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第2版)

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第2版),內容分兩大部分,共18章。第一部分為切削原理,包括基本定義、刀具材料、金屬切削的變形過程、切削力、切削熱和切削溫度、切削摩擦學等;第二章為切削刀具、磨削部分,包括車刀、成形車刀、孔加工刀具等。

基本信息

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第2版)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機電類"十三五"規劃教材

作 譯 者:武文革

出版時間:2017-11

千 字 數:685

版 次:01-01

頁 數:428

開 本:16開

I S B N :9787121327537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分兩大部分,共18章。第1~10章為切削原理部分,包括基本定義、刀具材料、金屬切削的變形過程、切削力、切削熱和切削溫度、切削摩擦學、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已加工表面質量、刀具合理幾何參數的選擇及切削用量最佳化、高速切削,第11~18章為切削刀具、磨削部分,包括車刀、成形車刀、孔加工刀具、銑削與銑刀、拉削與拉刀、數控加工與高速加工刀具、磨削與砂輪、切削過程有限元模擬與仿真技術。各章都配有適量的思考題和練習題。

目錄信息

第1章基本定義

1.1切削運動與切削用量

1.1.1切削運動

1.1.2工件表面

1.1.3切削用量

1.2刀具的幾何參數

1.2.1刀具的組成

1.2.2刀具角度參考系

1.2.3刀具的標註角度

1.2.4刀具的工作角度

1.3刀具標註角度的換算

1.3.1法平面與正交平面內前、后角換算

1.3.2垂直於基面的任一剖面與正交平面的前、后角換算

1.3.3背平面與假定工作平面內的角度換算

1.3.4最大前角γmax和最小后角αmin的確定

1.3.5副切削刃上副前角γ′o和副刃傾角λ′s的確定

1.4切削層參數與切削方式

1.4.1切削層參數

1.4.2切削方式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2章刀具材料

2.1刀具材料應具備的性能

2.1.1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

2.1.2足夠的強度和韌性

2.1.3高的耐熱性

2.1.4良好的熱物理性能和耐熱衝擊性能

2.1.5良好的工藝性

2.1.6經濟性

2.2高速鋼

2.2.1通用型高速鋼

2.2.2高性能高速鋼

2.2.3粉末冶金高速鋼

2.3硬質合金

2.3.1硬質合金的性能特點

2.3.2切削工具用硬質合金的分類及牌號表示規則

2.3.3硬質合金各組別的要求及作業條件推薦

2.3.4常用硬質合金及其性能

2.3.5新型硬質合金

2.4塗層刀具

2.4.1塗層刀具的性能與特點

2.4.2塗層刀具的發展方向

2.5其他刀具材料

2.5.1陶瓷刀具

2.5.2金剛石刀具

2.5.3立方氮化硼刀具

2.5.4刀具材料的選用原則

2.5.5刀具材料的發展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3章金屬切削的變形過程

3.1研究金屬切削變形過程的意義和方法

3.1.1研究金屬切削變形過程的意義

3.1.2研究金屬切削變形過程的試驗方法

3.2金屬切削層的變形

3.2.1變形區的劃分

3.2.2變形程度的表示方法

3.3前刀面上的摩擦及積屑瘤現象

3.3.1前刀面上的擠壓與摩擦及其對切屑變形的影響

3.3.2積屑瘤的形成及其對切削過程的影響

3.4切屑變形的變化規律

3.4.1工件材料

3.4.2刀具幾何參數

3.4.3切削速度

3.4.4切削厚度

3.5切屑的類型及其變化規律

3.6切屑的捲曲與折斷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4章切削力

4.1切削力的來源、切削合力及其分解和切削功率

4.1.1切削力的來源

4.1.2切削合力及其分解

4.1.3工作功率

4.2切削力的測量及切削力指數公式

4.2.1測定工具機功率及計算切削力

4.2.2用測力儀測量切削力

4.2.3切削力的指數公式

4.3影響切削力的因素

4.3.1被加工材料的影響

4.3.2切削用量對切削力的影響

4.3.3刀具幾何參數對切削力的影響

4.3.4刀具材料對切削力的影響

4.3.5切削液對切削力的影響

4.3.6刀具磨損對切削力的影響

4.4切削方程式

4.4.1切削方程式的一般形式

4.4.2麥錢特(MEMerchant)切削方程式

4.4.3李和謝弗(Lee and Shaffer)切削方程式

4.5切削力理論公式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5章切削熱和切削溫度

5.1切削熱的產生和傳出

5.2切削熱對切削過程的影響

5.3切削溫度

5.3.1切削溫度的定義

5.3.2切削溫度的測量

5.3.3切削溫度的分布

5.3.4影響切削溫度的主要因素

5.4切削溫度對切削變形的影響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6章切削摩擦學

6.1金屬切削時的摩擦特點

6.2金屬切削的摩擦機理

6.3切削時的摩擦係數

6.4切削液

6.4.1切削液的分類

6.4.2切削液的作用

6.4.3切削液的潤滑機理

6.4.4切削液的添加劑

6.4.5切削液的選用原則

6.4.6切削液的使用方法

6.5刀具磨損

6.5.1刀具磨損的形態

6.5.2刀具磨損的機理

6.5.3刀具磨損過程及磨鈍標準

6.5.4刀具耐用度的經驗公式及刀具耐用度的分布

6.6刀具破損

6.6.1刀具破損的主要形式

6.6.2刀具破損的防止

6.7合理耐用度的選用原則

6.7.1刀具壽命的選擇

6.7.2切削用量與生產率的關係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7章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7.1切削加工性及其衡量指標

7.1.1切削加工性的概念

7.1.2切削加工性的衡量指標

7.2影響切削加工性的因素

7.2.1工件材料物理力學性能對切削加工性的影響

7.2.2化學成分對切削加工性的影響

7.2.3金屬組織對切削加工性的影響

7.3改善切削加工性的途徑

7.4難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8章已加工表面質量

8.1已加工表面質量的概念

8.2已加工表面的形成過程

8.2.1已加工表面的形成

8.2.2切削表面的受力過程

8.3已加工表面粗糙度

8.3.1表面粗糙度產生的原因

8.3.2影響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8.4加工硬化

8.4.1加工硬化產生的原因

8.4.2影響加工硬化的因素

8.5殘餘應力

8.5.1殘餘應力產生的原因

8.5.2影響殘餘應力的因素

8.6精密切削加工的表面質量

8.6.1刀具方面的措施

8.6.2切削條件方面的措施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9章刀具合理幾何參數的選擇及切削用量最佳化

9.1概述

9.2刀具合理幾何角度及其選擇

9.3制定切削用量的原則

9.4切削用量三要素的確定

9.4.1背吃刀量的選擇

9.4.2進給量的選擇

9.4.3切削速度的確定

9.4.4工具機功率校驗

9.5切削用量最佳化的概念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10章高速切削

10.1概念

10.1.1高速加工技術的產生與發展

10.1.2高速加工技術的內涵

10.2理論基礎及特點

10.2.1高速切削機理的研究

10.2.2高速加工技術的特點

10.3高速切削加工的結構體系

10.4相關技術及其發展現狀

10.4.1高速切削的工具機技術

10.4.2高速切削的刀具技術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11章車刀

11.1車刀的種類與用途

11.2焊接車刀

11.2.1焊接車刀刀片的選擇

11.2.2焊接式車刀刀槽的選擇

11.2.3焊接式車刀刀桿截面形狀和尺寸選擇

11.3機夾車刀

11.4可轉位車刀

11.4.1可轉位車刀刀片

11.4.2可轉位車刀夾緊結構的選擇

11.4.3可轉位車刀幾何角度的設計計算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12章成形車刀

12.1成形車刀種類和用途

12.2徑向成形車刀前角和后角

12.3徑向成形車刀的廓形設計

12.3.1徑向成形車刀廓形設計的必要性

12.3.2徑向成形車刀廓形修正計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3.3成形車刀附加刀刃

12.4成形車刀加工圓錐面時的誤差

12.4.1雙曲線誤差產生的原因

12.4.2避免或減少雙曲線誤差的方法

12.5成形車刀的樣板與技術條件

12.5.1成形車刀的樣板設計

12.5.2成形車刀的技術要求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13章孔加工刀具

13.1孔加工刀具種類和用途

13.2麻花鑽

13.2.1麻花鑽的結構和幾何角度

13.2.2切削要素

13.2.3鑽削力和功率

13.2.4麻花鑽幾何形狀的改進

13.2.5硬質合金麻花鑽的結構特點

13.2.6麻花鑽的刃磨

13.3深孔鑽結構特點及工作原理

13.3.1深孔加工特點

13.3.2深孔鑽的類型及其結構的主要特點

13.4鉸刀

13.4.1鉸刀的種類和用途

13.4.2鉸刀的結構及幾何參數

13.4.3鉸刀的合理使用

13.5鏜刀

13.5.1單刃鏜刀

13.5.2雙刃鏜刀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14章銑削與銑刀

14.1銑刀的種類和用途

14.2銑刀的幾何角度

14.2.1圓柱銑刀的幾何角度

14.2.2端銑刀的幾何角度

14.2.3銑刀幾何角度的特點

14.3銑削參數和銑削基本規律

14.3.1銑削要素

14.3.2銑削切削層參數

14.3.3銑削力和銑削功率

14.3.4銑削方式

14.3.5銑削特點

14.3.6銑削用量的選擇

14.4成形銑刀

14.4.1成形銑刀的鏟齒

14.4.2鏟齒成形銑刀的結構要素

14.4.3前角γf>0°成形銑刀的廓形設計

14.5尖齒銑刀結構的改進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15章拉削與拉刀

15.1概述

15.2拉刀結構組成

15.3拉削圖形

15.4拉刀設計

15.4.1圓孔拉刀設計基本公式及資料

15.4.2拉刀強度及拉床拉力校驗

15.4.3圓孔拉刀的技術條件

15.5花鍵拉刀的結構特點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16章數控加工與高速加工刀具

16.1數控加工刀具的特點

16.1.1數控加工常用刀具的種類及特點

16.1.2數控加工刀具的選擇

16.1.3數控加工切削用量的確定

16.2數控刀具管理系統及刀具狀態的線上監測

16.2.1數控刀具管理系統

16.2.2數控刀具狀態的線上監測

16.3高速切削刀具的構造特點

16.3.1高速切削對刀具系統的要求

16.3.2常規7∶24錐度刀柄存在的問題

16.3.3多種新型刀柄的開發與套用

16.3.4高速切削加工用刀柄的選用

16.3.5高速切削中刀具系統的動平衡

16.3.6高速迴轉刀具的結構特點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17章磨削與砂輪

17.1概述

17.2砂輪的特性及選擇

17.2.1砂輪的特性

17.2.2砂輪的安裝和修整

17.3磨削加工類型與磨削運動

17.3.1外圓磨削

17.3.2內圓磨削

17.3.3平面磨削

17.3.4無心磨削

17.4磨削過程

17.4.1磨粒切除切屑的幾何圖形

17.4.2磨粒切除切屑時與工件的接觸狀態

17.4.3磨削方式及磨削中各參數的關係

17.5磨削力及功率

17.5.1磨粒的受力情況

17.5.2磨粒的負前角對磨削力的影響

17.5.3砂輪上的磨削力及其影響因素

17.5.4磨削功率消耗

17.5.5磨削用量及單位時間磨除量

17.6磨削溫度及工件表面狀態

17.6.1磨削溫度及工件表面燒傷

17.6.2磨削工件表層狀態

17.7先進磨削方法簡介

17.7.1高速磨削

17.7.2緩進給磨削

17.7.3砂帶磨削

17.7.4精密、高精密、超精密磨削

17.7.5非球面磨削

17.7.6平面珩磨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18章切削過程的有限元模擬與仿真技術

18.1切削過程的有限元模擬與仿真技術的發展狀況

18.2切削加工過程的有限元模擬的關鍵技術

18.2.1有限元模擬建模方法與步驟

18.2.2切屑分離標準

18.2.3自適應格線技術

18.2.4刀-屑表面的接觸

18.3切削過程的有限元模擬的實現

18.3.1DEFORM-3D軟體切削過程有限元模擬

18.3.2AdvantEdgeFEM軟體切削過程的有限元模擬

18.3.3Abaqus軟體切削過程有限元模擬

18.3.4有限元仿真與試驗誤差分析

18.4切削過程的有限元模擬的發展方向

思考題與練習題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