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燈花

薛濤箋”。 在唐代女詩人中, 李冶,並稱唐朝四大女詩人。

植物名稱

學名:Lycoris aurea.
別名:忽地笑鐵色箭黃花石蒜老鴉蒜
科屬:石蒜科。
金燈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鱗莖廣卵形,春季叢生數葉,廣線形,帶黃綠色。夏秋間,葉枯萎後,從鱗莖挺出一莖,莖頂生出傘形花序,有5——10朵,排列成輪狀,側向開放,花黃色。蒴果形似燈籠下垂。廣布於我國中南及西南部,自生山野。
《花鏡》載:“深秋獨莖直上,未分數枝,一簇五朵,正紅色,光焰如金燈。”鱗莖有毒,除可提取石蒜鹼供藥用外,其澱粉可供工業用。性喜蔭肥,盆栽可供觀賞。
金燈花花語:“優美純潔”

薛濤詩歌

詩歌原文

金燈花
唐·薛濤
闌邊不見囊囊葉,
砌下惟翻艷艷叢。
細視欲將何物比,
曉霞初疊赤城宮。

作者介紹

薛濤(約768~908?年) 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父薛鄖,仕宦入蜀,死後,妻女流寓蜀中。薛濤姿容美艷,性敏慧,8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德宗貞元(785~804)中,韋皋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召令賦詩侑酒,遂入樂籍。後袁滋、劉□、高崇文武元衡李夷簡王播段文昌杜元穎郭釗李德裕相繼鎮蜀,她都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韋皋曾擬奏請朝廷授以秘書省校書郎的官銜,格於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往往稱之為“女校書”。後世稱歌伎為“校書”就是從她開始的。薛濤生年不詳。其卒年當在段文昌再度鎮蜀期間,即大和六年(832)至九年(835)之間。舊說她和高駢有交往,考高駢任四川節度,在僖宗乾符元年(874),時代遠不相及,顯誤。
薛濤和當時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後人仿製,稱為“薛濤箋”。晚年好作女道士裝束,建吟詩樓於碧雞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過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濤校書》詩稱道:“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里閉門居。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在唐代女詩人中,薛濤李冶魚玄機最為著名。薛濤與劉采春魚玄機李冶,並稱唐朝四大女詩人。 卓文君、薛濤、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薛濤的詩,不僅如世所傳誦的《送友人》、《題竹郎廟》等篇,以清詞麗句見長,還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關懷現實的作品。在封建時代婦女,特別是象她這一類型婦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過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詩,其第一首說:“聞說邊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對防守邊疆士兵的艱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楊慎說它“有諷諭而不露,得詩人之妙”(《升庵詩話》)。《四庫全書總目》也認為她的《籌邊樓》“托意深遠”,“非尋常裙屐所及”。有《錦江集》5卷,今佚。《全唐詩》錄存其詩1卷。近人張蓬舟有《薛濤詩箋》。事跡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