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輔仁中學

重慶市輔仁中學

重慶市輔仁中學處於南岸區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中心,地理位置是在南岸南坪東路,占地105.35畝,教職工人數230人,有6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300人。為重慶市重點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學校足球場學校足球場

重慶市輔仁中學位於南岸區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中心,地處南岸南坪東路,毗鄰江南體育中心,面臨翠綠南山,依傍玉帶長江,與重慶教育學院、重慶工商大學等高校為鄰。

學校占地105.35畝,建築面積4.56萬平方米,學校現有教職工人數230人(其中,專業教師158人,職工12人)。學校現有6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300人。是重慶市重點學校,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德育實驗先進學校、全國綠色學校、重慶市現代信息技術示範校、重慶市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和重慶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辦學條件

學校歷史悠久,最早可追述到1862年興建的輔仁書院。1942年成立輔仁中學。1952年2月輔仁、東方、英才三校合併為重慶市私立英才中學,同年12月更名為重慶市英才中學,1953年9月更名為重慶市第十七初級中學,1956年更名為重慶市第十七中學,升格為完全中學,1998年更名為重慶市輔仁學校,2008年12月更名為重慶市輔仁中學。

學校各種基礎設施完善,教學及教研功能齊備。學校現有男女生公寓各一棟,學生食堂、實驗室、圖書室、多媒體室、微機室、多功能廳及400m塑膠運動場、室內籃球場、燈光球場、學術報告廳及其輔助設備,學校圖書館藏書5萬餘冊,建有寬敞明亮的圖書室和學生閱覽室;學校建有全市一流的中學理、化、生實驗室,建有全市唯一的數位化實驗室

學校現代教育設備配置完善,辦公條件和教育教學手段實現了現代化。建有容納400人的學術報告廳和5個階梯教室,所有階梯教室內配有先進的電子白板;學校建成網路信息中心機房和1000M主幹的校園計算機網路,各樓宇之間校園網互聯互通;學校是農村遠程教育項目學校,實現了“班班通”;建成了校園一卡通系統、廣播打鈴系統、安防監控系統、有線電視傳輸系統、會議及多功能廳系統。

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與合作。學校和重慶教育學院合作,成立“重慶教育學院心理研究基地”,並作為其“校長培訓實踐基地”、“班主任培訓實踐基地”、“骨幹教師培訓實踐基地”;學校與84中、東港學校(原重船子弟校)結為兩校共建學校;學校與英國塞夫頓·韋福瑞德天主學校建立國際友好學校。幾年來,兩校互派校長、教師,多元開展學校管理、特色教育、課程改革、社區互動教育合作與交流活動,增進了友誼,拓寬了視野。

學校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一百多年教育文化積澱,重慶市輔仁中學樹立了“輔人成才,輔材成仁”的辦學理念,確立了“恪守誠信,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秉承“進德修業,至誠輔仁”的校訓,形成了“唯實唯真,尚善尚美”的校風,“嚴謹謙和,高學正身”的教風和“勤學善思,礪志篤行”的學風。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為社會事業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學校理念

1、核心理念:仁

2、學校精神:仁愛精神(廣博包容、質樸大氣)

3、一訓三風:

【校訓】:進德修業,至誠輔仁

【校風】:唯實唯真,尚善尚美

【教風】:嚴謹謙和,高學正身

【學風】:勤學善思,礪志篤行

4、學校形象定位:書香滿園,仁愛和美

1、辦學理念:輔人成才,輔材成仁

2、辦學特色:綠色育人——讓生命在綠色中綻放

3、辦學宗旨:為地方啟文風,為中華培元氣

【核心理念】 仁

1、定義:核心理念是學校用於指導教育教學行為與管理經營活動的最高價值標準,是一切辦學行為的邏輯起點,是學校文化的靈魂。

2、輔仁中學的核心理念是:仁

3、闡釋:二十世紀末,世界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聚會巴黎,發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第一句話是:“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必須回首2500年前,從孔子那裡汲取智慧。”從古至今,孔子哲學在世界上依然閃爍著睿智光芒。

(一)“仁”的含義:

仁:《說文解字》:親也。從人從二。其本質是人與人相親相愛。

內涵概括為如下幾點:

愛人:修身,對道德準則的遵從;人類對其本質的自我意識;也就是“愛人、忠恕、務實”三條。

作為學校的核心理念,“仁”的理解為:

愛人:滿懷仁愛之心,學會包容和感恩。做到愛人,被愛,以愛報答愛,將得來的愛轉贈給其他的人,兼愛天下。

合作:學會與人愉快相處,在合作中共同成長。作為教育的雙方,要相互切磋、相互啟發,通過輔人成材,輔材成仁,最終取得輝煌。

和諧:仁愛促成天人合一的境界,達成自然、個人、社會、國家之間的融合,也是團結、奉獻、關愛、奮進的人文內涵的體現。

(二)以“仁”為核心理念的原因:

“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立論基礎與最高範疇,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的人文精神核心。今天,孔子“仁”的思想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有38個國家和地區建起了80所孔子學院。孔子哲學在世界上依然閃爍著睿智光芒。

輔 仁中學曾獲得“全國德育實驗先進學校”、“重慶市社會主義文明禮儀學校”等稱號。歷來提倡尊重優良傳統,以人為本,重視人、尊重人、愛護人,培養人、發展 人,以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幸福、人的發展作為出發點和終極目標。這也與孔子學說的立論核心“仁”和學說主張“仁者愛人”是相一致的。

(三)提出“仁”為核心理念的意義:

“仁”是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哲學:

▲ 對上:忠、孝、恭、敬。

▲ 對平輩:誠、信、敦、睦。

▲ 對下:寬、厚、慈、惠。

“仁” 是愛人類,愛自然的“人道主義”境界,有助於師生世界意識(地球村)和環保意識的形成。輔仁中學歷來致力於打造最適宜師生成長發展的“生態系統”,作為一 所已經具備“民主、科學、人文、開放”育人環境的“全國綠色學校”和“重慶市文明單位”,學校確立了 “仁”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追求人性的美好與崇高,追求和諧與圓滿,以達到文化教育“真、善、美”之最高境界。

【學校精神】

1、定義:學校精神是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自覺形成的、被學校成員認同和信守的價值觀念,它同時對學校成員具有導向和激勵作用。

2、輔仁中學的學校精神是:

仁愛精神:廣博包容、質樸大氣

3、闡釋:

廣 博包容:教育具有多元性、兼容性,學校也應要具有包容萬象的的胸懷、氣度,敢於吸納百家之長、以求克己之短,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尚書》云:“有 容,德乃大。”《老子》也說:“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這都是講: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有所包容,才能臻於“公”、 “王”、“天”、“道”,最後作用於久遠。包容和吸納各種優秀的東西,寬容和學習各種先進的思想、文化,倡導容納世界的宏大氣量和向外開拓的進取精神,這 樣才會出現百家爭鳴,朝氣蓬勃的勢態,開創教育的輝煌。

質樸大氣: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推崇的是真、善、美。要去偽存真、棄假揚善、辨醜識美。而真、 善、美的東西是質樸的,質樸的才是永恆的。我們需要的是真摯的信念和不捨的堅韌,前者可以使人心無旁鷙的追求,後者可以使人頂天立地的生活,只有這樣,才 會遠離世俗的紛擾,才會擺脫名利的束縛,才能達到教育的終極目標。大氣的精神就是要像大地一樣厚實和順,容載萬物、兼善天下。大氣是學校的強體之氣,追求 大氣就是追求挺拔,挺拔見之于堅實的底蘊和充足的後勁。大氣可以使學校保持高端性、堅實性和品牌性,能承擔得起任何使命與重任。

廣博包容、質樸大 氣:此仁愛精神,在今天仍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正是這種精神鑄就了我們民族的大氣與高貴。輔仁中學以此“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襟懷作為精神,體現了學校海 納百川、與時俱進的雄心壯志和創建巴渝名校的不懈追求。同時也激勵管理者以博大的胸懷、包容的心境、質樸的態度和大氣的魄力來決策學校事務,激勵廣大師生 以志存高遠的理想和矢志不渝的追求來完善自我、奉獻人生。

【一訓三風】

【校訓】

1、定義:校訓是指學校提出的對學校全體人員具有規範、警策與導向作用的行動口號,它往往是學校核心理念的具體寫照,能概括出學校的整體價值追求,獨特氣質,文化底蘊,蘊含師生的道德理想、學術人格和歷史責任。

2、輔仁中學的校訓是: 進德修業 至誠輔仁

3、闡釋:

進 德修業:出自《周易· 乾》。原文是: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進德”的意思是:“君子致力於培育品德,增進學業。”“進德”就是培 養自己的崇高思想品德,成就作為一個社會人的基礎道德,這是成人之本。德是做人的必備條件。“愛國守信、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是基本 的道德規範。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人立於天地之間,必須德才兼備。“修業”是人生的另一大任務。知識經濟 時代需要的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要立足於未來的社會,就要珍惜機會,打好基礎,夯實基本技能,培養能力,發展創新思維,提高綜合素質。只有這 樣,才能為服務社會和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至誠輔仁:《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至 誠就是極致的誠信,是儒家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誠是聖賢自修與教人不變的真理。<<禮記>>有曰:“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 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意思是:誠信是天道的規律;做到誠信是人道的法則。天生誠信的人,不必勉強 為人處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語得當。從容不迫地達到中庸之道,這種人就是聖人。做到誠信的人,就必須選擇至善的道德,並且要堅守不渝地實行它才行。

“輔仁”一詞來源於《論語·顏淵》:“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即提出了教師要以學問道德為學生楷模的要求,正所謂“修辭立其誠”,表明了輔仁中學的辦學目的就是以極致的誠信,輔人成才,輔材成仁,最終成為不憂不懼, 眾德兼備,胸懷世界的仁者。輔仁中學在當前多元文化交融、多元價值衝突和多元需求選擇的背景下,在辦學治學的過程中,以尊道崇德作為辦學之本,以至誠輔仁 作為辦學的方法和目的,正是儒家思想的體現,教育本原的回歸。

【校風】

1、定義:校風是學校風氣的總稱,包括領導作風、學風、教風以及學校積澱的傳統文化精神和學術探索所形成的風氣和氛圍,它能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育人方針、學術追求和管理特色,是師生員工行動的座右銘。

2、輔仁中學的校風是:唯實唯真 尚善尚美

3、闡釋:

唯實唯真:

唯 實: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事實,尊重規律;唯實是創新的基礎,是立身處事的作風。唯真,是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陶行知曾說過“教師的職務是‘千教 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不唯書,不唯上,但唯實,更唯真。治校、治教、治學來不得半點浮躁和虛偽,踏踏實實做人,認認 真真做事,全面發展,開拓進取。

尚善尚美:

尚:崇尚、尊重、推崇。

尚善:人之初,性本善。善被視為價值的根源,除了在理論哲學中 的形上學或本體論里作為存有的超越屬性,還作為“真”“善”“美”之一,“至善”或“善自身”甚至等同於“第一因”或“上帝”外,“善”也作為實踐哲學中 的倫理學裡倫理行為或人性行為的價值趨勢,中國哲家哲學更將“善”作為人性的代名詞或人性的本質或人性的特質或趨向。作為人性的代名詞或人性的本質。尚善 就是要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尚美:美的功能在於全面培養人,它是從塑造美的心靈著手,使個體成為一種立體,以美輔人。

“善”和“美”是人類追求的終極目標,它們統一於人的心靈,讓人學會辨別善與惡、美與醜。

輔仁中學提出 “尋真”之志,“向善”之意,“求美”之趣,正是把握了人類內外世界的精神追求,學校發展的體藝、科技特色和“綠色”“和諧”教育,鮮明地凸現了科學、人文、藝術這樣一個“真、善、美”的主題,只有堅持以

“唯實唯真、尚善尚美”為校風,學校才能真正取得和諧的發展,學生才能“崇尚真理,崇尚實政,豐厚學養,求取真知,精進創新,勤於實踐養衛真誠,敬業為民”。

【教 風】

1、定義:教風就是教師在治學態度、科學研究、教書育人等方面形成的良好的風氣。

2、輔仁中學的教風是:嚴謹謙和 高學正身

3、闡釋:

嚴謹謙和:

嚴謹:要義是嚴密謹慎,一絲不苟。自古有“治學嚴謹”之說,嚴謹是一種美德,嚴謹者讓人尊敬。求精締造嚴謹,細節傳遞關愛。“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尚書·大禹謨》)

謙 和:指謙虛、謙卑、謙恭、謙遜與和氣、和善、和藹、溫和,概括的講就是為人謙讓而平和。謙和是中華傳統美德,是一種個人性格,是一種生活態度。謙和是以微 笑對人生,敬重對自然,寬容對社會,忍讓而傾聽對他人。做到謙和,才是人之龍鳳,才堪稱謙謙君子。“當若竹,虛懷若谷;當如蘭,淡泊自足” 。(&#91;清&#93;鄭板橋《蘭竹圖》)

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會斤斤計較。故有高尚品德的教師,既治學嚴謹,又為人謙和。

高學:

學 高為師,身正為范。學高意為有才能、才華,具備較強的業務素質,身正意為有好品德,好品質,具備為人師表的必備道德素質。學高身正是指既有好的才華和能 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質。此主要是對教師素質的要求,要求教師要具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素質。在教育的過程中,德是教師的立身之本,為人 之要;較強的專業能力是從事工作的必備條件,是學校教學高質量的重要保證。

正身:正身是一種要求和責任,善其身而濟天下。要求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內 涵和實力並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態,提高品行修為。教學生做人,自己先得學會做人,做一個有健全人格的人。要加強思想修養,愛崗敬業,默默奉獻。規範行為,自 尊自愛,廉潔自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率先垂範,以端莊的儀表影響學生,以和藹的態度親近學生,以豐富的知識激勵學生,以寬容的胸懷包 容學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

“嚴謹謙和、高學正身”的教風是輔仁中學教師不斷提升自身內涵,保持健康向上之心態,提高品行修為的要求,《禮記 ·中庸》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惟其如此專精於業,方能為“輔仁”之師。輔仁中學由此明確提出了“德能正其身,才能稱其職,筆 能成其文”的教師規範,即以和藹的態度親近學生,以豐富的知識激勵學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

【學 風】

1、定義:學風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養成和遵循的風氣,它同樣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學習效果的前提。

2、輔仁中學的學風是:勤學善思 礪志篤行

3、闡釋:

勤 學善思:勤學意為勤於求知,意志堅強,毅力持久。善思指善於思考。全體學生既要有志存高遠的追求,通讀苦讀,勤奮努力,刻苦鑽研,百折不撓;還必須應學有 所悟,用有所得,在學習和實踐中領悟真諦。既要有強烈的求知慾望,也要有善於思索與探究的本領,切實把“苦讀”和“善思”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學習要學 得巧,學得實,學得深,懂得取捨,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學習要重鑽研,防止不求甚解、囫圇吞棗,避免死讀書、讀死書。

礪志:墨子曾說:“志不強者 智不達”。勵就是砥礪、磨練、振奮。志就是志向、心志、志氣。志是一種精神因素,是理想目標的感召力和實現目標的意志力的統一。只有遠大的理想和堅強的意 志,才能激發人的學習動力,發展人的智力,促進人的成長。礪志就是勉勵心志,磨練志氣。謝靈運有言:“惠物辭所賞,勵志故絕人。”立志是為學之師,勵志是 成才之母。

篤行:《禮記·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 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要有明確目標、堅定意志,就能真正做到“篤 行”。

“勤學善思,礪志篤行”隱含著精益求精的滲透,堅持到底的穩重,輔仁中學蓬勃開展、蔚然成風的研究性學習、科技活動、社團活動已經成為學校 亮點,這一學風的確立正是回響了新時代的教育對科學發展的呼喚,它喚醒了學生的獨立意識,培養其獨立生活與學習的能力,逐步培養其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磨 練其意志品質,陶冶其情操,健全其人格。

【學校形象定位】

1、定義:學校形象定位就是對學校總體形象的框架性勾勒,它是在學校現實形態和未來趨勢的結合點上對辦學宗旨所作的高度概括,它界定學校在何種範圍內進行規劃、實施辦學活動。

2、輔仁中學的形象定位是:書香滿園 仁愛和美

3、闡釋:

書香滿園:在中國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滋養下,輔仁中學應成為一個充滿濃郁文化氣息的“書香校園”。書香人生是高雅人生、智慧人生,也是美麗人生、幸福人 生。要讓陣陣馥郁的書香在學校流淌;讓博學和睿智豐富每一位師生;要讓師生員工品行端莊,精神強健,談吐不凡,具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書卷氣,藝術與詩 韻並存,墨彩充盈人生。

仁愛和美:

仁愛:《論語·顏淵》記錄:孔子的弟子樊遲問什麼叫仁?孔子答曰:“愛人”。孟子曰:“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輔仁中學的辦學以“仁”為核心,仁愛是儒家思想體系中最根本也是最高的道德要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仁愛就是寬仁慈愛。天地生萬物,唯人最貴。仁愛促成了天人合一的境界,達成了自然、個人、社會、國家之間的和諧。

第二部分 治學理念

【辦學理念】

1、定義:辦學理念是指一所學校的師生員工對於學校教育活動或現象的一種理性認識、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觀念體系。它不僅反映了一所學校的主體信仰、精神氣質和文化特徵,是學校持續發展的靈魂和命脈。

2、輔仁中學的辦學理念是:輔人成才,輔材成仁

3、闡釋:

輔 仁的優良傳統就是仁者愛人,輔仁的教育內涵是“輔人成材,輔材成仁”。尤其是現在低起點的生源,更是給全體輔仁人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將後進轉化為先 進,把璞玉打磨成玉器,把人材升華為大愛至善之精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刻不容緩、義不容辭的難題,直面還是迴避,毫無疑問地是關乎輔仁興衰存亡的問 題。因此,我們要求教師樹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堅定信念,要真切關愛每一個學生,要用教師的愛心去撞擊學生愛的火花,以教師的耐心去樹立每一位學生的 信心,以精湛的教學藝術去啟迪每一顆心靈,讓學生懂得什麼是真愛,怎樣去關心、理解、寬容別人,並從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到愛集體、愛學校,逐步培育加深 愛國家、愛民族、愛人類、愛一切生靈之情,讓“人之初,性本善”這種最原始的愛得以升華。

【辦學特色】

1、定義:辦學特色就是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所形成的獨特的個性風貌和風格。

2、輔仁中學的辦學特色是:綠色育人(讓生命在綠色中綻放)

3、闡釋:

【綠色育人】“綠色”是“可持續發展”的代名詞,而可持續發展即“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發展。簡單地說,綠色學校,就是可持續發展的學校;綠色教育就是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綠色人才,就是可持續發展的人才;綠色文明就是可持續發展的文明。

(1)綠色的內涵與外延:

內涵:人、自然、社會應該是和諧、辨證的統一體;綠色教育是促進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教育;綠色教育是以“育人”為根本教育,作為學校可持續發展,也是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的重要舉措。

外延:綠色教育作為提高人類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形成學校可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能夠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由此,“科學發展、誠信關愛、和諧環境”,是構成綠色學校的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

(2)綠色教育的內容:

◆學校的管理和運作

◆學校的校園建設

◆學生德育教育

◆課程與教學

◆科技活動與體藝發展

◆建立綠色社區聯繫

(3)綠色教育的主題內容:

◆ 活化主課,最佳化課堂教學結構,構建民主、開放、立體化的教育教學課堂,實現客觀的、本質的、內涵的、規律的、發展的教育。它包括綠色課堂、綠色課間和綠色 雙休日,主張運用“雙五”教學模式支撐綠色課堂:其核心內容是“五步法教學”和“五種教學模式”;主張以大課間活動為主開展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充實綠色課 間;主張運用周六綠色網咖和周日社區公益及綜合實踐活動展示綠色雙休日;在從教理念和教育思想上,對教師提出“五種基本要求”,初步形成了教育教學發展總 體思想:本質發展、規律發展和內涵發展。

總之,要讓師生的生命在綠色教育中綻放光彩,實現意義和價值。

【辦學宗旨】

1、定義:教育興學的主要思想和最終意圖。

2、輔仁中學的辦學宗旨是:為地方啟文風 為中華培元氣

文風∶文化風尚

元 氣:中國哲學術語。構成萬物的原始物質。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朱熹有言:“人之壽夭在元氣,國之長短在風俗”(《近思錄·為學類》)。所謂元氣,亦稱原氣, 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包括元陰元陽之氣,負載著生命現象。人生所賴,惟氣而已,氣聚則生,氣散則死。為人忠實厚道、善良寬容,不僅是人們存世 立身的要義,也最有利於培補、蓄養元氣。

輔仁秉承儒家傳統,以積極入世的精神辦學,把學校的發展和周邊社會的進步緊密聯繫起來,從而為開啟地方文 化新風尚做出自己的貢獻。輔仁教導自己的學生為人要忠實厚道,要善良寬容,要默默努力。培育出一大批這樣的中國人就會培育出中華民族振興的本真元氣。而這 些正是輔仁辦學的宗旨所在,正是輔仁應該承擔的責任。

以上這些儒家文化的精華部分,正是現代社會所普遍缺失的精神元素。沒有這些文化精神元素奠定底氣,我們所有的分數、名次和百分比都等於徒勞無益,一切心血和投入都可能回歸到起點。

第三部分 治校理念

1、定義:治校理念是指導學校管理的思想基礎,是學校運作和發展的“靈魂”。

2、輔仁中學的治校理念是:恪守誠信 以人為本

3、闡釋:

恪守:謹守。謹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誠信是一個道德範疇,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誠,信也”,“信,誠也”。可見,誠信的本義就是要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隱瞞欺詐、反對偽劣假冒、反對弄虛作假。

以 誠待人,以信取人,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為優秀的傳統之一。誠,就是要實事求是,不擴大,不縮小;信,就是要一言九鼎,說到做到,不朝秦暮楚,不朝令夕改。 “無誠則有失,無信則招禍”。誠信確確實實是做人、立業之本。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從自身做起,恪守誠信,讓誠信成為我們為人做事的準則;只有這樣,我們的 生活才能絢麗多彩,我們的社會才能不斷進步。

“以人為本”理念有其深遠的歷史淵源,它是中國古代“民本思想”、西方近代“人本主義”在當代的發展 與反映。古希臘時期政治家伯里克利就主張:“人是第一重要的。”“以人為本”的基本含義,是一種對人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作用與地位的肯定,是一種價值 取向,強調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為了人。

第四部分 校園文化

【文化載體】 君子蘭

1、定義:文化載體是指承擔著文化象徵意義的物質實體。

2、闡釋:

《論 語》中“君子”一詞出現了一百多次,其特有的仁者品格,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也是集儒家所有優良品質於一身的形象代表。而蘭花以它獨特的葉、花、 香獨具四清(氣清、色清、神清、韻清),給人以高潔、清雅的優美形象,古今名人對它評價極高,稱之為“花中君子”,備受仁人志士喜愛。以君子蘭為學校儒家 主題文化園的載體,正可以彰顯君子“仁”的內涵。

【文化主題】 君子如蘭 仁愛無邊

1、定義:文化主題即文化所要表達的核心內容,能夠涵蓋其文化內涵的意義所在。

2、闡釋:

“蘭生幽谷,無人自芳”,蘭花,在所有人的眼裡,是淡雅,清香,純潔,寧靜的象徵和代表,君子應如蘭一樣謙讓寬容,清雅高潔,以大度坦誠的胸襟和靜心修養,真正成為真正純潔無私正直的人。

輔 仁學校全體教師滿懷仁愛,行以致遠,以真摯的信念、不捨的堅韌,鑄就德才雙馨的一代英才,大仁大愛的時代君子。徜徉校園,可以感受君子之氣如蘭之馨香,無 色無形,卻以和美大氣的風度和馨香幽雅的氣質充盈其間。漫步庭院,可以感受輔仁文化的耳濡目染、無形薰陶,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校園中的每一個人,鑄造出更有 君子品格的儒者仁人。

學校校徽

校徽校徽

校園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