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巨頭

金融巨頭

《金融巨頭》講述了摩根財團創始人摩根的創業和成長故事。摩根以過人的智慧,準確的判斷力,使財富迅速積累,他從小就具備超強財商,很懂得市場和運營。摩根家族代代沿襲摩根的創業思維,使摩根財團不斷壯大。

內容介紹

因為作者研究日久,採訪了摩根家族的後人,並且掌握了第一手很多外界並不知道的秘密,在《金融巨頭:摩根成長日記》中都是首次披露。

作者介紹

張艷玲,80年代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在黨校長期擔任教學工作,90年代後開始研究和創作頂尖財經名人傳記,多次赴美國做訪問學者,期間採訪過大量名人或其後裔。本書策劃在十年前,期間通過各種朋友介紹採訪收錄了大量名人遺留的素材。首次披露很多不為人知的細節。

作品目錄

"
第一篇
不平凡的家族
◇艱難的開拓者
◇繁盛的家族
◇獨立戰爭中的老兵
◇約瑟夫·摩根奠基的事業
◇投資新興行業
◇信譽是家族立業的基礎
◇榮耀無比的外祖父家族
◇兩大家族的結合
艱難的開拓者
今天,當我們說起摩根的時候,我們同樣會想到在那個時代和他
一樣有名的洛克菲勒、卡耐基等赫赫有名的商界人物,但我們知道,
剛剛提到的這兩位,都出生在相當平凡的家庭,“石油大王”洛克菲
勒的父親是一個名聲不怎么好的商販,他自己16歲就開始工作了,最
初只是一個小小的記賬員。“鋼鐵大王”卡耐基出生在一個編織工人
家庭,13歲就工作了,在匹茲堡的一家棉紡廠當小工。後來,他們都
是靠著自己的非凡努力,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但我們這本書的主人公
和他們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他一出生,就家境富有,他受過完整
的大學教育,在顯赫的銀行家父親的指導和督促下,走上了銀行家的
道路,並且在家族已有的輝煌成就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具有極大影響
力的金融帝國。
這個家族是怎樣走向繁榮的?是一個人的努力,一朝顯貴,還是
經過了幾代人的努力才完成了那樣輝煌的事業的?當然是幾代人辛
勤努力的結果,沒有付出就不會有收穫。在我們講述約翰·皮爾龐
特·摩根輝煌事業的時候,有必要首先追溯一下摩根家族的淵源,這
樣可以幫助我們從一個家族的角度認識美國的歷史大背景,因為這些
家族的事業都和美國歷史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繫。摩根家族數代人的奮
斗故事,正是美國歷史和美國精神的最佳詮釋。
對摩根家族的追溯恐怕只能到來到美洲之後,而對於之前的淵源
我們知道的並不多。摩根家族大約是在1636年的1月到達美洲的。美
洲原是印第安人的家園,1492年,探險家哥倫布發現了這塊“新大
陸”,從此,歐洲人開始踏上這片土地,並在美洲開闢殖民地。當摩
根家族的祖先來到美洲的時候,英國已經在美洲建立起了殖民地。
1606年12月,英國的維吉尼亞公司組織了144名英國人移民北美,第
二年5月,他們在詹姆斯河口附近的一個小島登入,建立了一個定居
點,名叫詹姆斯敦。那時候,美洲還是一片未開發的處女地,他們在
那裡的生活異常艱苦。殖民點疫病流行,缺衣少穿,加上水土不服,
很多人都病死了。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英國人或者為了逃避宗教迫
害,或者為了尋找新的希望,冒險踏上了這片土地。
1620年,102名英國清教徒乘坐“五月花”號來到美洲貧瘠的海
岸,並在那裡建立起英國在美洲的第一個殖民地——普利茅斯。
在乘坐“五月花”號在普利茅斯上岸之前,其中的41名成年男子
訂立了一項公約。公約要求現在和今後到達新定居地的人必須秉承作
為清教徒的宗教信仰,同時宣稱對以英王為首的英國政府忠誠,在新
的居住地自願建立公民自治的社會團體,並且遵守已經確立的各項有
益於新居住地的法律、規章和制度。這就是著名的《五月花公約》。
以後的美國就建立在《五月花公約》的基礎上,而信仰、自願、自
治、法律、法規、忠誠,等等,無疑也成為後來美國立國的根基,並
且直到今天,仍然是美國奉行的基本原則。
摩根家族為什麼要遠渡重洋,來到美洲呢?在這裡我們要先了解
一下當時英國的歷史。1603年,英國歷史上著名的伊莉莎白女王去
世,來自蘇格蘭的詹姆斯一世繼位為英國國王,從此開始斯圖亞特王
朝的統治。詹姆斯一世是一位權力欲望極強的封建君主,他不了解英
格蘭的社會與政治環境,沿襲他在蘇格蘭的專制統治經驗,力主維護
絕對君主制度,認為國王是臣民之父,可凌駕於一切集團之上,對他
的臣民享有生殺予奪的絕對權力。他重用寵臣,縱容貪污腐敗,生活
奢侈,揮霍無度,使得原本已經十分拮据的王室財政更是入不敷出。
為了解決財政問題,詹姆斯一世向富裕起來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收
稅,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受到侵犯,對詹姆斯一世極為不滿。
1625年,詹姆斯一世去世後,他的兒子查理王子繼位,稱查理一
世。但是查理一世的執政並不是順利的,他無視國會,任意徵稅,導
致議會內一群“叛逆而專橫”的貴族處處與他唱反調。雙方的鬥爭持
續了4年後,鐵腕的查理一世解散了議會並重用倫敦主教威廉·勞德
為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他建立了獨裁的君主專制制度,對信奉新教
的清教徒進行無情的鎮壓。
英國人一向具有追求自由的傳統,查理一世的專制統治顯然引起
了他們的極大不滿,他們渴望擺脫獨裁君主查理一世,於是美洲的英
屬殖民地普利茅斯便成為他們首選的目的地,也是他們的希望之所。
這時候,普利茅斯只有300人,生存條件極為艱苦,但它的存在還是
吸引了其他英國人漂洋過海前去定居。正因為這裡有信仰的自由,此
後不斷有大量的英國人移居到英屬美洲殖民地。摩根家族也是在這個
時候來到美洲的。
摩根家族的祖輩一直生活在英國的威爾斯。當時的威爾斯經濟並
不發達,民眾在重稅之下,生活苦不堪言,不過,當時的摩根家族應
該是家境不錯的,家族的成員都受過良好的教育,能熟練地使用母語
威爾斯語和英語,是當地的名門望族。但是到1616年4月邁爾斯·摩
根出生時,這個家族已經衰落了。
想到家族曾經的輝煌,今天生活的種種不如意,摩根家的小兒子
邁爾斯·摩根認識到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已經沒有什麼希望了,他們必
須作出改變。而且,當時是實行長子繼承制,邁爾斯·摩根將得不到
家族的任何財產。既然無法從家族中獲得利益,不如出去試試運氣,
畢竟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留在這裡沒有希望,走出去也許一切都會
變個樣。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在1636年,20歲的邁爾斯·摩根和他
的兩個兄弟約翰和詹姆斯來到了美洲,在波士頓停留下來。
當時,波士頓屬於麻薩諸塞州。麻薩諸塞是英國在美洲最早的殖
民地之一。1629年8月,受麻薩諸塞灣公司的委託,清教徒莊園主約
翰·溫斯洛普與托馬斯·達德利等十餘人簽訂了《劍橋協定》,決定
舉家遷往北美洲的新英格蘭地區,共同開闢麻薩諸塞海灣定居地。10
月,溫斯洛普當選為未來的麻薩諸塞殖民地的總督。1630年4月,大
約1000名移民來到這片殖民地,他們將創建一個理想的充滿基督之愛
的“山巔之城”。“我們將成為整個世界的山巔之城,全世界人民的眼
睛都將看著我們。”約翰·溫斯洛普當時滿懷激情地說道。這次移民
活動隨即帶動了一波大規模的英國清教徒遷移運動,10多年裡就從英
國遷來1.3萬清教徒,那些清教徒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能吃苦,遵
守契約精神,這對美洲殖民地的自由、民主、奮鬥精神的奠定起了
良好的作用。摩根家族的開拓者邁爾斯·摩根就是這一時期來到這
里的。
那時候,邁爾斯·摩根三兄弟僅有幾個金幣,此外一無所有。他
們沒有錢購買土地,沒有土地,他們就沒有在當地參與選舉或被選舉
的資格,也不能參與城市任何其他事務。如果在政治上沒有地位,沒
有發言權,那也是他們不能接受的,於是,邁爾斯·摩根的兩個兄弟
都離開了波士頓,只有他留了下來。
到1640年,也就是邁爾斯·摩根的父母之國英國開始大革命的那
一年,邁爾斯·摩根帶著他的新娘,那是和他同來美洲的英國姑娘,
在一個叫斯普林菲爾德的地方定居下來。
在這裡,邁爾斯·摩根借錢買了一塊24英畝的土地,有了土地,
也就有了希望,邁爾斯·摩根就這樣在美洲開始了他艱難的創業歷
程。1644年12月14日,邁爾斯·摩根的女兒誕生,這是他的第一個孩
子,取名叫瑪麗。摩根一家在這裡不辭辛苦,辛勤勞動,很快就獲得
了成果。他把在土地上收穫的糧食,餵養的牛賣出去,還清了借的
錢,僅用幾年的時間,他就擁有了大片的牧場和一個牧群,在當地他
已經是一位既有財富又有名望的人物了。這是摩根家的長子追求的目
標,當然這並不是他的終極目標,他還有新的希望。
我們知道,在17世紀時的美洲,生存條件異常艱苦,男人們要開
闢土地,還要防禦到處出沒的野獸,而女人們則擔負著繁重的家務勞
動,要照顧孩子,做他們的保姆、醫生、家庭教師,還要負責全家人
的生活,邁爾斯的結髮妻子普魯斯·吉布爾特終於在1660年由於勞累
過度、身體虛弱而去世了。她去世的時候,留下了8個孩子,包括4個
兒子和4個女兒。
9年後,1669年的冬天,邁爾斯·摩根迎娶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
伊莉莎白·布麗斯。這是一個來自哈特福德的年輕女人,長得端莊美
麗。正是這次婚姻,將摩根家族帶入了一個特殊時代,並由此奠定了
這個家族興旺發達的基礎。這個時代是由伊莉莎白·布麗斯和邁爾斯
唯一的孩子納薩尼爾·摩根開啟的,他出生在1670年。
從歐洲來的邁爾斯·摩根非常重視教育,他認為孩子們從小就接
受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孩子的童年決定他的終生。而人天生都有一種
潛力,只有通過教育,通過後天的培養,才能開發出來。孩子沒有天
才與庸才之分,只要他們接受到足夠的教育,開發他的潛能,他的命
運就會有所改變。就是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邁爾斯讓他的兒子們從
小就得到了與眾不同的教育,他讓他們學習文化知識,每天讀書和寫
字,還讓他們掌握了一些數學和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識。後來,他又送
他們進入公共學校繼續學習。這樣,他的兒子也都成了有文化有教養
的人,因為有了文化,也就有了更高一些的見識,並且受到當地人的
尊重,他的家庭也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
邁爾斯·摩根對兒子們的教育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他將
自己的土地劃分出一些小塊,以每年6英鎊的價格租給兒子們耕種。
這使他的孩子從小就能感受到勞動的艱辛,懂得勤奮和節儉對人生的
重要意義,並且從勞動中獲得收益的幸福感和滿足感。他也想通過這
種方式讓他的孩子們明白雖然能成為富翁的人只是少數,但絕大多數
人都擁有成為富翁的能力,假如一個人勤奮、節儉,他就能夠擁有充
足的儲蓄,一生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年老了也不會深陷在匱乏和貧困
的深淵裡不能自救。他把這些潛移默化地貫穿到他對孩子們的教育中,
他的孩子們從來不因為他的父親是當地最有名望的人就懶惰驕橫。
在那個年代,邁爾斯·摩根的生活已經很富有,但是生活並不是
想像中的那么順利,他們所居住的斯普林菲爾德,自然環境還很惡
劣,不僅要忍受嚴寒酷暑的考驗,一些野獸也常常在這裡出沒。附近
的印第安人發誓要奪回屬於他們的土地,與移民之間經常發生衝突,
移民常常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有一次,斯普林菲爾德村大多數移民
的房屋和糧倉都被印第安人燒掉了,財產被洗劫一空,沒有糧食和房
屋,而且他們還要面對嚴寒的考驗。這時候,邁爾斯站出來,號召移
民們團結一致,將所有的糧食和食物都拿出來統一分發給每個移民,
以度過最艱難的時期,移民聽從號召,很快就把糧食集結起來。在隨
後的與印第安人的戰鬥中,邁爾斯·摩根的第三個兒子也犧牲了。
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摩根家族的祖先們度過了漫長而艱難的
歲月。
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立足是不容易的,困難在所難免,大無畏的
人,越為環境所迫,越加奮勇,不戰慄,不退縮,挺直胸膛,堅定意
志,敢於對付任何困難,輕視任何厄運。最終,困難總會過去,用堅
定的信心和勇氣戰勝困難,就會迎來美好的一天。邁爾斯·摩根帶領
他的兒子們在這片土地上堅強地生活下來,憑著堅定的信仰,辛勤的
勞動,戰勝了數不清的困難,為他們自己,也為他們的後代打下了一
片天地。
1699年,邁爾斯·摩根去世,享年83歲。這時候,他是斯普林菲
爾德的老政治家和最富有的公民,也是最受敬佩的人。他和他的子孫
們不畏艱難,艱苦奮鬥,最終留下了大量的土地,使摩根家族成為馬
薩諸塞社團公認的最富有最有名望的家族。摩根家族的奮鬥是從土地
開始的,此後,土地一直是這個家族立足的根本。
繁盛的家族
根據邁爾斯·摩根的遺囑,他最小的兒子,也就是他和第二個妻
子的兒子納薩尼爾·摩根獲得了大部分遺產。不過,他的孩子們多少年
來和他一起打拚,才打下了這份基業,因此他也充分考慮了他的其他孩
子們,讓他們有充分的保障。前邊我們說過了,在他的孩子們很小的時
候,他就把土地分成小塊交給他們耕種,最後,他們就順其自然地獲得
了這塊土地。他的孩子們都很有修養,對父親的分配沒有任何異議,摩
根家的孩子們一直保持團結。我們知道,大家庭里因為財產分配不均而
導致分裂的事很多的,但邁爾斯·摩根用他的智慧維護了家族的團結,
在那樣的艱難時期,團結更顯珍貴。也就是從這個時候,直到以後的幾
百年里,摩根家族都保持著團結,父子兄弟之間互相幫助,大家庭里總
是充滿著溫情。即便這個家族已經非常發達了,也從未傳出過家族成員
之間為了爭奪利益而爾虞我詐,互相傾軋的事情,這是最難能可貴的。
家族的第一代移民邁爾斯·摩根去世了,他的小兒子納薩尼
爾·摩根繼續父親的事業,開創家族的未來。1691年,他娶了漢娜·勃
特。他們生活在契柯比菲爾德農莊,他和他的3個同父異母兄弟共同管
理農莊,兄弟之間相互幫助,看上去就像一母所生的兄弟一樣。
這一時期,摩根家族的母國英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640年,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與以國王為代表的封建勢力的鬥爭終於導致了英國
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查理一世的專制統治到頭了,他不但丟了王冠,
還在1649年被推上了斷頭台。英國的政治體制發生了本質上的變化,
由專制政體過渡到了共和政體。在共和政體的影響下,原本就不很太
平的麻薩諸塞殖民地變得更加不安定,1652年,在美洲的麻薩諸塞殖
民地宣布獨立,那裡正是摩根家族定居的地方。
1660年,查理二世稱帝,英國的君主政體得到復辟,由此也帶來了
麻薩諸塞更多的動亂。英國政府派了一些專員到麻薩諸塞調查當地的政
府,使用強制手段迫使麻薩諸塞政府效忠於英王國,1686年,麻薩諸塞殖
民地被斯圖亞特王朝吊銷了特許狀,喪失了自治權力。1691年10月,“光榮
革命”後登上英國王位的威廉三世又將麻薩諸塞確定為王室殖民地。但是
麻薩諸塞政府並不完全買賬,和英王國常發生一些矛盾和衝突。
麻薩諸塞的這些政治上的震動對摩根家族沒有產生太多的直接影
響,這個家族的原則就是不參與政治和宗教辯論,他們只想靠著勤奮
勞動積累財富,過自己的太平日子。納薩尼爾·摩根秉承了父親的傳
統,憑藉良好的教育、正直的品格和辛勤工作的態度而受到眾人的尊
敬。他的父親去世時,他已經29歲,長大成人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產
業,並且繼承了父親的某些行政職務,在當地也是一個有名望的人。
納薩尼爾的事業也很快就興旺發達起來,他和妻子一共養育了7
個兒子。他們奉行的就是勤奮致富的原則,在自己的土地上努力耕
作,把多餘的農產品運到集市上換成錢,又購買自己不能生產的生活
必需品。他們家有農場有菜園,蓄養著成群的牛羊,但他們一向勤儉
持家,很少宰殺牛羊,而是多數用來換錢,再用這些錢去購買更多的
土地以及用於其他更有益的事情上。
納薩尼爾·摩根的7個兒子像他們的祖輩父輩一樣,盡力經營家
族的土地,直到30齣頭才擁有各自的小家庭。那個時候,土地是立足
和生存最基本的依靠,摩根家族的人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們不懼
辛苦,不怕流汗,使家族的土地和財富不斷擴大。
摩根家族的每一代都有一個特別出類拔萃的,到第三代的時候,
納薩尼爾·摩根的第五個兒子約瑟夫·摩根最值得一提,他不僅會種
地,還會紡織。他曾經一度當兵,和印第安人作戰,而且表現非常
勇敢。不出征的時候,他可以依賴父親獲得最需要的土地,但他更
加自立,更加勤奮,他除了幫父親和兄弟們種地,經營農場,還做
紡織工,特別是做紡織,他盈利不少,他就用這些錢購買了大量的土
地。他擁有的土地分布廣泛,在周圍鄉鎮都有他的土地。從祖父邁爾
斯·摩根以來,約瑟夫·摩根成為家族中第一個靠自己的能力實現真
正自力更生的後代。到1752年納薩尼爾·摩根去世時,約瑟夫·摩根
早已經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富翁了。
摩根家族的男性生育力都極其旺盛,約瑟夫·摩根也擁有8個孩子。
在那個時代,農業生產還處於非常落後的階段,人手多就意味著勞動力
多,人丁興旺對於開創家族的事業是很重要的。那時候,殖民地的移民
常常受到疾病和印第安人的侵襲,生命隨時會受到嚴重的威脅,不少來到
殖民地的人,因為忍受不了當地的氣候而得病身亡,而摩根家的孩子很少
夭折,他們都像他們的祖父、父親一樣高大健壯,在任何天災人禍面前都
能頑強地生存下來,並且獲得高壽,這也許就是基因的不同吧。
摩根家的三代人在這裡已經繁衍生息了100多年,他們在這裡已
經立下了根基,斯普林菲爾德及其西部地區是他們的棲息之地,他
們受到當地人的尊重和敬佩,並成為當地人學習的榜樣。事實上,早
期的移民都是這樣靠著艱苦奮鬥,與自然進行頑強鬥爭才最終生存繁
衍下來的。
此時,麻薩諸塞僑居地人數已達兩萬多了,殖民地已初具規模。摩根
家族的人們開始積極地參與殖民地的事務,家族在政治上開始崛起了。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