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的波動行為與波動機理

金融市場的波動行為與波動機理

《金融市場的波動行為與波動機》作者是李紅權

作者簡介

李紅權,男,1976年出生,管理科學與工程(金融工程方向)博士、博士後,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經濟系訪問學者,日本京都大學(Kyoto Univ.)&日本文部省特邀訪問研究員(MEXT GCOE Research Fellow)。現任湖南師範大學金融學副教授,經濟學博士生導師,入選“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金融複雜性。先後在SSCI、SCI期刊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經濟研究》、《中國管理科學》等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論著30餘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多項,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3項、國際學術獎勵1項。

內容簡介

金融市場是一類有人參與的開放複雜巨系統,“波動外生論”的觀點無法解釋市場行為的複雜性與湧現特徵,探討市場不穩定性的內生機制是其必然要求。《金融市場的波動行為與波動機理——基於計算金融與行為金融的聯合視角》 從計算金融學、行為金融學、複雜性科學的融合角度系統研究了金融市場的波動行為與波動機理,揭示了市場參與主體的行為異質性和互動機制,開發了更有現實解釋能力的計算金融學模型,深入分析了金融泡沫與金融危機的產生機制。《金融市場的波動行為與波動機理——基於計算金融與行為金融的聯合視角》提供了一套認識、理解及干預金融市場波動行為的基於行為的、可計算的理論分析體系。本書由李紅權著。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動因及研究意義

1.2 經典金融學理論的觀點及其局限性

1.3 本書的研究思路與內容安排

第一篇 金融市場波動行為的本質特徵

第2章 金融市場的複雜波動行為:基於非線性動力學視角的分析

2.1 研究動因與理論評述

2.2 研究設計與數據特徵

2.3 股價隨機遊走與獨立性的實證研究

2.4 股價波動的分形動力學與長期記憶效應研究

2.5 股價波動的混沌動力學特徵研究

2.6 本章小結

第二篇 金融市場為何波動

第3章 金融市場的波動:基於行為金融學與計算金融學的解釋

3.1 引言

3.2 金融市場複雜波動行為的內在機理:一個綜合評述

3.3 正反饋機制及其行為金融學解釋

3.4 投資者的異質性與相互影響:來自異質交易者模型的解釋

第4章 異質交易者、噪聲與市場波動:一個計算金融學模型

4.1 引言

4.2 模型

4.3 計算機模擬結果與統計特徵

4.4 模型參數的敏感性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金融投機泡沫的成因與啟示:以美國次貸危機為例

5.1 引言

5.2 引發次資金融泡沫的外部環境

5.3 美國次貸金融泡沫的內在形成機制

5.4 美國次貸金融泡沫的啟示

5.5 金融危機的後續影響:金融監管變革與金融產品消費者保護

第6章 金融市場間的互動與傳染:開放經濟下的系統性風險

6.1 引言

6.2 金融互動和傳染的界定及其關聯

6.3 國際金融市場間危機傳染的根源和機制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我國A股市場與美股、港股的互動與傳染關係研究

7.1 引言

7.2 廣義Granger因果關係與信息溢出檢驗方法

7.3 實證研究與結果分析

7.4 本章小結

第三篇 如何理性應對金融市場的波動行為

第8章 基於價格極差的金融波動率建模:理論與實證分析

8.1 研究動因

8.2 波動率建模研究

8.3 數據與模型參數估計

8.4 模型預測效果評價

8.5 本章小結

第9章 計算金融學與政策模擬:金融監管政策的分析框架

9.1 引言

9.2 人工金融市場與計算金融學:模型與演進

9.3 基於人工金融市場的經濟政策模擬研究

9.4 本章小結

第10章 基於人工金融市場的監管政策模擬研究:以證券交易稅為例

10.1 引言

10.2 研究方法和模型設計

10.3 仿真市場結果分析

10.4 本章小結

第11章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主要的電腦程式目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