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斑夜蛾

金斑夜蛾,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 寧夏、黑龍江1年生2~3代,江蘇4~5代,世代重疊。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15~17毫米,翅展32~37毫米。頭部色紅褐,胸背棕紅,腹部淡黃褐色。前翅黃褐,基部後緣區及端區有炎金色斑,內、外橫線棕色,翅面中部有兩個大銀斑,內側的一個在內橫線與中線之間,較大,近斜方形,前角伸入中室;外側的一個在外橫線與中線之間,較小,近扁圓形,其外緣暗褐,緣毛紫灰色。後翅淡黃褐色,緣毛灰黃。卵半球形,頂部稍凹陷;初乳白,漸變黃綠至紫褐。

幼蟲

末齡幼蟲體長31~34毫米,綠至青綠色;背線青綠,亞背線、側線白至黃白較細;氣門線黃色較寬。第一、二對腹足退化,趾鉤雙序中帶。

長17~19毫米,色青綠,羽化前轉橘紅,能透見成蟲期各種斑紋特徵。背面花斑有淡褐、深褐和黑色三種類型。臀棘2根,其兩側各有魚鉤狀小刺一對。

發生規律

寧夏黑龍江1年生2~3代,江蘇4~5代,世代重疊。末齡幼蟲多在稻麥葉片背面吐絲作繭化蛹。3齡幼蟲在最低溫度達0℃左右時,在麥株基部等處越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