲,要塞,T3,要塞出的所有部隊+33%的血

Shielding,護盾,要塞,T4,給Royal Crusader加上護盾

Taxation,稅收,要塞,T4,所有軍事型兵種的訓練成本-10%

武技(伍基),Jet Packs,噴氣背包,要塞,T4,Berserker移動速度加快10%

Self Regeneration,自愈,主廠,T4,步兵與Berserker的血+30點,傷者可緩慢自行癒合

Wookie Ingenuity,精巧,機甲工廠,T4,機甲型兵種的成本-15%

Forest vision,森林視覺,重武工廠,T4,火炮與防空車的射程+2

岡根,creature training,馴獸術,重武工廠,T4,強化重武兵種的相關能力

creature armor,動物盔甲,機甲工廠,T4,機甲兵種+10%的血

farseein binoculars,望遠鏡,步兵中心,T4,步兵視野及射程+2

faster growth chambers,快速生長,戰爭中心,T4,艦船建造速度快20%,成本-2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