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主人

金錢主人

國際銀行家的第一次戰役: 林肯的貨幣新政 戰爭中的美聯儲

簡介

本片當時並沒有太大影響,IMDb都沒有此片的頁面。次貸危機出現之後,這一話題又熱了起來,本片導演Bill Still就勢又適時的製作了兩部附片:MONEY AS DEBT I & II(稍後電驢發布)。總的來說是一部陰謀論作品,和所有其他陰謀論一樣,是很不錯的消遣用品。同時也提出了些疑問,各位觀眾下去認真研究一下,不要無憑無據,人云亦云。毛主席講話,“我們的口號是:一,不做調查沒有發言權。二,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
發本片的另一個目的。去年很火的宋鴻兵的《貨幣戰爭》涉嫌抄襲本片,竟然沒給加到參考文

《金錢主人》封面《金錢主人》封面
獻里。其實宋還算老實,自己在書上寫了“編著”二字而不是“著”,出版商則相對更無恥些,騙得一些不知道出版物常識的人以為宋同志有多么偉大。
和《時代精神》不同,主創不是公益組織,這片子是賣錢的。正如其網站所說,“This video/DVD is NOT in the public domain - it is copyrighted material.”本片非公有領域,製片方享有著作權。
目錄
前言 起航的中國經濟航母,會一帆風順嗎?
第一章 羅斯切爾德家族:“大道無形”的世界首富
拿破崙的滑鐵盧與羅斯切爾德的凱鏇門
羅斯切爾德起家的時代背景
老羅斯切爾德的第一桶金
內森主宰倫敦金融城
傑姆斯征服法蘭西
所羅門問鼎奧地利
羅斯切爾德盾徽下的德國和義大利
羅斯切爾德金融帝國
第二章 國際銀行家和美國總統的百年戰爭
刺殺林肯總統
貨幣發行權與美國獨立戰爭
國際銀行家的第一次戰役: 美國第一銀行(1791-1811)
國際銀行家捲土重來:美國第二銀行(1816-1832)
“銀行想要殺了我,但我將殺死銀行”
新的戰線:“獨立財政系統”
國際銀行家再度出手造成 “1857年恐慌”
美國內戰的起因源於歐洲的國際金融勢力
林肯的貨幣新政
林肯的俄國同盟者
誰是刺殺林肯的真兇?
致命的妥協:1863年國家銀行法
第三章 美聯儲:私有的中央銀行
神秘的哲基爾島
華爾街七巨頭:美聯儲的幕後推手
策立美聯儲的前哨戰:1907年銀行危機
從金本位到法定貨幣(Fiat Money):銀行家世界觀的大轉變
1912年大選烽煙
B計畫
美聯儲法案過關,銀行家美夢成真
誰擁有美聯儲?
美聯儲第一屆董事會
不為人所知的聯邦諮詢委員會
第四章 戰爭與大衰退:國際銀行家的“豐收時節”
沒有美聯儲,就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爭中的美聯儲
“為了民主和道德原則”,威爾遜走入戰爭
美國戰時的重要人物
凡爾賽和約:一份為期20年的休戰書
“剪羊毛”與美國1921年農業衰退
國際銀行家的1927年密謀
1929年泡沫破裂: 又一次“剪羊毛”行動
策劃大衰退的真正圖謀
第五章 廉價債務貨幣的“新政”
凱恩斯的 “廉價貨幣”
1932年總統大選
誰是富蘭克林. 德蘭諾.羅斯福
廢除金本位:銀行家賦予羅斯福的歷史使命
“風險投資”選中了希特勒
華爾街資助下的納粹德國
昂貴的戰爭與廉價的貨幣
第六章 統治世界的精英俱樂部
“精神教父”豪斯上校與“外交協會”
國際清算銀行:中央銀行家的銀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
統治世界的精英集團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
三邊委員會
第七章 誠實貨幣的最後抗爭
總統令11110號: 甘迺迪的死亡證書
白銀美元的的歷史地位
銀本位的終結
“黃金互助基金”
特別提款權
廢除黃金貨幣的總攻
“經濟刺客”與石油美元回流
里根:離心臟僅一毫米的子彈打碎了金本位的最後希望
第八章 不宣而戰的貨幣戰爭
1973年中東戰爭: 美元反擊戰
保羅.沃爾克:世界經濟“有控制地解體”
世界環保銀行: 要圈地球30%的陸地
金融核彈:目標東京
索羅斯:國際銀行家的金融黑客
狙擊歐洲貨幣的“危機弧形帶”
亞洲貨幣絞殺戰
中國未來的寓言
第九章 美元死穴與黃金一陽指
部分儲備金體系: 通貨膨脹的策源地
債務美元是怎樣“煉成”的
美國的“債務懸河”與亞洲人民的“白條”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霸盤生意”
房利美和房地美: “第二美聯儲”
黃金:被軟禁的貨幣之王
一級警報:2004年羅斯切爾德退出黃金定價
黃金一陽指
第十章 謀萬世者
貨幣:經濟世界的度量衡
金銀:價格動盪的定海神針
債務貨幣脂肪與GDP減肥
金融業: 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空軍”
未來的戰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金銀中國元:邁向世界儲備貨幣之路
有訊息稱:“近日從美國的一名紀錄片製片人處得到訊息,他認為《貨幣戰爭》確實抄襲了他的影片《The Money Master》(《錢的主人》)的內容,並且準備采 取相應的方法來維權!該片製片人帕里克先生表示:“我們已獲得了一本翻譯版本,正在通過翻譯本,去判斷抄襲行為是否屬實。從目前的情況看來,抄襲行為屬 實,至少我們已經知道書中的很大篇幅內容來自於我們的影片。這本書的作者宋先生從來沒有和我們聯繫過,也不可能獲得我們的許可去使用我們的作品,他的這種 行為侵犯了我們的著作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