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芋頭花

野芋頭花

野芋頭花是一種根、莖均含有毒性的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卵形至長橢圓形的塊莖,褐色,具纖毛。葉基生,常4~5片簇生;葉身闊大,卵狀廣橢圓形,長約30~50厘米,全緣。

形態特徵

野芋頭花 野芋頭花

濕生草本。塊莖球形,有多數鬚根;匍匐莖常從塊莖基部外伸,長或短,具小球莖。葉柄肥厚,直立,長可達1.2米;葉片薄革質,表面略發亮,盾狀卵形,基部心形,長達50厘米以上;前裂片寬卵形,銳尖,長稍勝於寬,I級側脈4-8對;後裂片卵形,鈍,長約為前裂片的1/2,2/3-3/4甚至完全聯合,基部彎缺為寬鈍的三角形或圓形,基脈相交成30-40度的銳角。花序柄比葉柄短許多。佛焰苞蒼黃色,長15-25厘米:管部淡綠色,長圓形,為檐部長的1/2-1/5;檐部狹長的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肉穗花序短於佛焰苞:雌花序與不育雄花序等長,各長2-4厘米;能育雄花序和附屬器各長4-8厘米。子房具極短的花柱。

形態識別

多年生草本。塊莖小,球形,直徑10~15毫米。葉柄圓柱形,細,長8~30厘米,葉片薄革質,鈍卵形、近圓形、盾狀,長8~15厘米,寬5~12厘米;前裂寬卵形,長寬近等,長5~10厘米,邊緣略成波狀;後裂片圓形。花序柄纖細,長7~15厘米;佛焰苞淡綠色或黃色;管部短。肉穗花序,雌花序長15毫米;雄花序長13~18毫米。子房近球形。花期9月。

分布範圍

產江南各省,常生長於林下陰濕處,也有栽培的。

主要價值

塊莖(有毒)供藥用,外用治無名腫毒、疥瘡、吊腳癀(大腿深部膿腫)、癰腫瘡毒、蟲蛇咬傷、急性頸淋巴腺炎(貴州、江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