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制勝

金融制勝

《金融制勝》,是一部金融類書籍。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金融暗戰早已悄悄爆發,資本美國一定要狙擊全世界嗎?要在全球化金融時代生存,就必須到敵人後方去!

海歸學者告吾國吾民:資本市場的本質,就是上一個騙局接連下一個騙局。

全球化給了華爾街八方進擊的歷史機會,中國的金融大門已經打開。世界金融大戰早已悄悄爆發……

資本市場是必需的嗎?它致命的缺陷能克服嗎?誰的手在操控?誰是真正的贏家?是誰,製造了金融危機?

我們不需要警惕嗎?13億人歷30年改革的千辛萬苦積攢起來的人民幣,難道可以任人洗劫嗎?

金融制勝,就要到敵人後方去!

內容簡介

資本市場是必需的嗎?

它致命的缺陷能克服嗎?

誰的手在操控?

誰是真正的贏家?

是誰,製造了金融危機?

本書作者以專業的洞察力、深刻犀利的思想,生動地對美國資本市場的本質面目做了見血的精彩描述。本書從中國資本市場與美國資本市場的緊密關聯入手,通過對美國資本市場歷史和現實中一系列經典案例和代表人物的深刻剖析,對資本市場和券商提出了振聾發聵的質疑。

經濟危機的集中表現就是金融危機。危機與每一個人的就業、收入、財富積累、生活質量以及生命的幸福指數密切相關。符合事實的、有良知的披露,有益於廣大人民知道真相、自覺抉擇。

事實就是,我們無法否認正面臨高度的危機風險!

金融戰爭已經開始,只有面對,別無選擇。

作者簡介

朱偉一,律師,生於蘇州,畢業於南京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英美語言文學學士學位和法律博士學位。曾在南京大學、外交部條約法律司、紐約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處、維也納工業發展組織工作。著有《走過法律》、《另面法律——情節與情結》、《敬畏法律》、《美國經典案例解析》、《美國公司法判例解析》和《美國證券法判例解析》。

圖書目錄

引言 妙處難與君說

關鍵字

一、華爾街的勝利

華爾街的勝利

死不改悔的當權派

美國救市經驗考證

加息,還是不加息?

二、券商是什麼?

老大當家

美國券商如何生財

投資銀行家

高盛的經驗值得注意

另類券商貝爾斯登

肥貓的盛宴

三、創新禍為首

解構次級債危機

期權:名聲很壞的激勵機制

警惕美國券商

四、股市橫溢,人或為魚鱉

蠢人的陰謀

警惕金融創新

安然公司的故事

正晌午時說話,誰也沒有家

股市橫溢,人或為魚鱉

五、華爾街代理人就在監管機構內

朝北就是朝北

看美國的證券監管

炮打監管司令部

美國證交會的新動向

證交會有多美?

六、化成美女的毒蛇

化成美女的毒蛇

關於私人股權基金

對沖基金之癢

證券投資基金中的保本基金

七、美國會計師的領頭人

美國會計師的領頭人

苦不苦,想想美國會計師

把所有的問題都自己扛

為什麼不肯放過安達信?

八、股票交易所之爭

股票交易所之爭

倫交所風景獨好?

美交所與紐交所有約

股票交易所的併購狼煙

九、評級機構可否引進?

評級機構可否引進?

評級機構之過

略談資信評級機構

十、打倒內幕交易?

朦朧暗想如花面

上市,退市,再上市

股票發行的定價

打倒內幕交易?

內幕交易的繼續披露

十一、到敵人後方去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人民幣的玄機

到敵人後方去

美國高管層報酬的方方面面

派息,還是不派息?

十二、美國資本市場人物剪影

人民的律師

別了,萊維特

大地風雷,精生白骨

神活老人格林斯潘

還是要謳歌那位荊柯似的英雄

考費教授比鴻毛還輕

高盛的好班長

按既定方針辦

十三、青山依舊,兒度夕陽

青山依舊,幾度夕陽

新經濟的搖籃

經濟模式剪影

風險與善後

結束語:有些警句最好要背熟

摘錄

華爾街的勝利

對於華爾街券商,美國央行美聯儲給予了最大的關心、最大的愛護和最大的幫助。應廣大券商的強烈要求,資本市場有泡沫的時候,美聯儲袖手旁觀,甚至是推波助瀾——具體做法是拒不加息。一旦市場出現危機,美聯儲就拚命降息,出死力救助券商。

2008年1月20日,全球股市暴跌,第二天上午8:35分,美聯儲便銳減利息0.75%,為25年來美聯儲降息幅度之最。美聯儲意猶未盡,1月30日將利率再下調0.5%。2008年3月7日,美聯儲再次向券商援手,以國債形式向券商提供2000億美元的信貸,並接受美國券商賣不出去的金融創新產品作為擔保。但此招還是不能遏止信貸危機的勢頭。

整體救市不靈,美聯儲又發展到救援個體券商。3月14日,J·P摩根和美聯儲攜手幫助券商貝爾斯登。具體做法是:美聯儲通過J·P摩根向貝爾斯登放款,貝爾斯登則以它那些現在賣不出去的金融創新產品作為擔保。如果貝爾斯登最後無力償債,而作為擔保的金融創新產品又賣不出價,則美聯儲自認倒霉,決不要求J·P摩根承擔損失。

3月16日,貝爾斯登賤賣給了J·P摩根,總價2億5千萬美元,平均每股2美元,而3月14日貝爾斯登的股價還是每股30美元,其最高價曾經賣到每股100美元以上。貝爾斯登賣得不能再賤了,公司在曼哈頓的一棟辦公樓的估價還在10億美元之上。但J·P摩根還是不放心,非要拉上美聯儲。貝爾斯登有300億賣不出去的金融創新產品,美聯儲同意為其後援。美聯儲的頭頭們似乎是方寸已亂,次級債危機來勢兇猛,揮之不去,有火燒連營的勢頭。華爾街與其在政界的盟友們不斷施壓,非要用國家的錢救券商不可。

當然,美聯儲如此關照券商,美國國內也是有不同意見的。比如,美國前財政部長薩姆爾斯便撰文指出,“與其向現有機構注資,不如向新機構注資。新機構沒有現有機構的遺留問題,可以更好地滿足貸款需求。”但他也只是說說而已,另起爐灶談何容易。

通常來說,美聯儲是救商業銀行而不救券商。券商風險太高。以貝爾斯登為例,其負債率或融資率(leverage ratio)是30比1。也就是說,貝爾斯登自己有一美元,就借了三十美元從事資本市場的交易。交易放量,風險放量,回報放量,這就是資本市場的主要特點。從法律上看,美國商業銀行破產時,美國政府對一般儲戶也是比較小氣的。1991年美國國會通過法律,規定必須以“最低成本救助銀行”。“最低成本”指每位儲戶至多只能有10萬美元的存款是包賠的。相比之下,美聯儲對華爾街援手不惜任何代價。美聯儲擔心,如果貝爾斯登破產,有可能產生連鎖反應,整個局面益發不可收拾。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貝爾斯登等華爾街券商已經挾持了美國政府,通過資本市場,他們把美國經濟綁在了自己的戰車上。竊銖者誅,竊國者侯,資本市場就是這個道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