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發展沿革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前身為成立於1978年的渝州大學中文系,是重慶工商大學(原重慶渝州大學、重慶商學院)校辦學歷史最長的院系之一。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從1978年招生以來已有32年的辦學歷史。學院注重學術研究,近年來科研工作取得豐碩成果,學院教師出版了學術專著57部,教材4 部,發表論文699 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發表194篇;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 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2 項(含教育部課題4 項、重慶市社科規劃重大招標課題及委託課題2項、市重點項目1項);獲省部級科研獎二等獎3 項,三等獎13項,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創作)獎”1項。

發展沿革

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前身為成立於1978年的渝州大學中文系,是我校辦學歷史最長的院系之一。

基本內容

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從1978年招生以來已有32年的辦學歷史。學院設有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廣播電視編導五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1133人。有傳播學和中國古代文學兩個碩士點,在校研究生160人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水平高。現有教職工67人,專任教師57人。專任教師中正高職稱14人,副高職稱18人,中級職稱23人,初級職稱2人;博士7人,在讀博士4人,碩士27人。有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2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2人,校級學科帶頭人3人,校級學術帶頭人3人,重慶市青年學術骨幹5人。學院有2個校級重點學科,4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有市級重點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重點課程3門。學院有巴渝文化研究中心、語言研究所、傳播理論與套用研究所等科研機構。

學院注重學術研究,近年來科研工作取得豐碩成果,學院教師出版了學術專著57部,教材4 部,發表論文699 篇,其中在核心期刊發表194篇;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 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2 項(含教育部課題4 項、重慶市社科規劃重大招標課題及委託課題2項、市重點項目1項);獲省部級科研獎二等獎3 項,三等獎13項,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創作)獎”1項。

學院注重學生專業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在課堂教學和實習實踐教學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與專業教學緊密聯繫的第二課堂活動。學院有九天傳播社、文藝創作協會、“青未了”義工志願者協會等學生社團,創辦了《新大學人》、《青春星空》、《青未了》、《聞新報》等學生刊物,定期舉辦大學生戲劇節、“文新之星”素質拓展大賽、廣告設計大賽、DV大賽等豐富多彩而富有特色的素質拓展活動。近幾年來,我院每屆學生四年內在各類報刊發表新聞、文學作品1000篇以上。榮獲“第九屆全國新人大賽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銀獎”、“第六屆全國大學生電影節優秀記錄片獎”、“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比賽二等獎”、“廣告藝術比賽西南地區一等獎”等獎項,並榮獲市級獎多項。

通過對畢業生追蹤調查結果表明:用人單位對我院畢業生反映良好,普遍認為我院畢業生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不少畢業生已成為黨政機關、新聞傳播機構、企事業單位以及教育部門的業務骨幹和領導幹部;有的已獲得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以及國內高校的碩士、博士學位。

學院領導

【黨總支書記】段庸生

【黨總支副書記】李華平

【院長】蔡敏

【副院長】康清蓮、鄧海榮

機構設定

行政機構

一、黨政辦公室

黨政辦公室主任:王歡

研究生與學科秘書、科研秘書:譚亞娜

黨政秘書、圖書資料員:唐玉星

二、教務辦公室

教務辦公室主任:(暫缺)

教學秘書:劉英(大) 劉英(小)

三、學團辦公室

學團辦主任:肖婷

分團委書記:杜建清

政治輔導員:王濤 周晉

教學機構

一、中國語言文學系(16人)

系主任:鄧 偉系副主任:唐德正

教師團隊:鍾維克 王鳴劍 朱亞寧 曹渝揚 劉紅曦 白俊奎 梁華榮 陳碧娥 王亞培 徐建芳 張雪梅 張志全 劉麗平張彩虹

二、新聞傳播學系(30人)

系主任:顧瑛副主任:王瑞林

教師團隊:鄭敬東 紅塵 賀曉蘭 胡偉文 萬衛卿 王玉英 黃偉 赫學穎 余虹 許琳 黃潔 李厲 程世波 王和林 杜德彬 雍琴 餘霞 邵茹波 董凱 李璠汀 周瑩 王燁 張華 王世華 陳紹富 冉明仙 鄧若伊 張玉霞

三、廣告學系(9人)

系副主任:馬二偉

教師團隊:袁靜 秦蘭 陳定遠 劉小桃 王家渝 馬麗 苑野 范葉妮

專業簡介

學制:4年層次:本科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學生系統掌握新聞傳播學基本理論,具備較高的網路與新媒體專業素養,紮實的網路與新媒體傳播技能,善於綜合運用多種媒介手段進行整合傳播,能夠勝任報紙、廣播、電視、網路媒體等基本工作及整合傳播工作,

具有媒介融合特色的創新型傳媒人才。

主要課程:網路與新媒體導論、網路傳播學、網路新聞採訪與寫作、網路新聞編輯、網頁設計製作、網路廣告、網路播音主持、網路媒體經營管理、網路行銷學、新聞攝影、電視攝像、視頻節目製作、移動網際網路研究等。

學制:4年層次:本科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新聞傳播理論知識和技能,有紮實的漢語言文學功底和寬厚的人文修養,富有社會責任感,熟悉我國新聞和宣傳政策法規,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特色:厚基礎、寬知識、強技能,樹立全媒體理念,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專業要求: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紮實,具備新聞采寫、編輯、管理等技能;人文素養高,知識面廣,能把握本專業的最新動向,成為高素質的傳媒人才。

主要課程(15-20門):新聞學概論、廣播電視概論、中外新聞事業史、傳播學概論、媒介行銷與管理、新聞採訪與寫作、新聞攝影、新聞報導的策劃與組織、新聞編輯學、新聞評論學、專業英語、電視攝像、輿論學、網路傳播學、傳媒經濟學等。

【廣播電視新聞學】

學制:4年層次:本科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廣播電視新聞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紮實的漢語言文學功底和寬厚的人文社科理論修養,熟悉國家新聞傳播政策與法規,富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專業特色:厚基礎、寬知識、強技能,樹立全媒體理念,培養高素質傳媒人才。

專業要求:系統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把握本專業的最新動向,具備廣播電視新聞的采寫、攝影攝像、節目編輯等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寫作能力,能較好地套用全媒體技術。

主要課程(15-20門):新聞學概論、廣播電視概論、傳播學概論、中外新聞事業史、媒介行銷與管理、電視攝像、新聞攝影、廣電新聞採訪與寫作、電視節目製作技術、電視節目編輯、電視專題與紀錄片創作、輿論學、傳媒經濟學等。

學制:4年層次:本科授予學位: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以漢語言文學的專業知識和理論素養為基礎,具備寬厚的人文社科理論修養,綜合素質高,具有文化創新能力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碩士研究生輸送優秀生源。畢業後可在黨政機關、文化教育部門以及其他企事業單位從事宣傳、教育、行政管理、高級秘書、公關事務等工作。

專業特色:注重文化傳承,強化人文理念,注重專業套用能力與就業競爭能力的培養。

專業要求: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備文獻檢索與運用能力、文學鑑賞能力、寫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

主要課程(15-20門):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學概論、馬列文論、西方文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美學原理、比較文學、文學寫作、中國學術經典導讀、文獻學、語言學概論、民間文學等。

學制:四年層次: 本科授予學位:文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經濟社會和當代廣告事業發展需要,理論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實際工作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的廣告學理論研究和廣告實務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在廣告公司、新聞傳播機構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宣傳、公共關係、經營管理及市場推廣等工作。

專業特色: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專業素質高。密切聯繫業界,注重校企合作。

專業要求:掌握廣告傳播和廣告行銷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具備廣告策劃、創意、文案寫作等技能,具有市場調查研究和社會活動能力。

主要課程(15-20門):廣告學概論、中外廣告史、傳播學、媒介行銷與管理、廣告美術基礎、電腦圖文設計、廣告策劃與創意、廣告文案寫作、廣告媒體研究、廣告效果研究、廣告調查分析、廣告經營管理、市場行銷學、公共關係學等。

師資力量

正高職稱:鄭敬東教授、黃潔教授、鍾維克教授、袁靜教授、段庸生教授、蔡敏教授、紅塵編審、王鳴劍教授、康清蓮教授、鄧偉教授、鄧海榮教授

副高職稱:白俊奎、曹渝揚、唐德正、朱亞寧、徐建芳、劉紅曦、梁華榮、程世波、賀曉蘭、李厲、顧瑛、鄧若伊、周瑩、馬二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