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農場

金波農場

金波,一座座青山綿延起伏,宛如綠水泛青波,相傳山里蘊藏著豐富的金礦物,故得名金波。金波農場是一家以生產橡膠為主的中型國有企業,現有人口5000多人,其中在職職工1590人;轄有22個生產隊和學校、醫院、幼稚園、機運公司、收膠站、水電公司等7個直屬單位。金波農場地處海南中西部,毗鄰霸王嶺保護區,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土地資源十分豐富。現有橡膠種植面積約4萬畝,其中已開割2.65萬畝,割株48.6萬株,2007年生產乾膠1830噸。在抓好橡膠生產主業的同時,該場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職工自營經濟。目前已經種植芒果、荔枝、龍眼、香蕉、甘蔗、木薯等1.37萬畝;畜、禽等林下養殖業逐步走向規範化和規模化,年經濟收入達到800萬元以上,既提高了職工的生活水平,又增強了農場的整體經濟實力。

政通人和

(圖)金波農場金波農場

“廉潔高效的黨務、政務環境”是企業走向興旺的關鍵所在,也是金波農場創建優秀企業的重要優勢,更是金波農場領導班子追求的主要目標之一。

為打造“陽光企業”,惠及職工民眾,2004年3月,金波農場新一屆領導班子在全場幹部大會上公開承諾: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官。場長羅水雄,這位50多歲,有著多年管理經驗的錚錚鐵漢,從白沙到金波任職的第一件事就是狠抓財務管理,進行民主理財、依法理財,完善了農場財務管理制度和機關事務管理規定。在財務資金安排上,以保生產、保生活為主,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做到量力而行,量入為出,不亂花錢,不花過頭錢。針對往年生產隊在商店購物掛賬、賒賬、轉帳存在財務監督管理失控現象,特制定了相關制度和措施,凡生產隊的物資採購,必須事先做好計畫,報相關部門審核後,經場領導審批方可報帳。針對基建工程等敏感問題,該場成立了基建工程招標領導小組和監督小組,從2004年3月份起,農場所有基建工程都先由基建科作出預算,張貼公告,公開招投標。此外,農場還成立了大宗物資採購領導小組和監督小組,所有大宗物資的採購,均由市場調查組進行市場調查後,再提交黨委討論決定。

(圖)金波農場金波農場

為減少管理費用開支,金波農場加大財務管理力度,整章建制,規範財務管理,制定了《機關事務管理的若干規定》和《生產隊資金使用審批制度》,對場領導、機關幹部辦公費、旅差費、招待費、小車使用和維修費,以及生產隊幹部的辦公費均做出明確規定,限額開銷,超支不補。同時,取消了全場18個生產隊的招待費開支。該場還認真抓好隊務公開制度的落實,做到農場的大小事務,職工民眾心中都有個底。2004年,僅該場的辦公費和招待費就比上年節約開支100多萬元。

堅持財務開支“一支筆”制度,對每一筆資金的支出,實行計畫內開支由分管領導核實後送場長審批,不符合規定的決不予以報銷支付;對計畫外確實需要開支的,必須經財務、經管、審計部門作出預算和聯審,再由黨委會或行政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由於加強了財務管理,堵塞了各種漏洞,2004年,該場實現利潤800多萬元,職工勞均收入達到1.46萬元,成為該場有史以來職工收入最高一年。也正是這一年,金波農場邁進了墾區優秀企業的行列。

和諧民安樂

(圖)金波農場金波農場

讓廣大幹部職工工作順心、住得安心、過得開心,真正沐浴優秀企業的春風,金波農場打造了一支過得硬的治安隊伍,以確保廣大幹部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

全場範圍開展“四五”普法、“誠實為本,遵章守紀、守信求實”、“崇尚科學、關愛家庭、珍惜生命、反對邪教”等一系列教育活動,使廣大幹部職工提高了的法制意識,增強了法制觀念,形成了“做文明職工、建文明家園”的共識,創建了農場和諧有序的社會發展氛圍。

金波農場還充分發揮工青婦的作用,經常開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職工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和各種知識技能培訓活動,陶冶情操,豐富職工民眾文化生活。從而使企業文化內涵得到不斷豐富,職工民眾素質得到不斷提高,工作創新能力得到不斷加強。

多種經營

(圖)金波農場金波農場

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完成4176萬元,同比增長10.5%;實現財務利潤800萬元,比計畫利潤增長19%;乾膠生產完成3006噸,創農場歷史最高;膠工割膠人均收入1.2萬多元,突破農場歷史最高紀錄,正當邁進2005年新征程的金波人,對過去一年進行數字盤點時,一場前所未有的旱災和風災已悄然來臨,使金波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創傷。然而,金波農場的廣大幹部職工並沒有被沉重的災難壓倒,相反,他們奮起抗災自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以實際行動展示了金波的廣大幹部職工團結一心,患難與共、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

2005年上半年,連續9個多月滴雨未見的特大旱災壓得金波農場還沒喘過氣來,9月26日,一場12級以上的強颱風,在金波農場的土地上橫掃而過。全場橡膠中小苗損失36.5萬株;開割橡膠三級以上受害49.8萬株,占72.4%。全倒19萬株,占開割樹的27.7%;斷主桿2米以下8.7萬株,占開割樹的12.6%;報廢樹26.6萬株,占開割樹的38.8%。全場因颱風造成乾膠減產914噸。全場供電、供水、通訊全面癱瘓,房屋揭頂110間、倒塌32間,道路、橋樑、涵洞損毀8條,水果、水稻受災面積670畝。全場直接經濟損失達6053萬元。

面對颱風留下的滿目瘡痍,只有兩條路擺在金波農場領導決策者面前,要么重頭再來,要么聽之任之。該場的領導決策者和他們所帶領的廣大幹部職工選擇的當然是前者。

其實,早在颱風來臨前,金波農場黨委就對全場發起了緊急動員,周密部署防風抗災工作,場領導和分公司領導帶著40多名機關幹部奔赴在抗風第一線,指揮抗風救災工作,對居住在瓦房中的職工民眾進行安全大轉移,避免了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將災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圖)金波農場金波農場

“精神不垮、人心不散、隊伍不亂”,這是金波農場的廣大幹部職工在災後恢復生產中喊出的響亮口號,他們緊急行動,一邊開展調查、統計、匯報災情,一邊清理路障、恢復交通工作。9月28日,全場拉開了千人大會站的序幕,機關、學校、醫院、膠廠、機運隊、基建隊等單位的幹部職工和退休人員紛紛投入災後自救工作。每天有2000多人奮戰在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行列。僅用1天時間,全場主幹道就恢復通車;3天后,全場基本恢復通水、通電;6天后,部分生產隊恢復割膠生產;8天后全場恢復割膠生產;20天后,全場扶起膠樹4萬多株、回收橡膠原木1370多立方米。

為彌補職工因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金波農場利用農場肥沃的土地資源,引導職工積極發展瓜菜、木薯水果和雞、鴨養殖等短平快項目,並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職工大力扶持。還採取了多種方式引進手工藝等項目,通過崗位技能培訓,解決了170名失去崗位的職工再就業問題,使他們在大災之後倍感農場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居住創業

(圖)金波農場金波農場

金波農場把建設文明生態隊(村)作為造福職工,提高企事業凝聚力的一項重大工程來抓。該場先後投入近300萬元,按照高標準、高規格、上檔次的要求建設5個文明生態隊(村)。投入200多萬元改造和修建生產隊職工住房2080多平方米完善了“三室一場一欄一所”等職工文娛活動場所和醫療衛生設施。全場基本實現了職工住房平頂化、道路硬板化,每個住宅小區綠樹成蔭、花草成行。職工們說,住在文明生態隊(村),就猶如住進了別墅區。

該場還以小城鎮建設為契機,加快場部的文化設施和環境建設,平整土地種植花草3000多平方米,修建籃球場2個,安裝路燈亮化場部,硬板水泥路連線家家戶戶,整個場部面貌煥然一新。

為讓職工安居樂業,金波農場的領導班子在2004年就作出了提高職工分配水平決定,首先讓膠工的割膠收入達到乾膠銷售收入的22.7%。每年把乾膠生產競賽作為促進企業增效,職工增收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不僅競賽時間長,而且獎項多、獎勵層面廣,有季度獎,年終獎,從幹部、膠工、割膠輔導員到保全隊員都有獲獎的機會。凡年終獲獎單位和掛鈎科室的主要負責人以及完成6噸以上的膠工,均可到北京珠海海南三地參觀旅遊。從而調動了各級幹部抓好生產管理的主動性,激發了膠工管好膠、多產膠的生產熱情。2004年,全場膠工割膠收入人均突破1.2萬元,最高收入達1.5萬多元。管理人員和後勤人員工資收入也明顯提高,幹部工資收入年達到1.37萬元,輔助人員的年收入達到9000多元,成為該場建場以來職工收入最高的一年。2005年,在農場經濟遭到颱風重創的情況下,職工年均收入仍跨過1萬元大關。

在抓好主業橡膠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自營經濟,培養新的經濟成長點。這是金波農場新一屆領導班子一直思考的經濟發展戰略問題。他們以扶持發展好現有的3000多畝芒果為依託,積極引導職工發展荔枝龍眼西瓜等經濟作物,每年聘請省扶貧辦的專家、教授到職工果園、瓜地進行實地指導和授課。培養了一批自營經濟種植大戶,也造就了一批致富典型。

(圖)金波農場金波農場

如10隊芒果種植大戶彭德深,每年純收入達15萬元以上。此外,農場還制定優惠政策,大力扶持職工發展畜牧業。並把積肥作為改良土壤,提高橡膠產量和增加職工收入的重要措施來抓。目前,該場有16個單位養牛,總數達到了840多頭。

建立合理的用人機制,以好的制度和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金波農場領導決策者實施人才發展戰略又一重要理念。兩年來,該場以《幹部任用條例》為準則,加強和改進幹部的選拔任用工作,建立起幹部業績考評制度,實行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合理用人機制,打破了多年來論資排輩的用人觀念,讓一批公道正派、領導能力強、民眾基礎好的幹部走上了領導崗位。

該場黨委及領導班子還牢固樹立“民眾利益無小事”的思想,切實關心職工的生產生活,真心實意為職工民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全力打造優越的、充滿關愛的居住創業環境。

金波, 一個環境優美、文明友愛、安定有序、充滿活力的和諧農場正在實現她的新崛起!

經濟發展

(圖)金波農場金波農場

一、圍繞任務目標,抓好乾膠生產。
去年一年來,我隊正確貫徹農場的一系列生產工作部署,採取有效措施,尊重客觀規律,科學指揮生產,乾膠產量再攀新高,全年共生產乾膠118.21噸,占計畫的112.6%,在膠園面積減少60.1畝的情況下,比上年同期增產2.4噸。完成了農場下達我隊的計畫任務、達標任務、爭取任務三項指標,還被農場評為先進單位。我隊在膠園面積減少、物候不齊和大旱之年創下的成績靠的是:

第一、從管理入手,向提高技術要產量。一年來,我隊嚴格執行農場的割膠技術規程,認真把握好每個階段的割膠工作,注重抓好有效刀和高效刀,針對風害樹多、膠樹品系雜、單產低等特點,落實好點滴回收、挖潛增產等措施。為了拿出好的產量,我隊堅持農場技術先行的工作指導思路,嚴格要求膠工備好2把膠刀,實行雙刀上崗,定點換刀,輔導員認真做好上崗檢查、崗位檢查、每月檢查的“三檢查”工作,同時,按照農場的要求,抓好高低割線換位、變換割膠線路、每天抽查割膠深淺度等工作,強調膠工對提高割膠技術的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膠工自覺練兵的積極性。2007年,我隊膠工技術等級達一級的有人15、二級的有24人,一二級率達到99.3%,比06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合格率達到100%。年平均乾含達到28.1%,技術的提高為我隊實現穩產增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強化膠園基礎管理,實現“管、養、割”的有機統一。加強膠園管理是促進膠樹的產膠能力重要途徑做到早計畫,早布置,早行動,春節前就全面完成了40%個開割樹位的挖肥穴、進草和施放濾泥等有機肥任務。

二、圍繞富民行動,抓好職工自營經濟發展。
在發展飼養業方面,隊領導帶頭養70多頭,每年收入2萬元以上,還種植了橡膠苗埔基地。多數職工根據自己的特點,都發展有林下經濟,有各種各樣的水果還有養、養等,是生產隊的發展自營經濟的典型戶。隊職工養豬的養豬,養雞的養雞,種菜的種菜,自營經濟出現過去從未有過的新局面。全隊自營經濟總收入28.42萬元,職工勞均收入5800元。

三、抓好文明生態隊建設,實現職工收入和職工思想素質雙提高。提高職工收入與提高職工思想道德素質是相互相承的,創建好文明生態隊活動為載體,在廣大幹部職工中開展了學習十七大精神教育活動,開展了安全生產和計畫生育宣傳教育活動,開展了職工讀書活動,還開展了法律進村隊教育活動,使我隊幹部職工的思想面貌都發生了新變化。

星光閃爍

(圖)金波農場金波農場

農場三隊有一個由13名女工組成的巾幗班,十幾年來如一日,在割膠崗位上兢兢業業埋頭苦幹,創造了優異成績,她們中不僅有農場的勞動模範、優秀膠工,還有省農墾的勞動模範和優秀膠工。她們平時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相互幫助、相互支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年年被農場評為先進班組。2007年12月被海南省婦女聯合會授予“海南省三八紅旗集體”光榮稱號;2008年2月被海南省總工會授予“工人先鋒號”光榮稱號;2008年3月被全國婦女聯合會授予“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圖為該巾幗班全體成員喜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後的喜悅心情。

農副產品

(圖)金波農場金波農場

1. 木薯產業是金波農場新的經濟成長點。由於木薯具有易種、易管、易賣、易貯的特點,而廣為農場職工喜愛。每年種植面積達到8000畝以上,總產量(乾品)達4000噸,木薯純收入500萬餘元。品種以澱粉多、高產的新品種—華南205號為主。
2.芒果產業在金波農場已經有了20年的發展歷程了,目前全場種植芒果1800畝,成為了農場職工自營經濟的重頭戲,也是農場的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年產量達550噸。每年的2—6月份,都是芒果成熟和銷售季節。品種有“台農”、“雞蛋”、“高農”、“紫花”、“珍珠小象牙芒”等。由於金波農場屬霸王嶺國家自然保護區,土地肥沃,空氣清新,水資源清澈透明沒有污染,日照時間長,其品質和口感都比較好。目前已成功運用套袋技術,進一步提高了芒果品質和檔次。

(圖)金波農場金波農場

3.荔枝也是農場的特色水果項目,從2001年開始大面積種植,至目前已經全場已達到500畝,品種包括:妃子笑、中華紅、海墾13號、三月紅等品種。以妃子笑為主導產品,年產量在400萬斤左右。上市時間在每年的5—6月期間,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有較好的口碑。
4.由於近年來蔗糖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逐步提升,製糖企業利益向蔗農傾斜的多因素影響,農場職工種植甘蔗熱情被調動起來,全場年產甘蔗3000噸。產值80萬元。

5.種植香蕉400畝,主要套種在中小苗膠園的大行中間,職工以自費或者股份聯合經營方式經營,其發展趨勢逐步向規範化、規模化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