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棉花根

野棉花根

野棉花根,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野棉花Buch.-Ham.的根。分布於湖南、四川南部、雲南、貴州、西藏東南部和南部。具有清濕熱,解毒殺蟲,理氣散瘀之功效。用於泄瀉,痢疾,黃疸,瘧疾,蛔蟲病,蟯蟲病,小兒疳積,腳氣腫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癰疽腫毒,蜈蚣咬傷。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肺、肝、大腸經。

功效

清濕熱,解毒殺蟲,理氣散瘀。

主治

用於泄瀉,痢疾,黃疸,瘧疾,蛔蟲病,蟯蟲病,小兒疳積,腳氣腫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癰疽腫毒,蜈蚣咬傷。

相關配伍

1、治癰疽不潰:野棉花根、葉6-9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治跌打內外傷出血:野棉花根,水煎服;或外敷創傷處。(《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3、治蜈蚣咬傷:野棉花根搗爛,敷患處。

4、治對口瘡:野棉花根搗爛,敷患處。

5、治蟲牙:野棉花根含口內牙痛處。(3-5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內服宜慎,過量可致頭暈,嘔吐,四肢麻木等中毒症狀。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根,洗淨切片,曬乾。

形態特性

野棉花又名:接骨連,水棉花。植株高60-100厘米。根狀莖斜,木質,粗0.8-1.5厘米。基生葉2-5,有長柄;葉片心狀卵形或心狀寬卵形,長(5.2-)11-22厘米,寬(6-)12-26厘米,頂端急尖3-5淺裂,邊緣有小牙齒,表面疏被短糙毛,背面密被白色短絨毛;葉柄長(6.5-)25-60厘米,有柔毛。花葶粗壯,有密或疏的柔毛;聚傘花序長20-60厘米,2-4回分枝;苞片3,形狀似基生葉,但較小,有柄(長1.4-7厘米);花梗長3.5-5.5厘米,密被短絨毛;萼片5,白色或帶粉紅色,倒卵形,長1.4-1.8厘米,寬8-13毫米,外面有白色絨毛;雄蕊長約為萼片長度的1/4,花絲絲形;心皮約400,子房密被綿毛。聚合果球形,直徑約1.5厘米;瘦果有細柄,長約3.5毫米,密被綿毛。7月至10月開花。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200-2700m的山地草坡、疏林中或溝邊地帶。分布於湖南、四川南部、雲南、貴州、西藏東南部和南部。

藥材性狀

根常扭曲,長10-15cm,直徑0.8-1.5cm,少分枝;表面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規則的縱皺紋及少數側根痕。根頭部有莖基、葉基及棕黃色須狀葉基維管束。質堅實,木質性,斷面不平整,黃棕色。氣微,味苦。

現代套用

用於細菌性痢疾、腸炎、瘧疾、膽道蛔蟲病等。

相關論述

《滇南本草》:“下氣,殺蟲,小兒寸白沖,蛔蟲犯胃良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