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寺[河北蔚縣]

釋迦寺[河北蔚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釋迦寺大殿位於河北省蔚縣城南關西側,為安徽泗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大殿為磚木結構,長16米,寬15.5米,面積248平方米。建於元代(1271年-1368年)和明代(1368年-1644年)。

基本信息

簡介

釋迦寺釋迦寺
釋迦寺位於河北省蔚縣城南關西側,建於元代(1271年-1368年)和明代(1368年-1644年)。 釋迦寺位於蔚縣城南關,俗稱臥佛寺。釋迦寺殿宇規模宏偉,寺中有天王殿、中殿、臥佛殿等。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省古建築研究所等單位考證,均認為釋迦寺中殿具有元代的建築特點。中殿面寬3間,建築形式為單檐歇山布瓦頂。建築面積為141.05平方米,屋頂相當平緩、檐頭和4個翼角都翹起,從側面看更為明顯,此殿的出檐為1.5米,外圍檐下斗拱比例和造型都處理得非常巧妙,使中殿更加莊重肅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主要建築大部分都分布在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臥佛殿,另有東西配殿和部分禪房。大雄寶殿建於0.9米高的磚砌月台上。臥佛殿與大雄寶殿前後呼應,形成寺院空間處理的一個特點。大雄寶殿裝飾華麗,各部件製作精美,其樣式與蔚縣城內明代靈岩寺後殿藻井相近。

釋迦寺介紹

釋迦寺釋迦寺
在鯉城區東魯巷南段東側。寺始建於明朝,薪傳自清源山彌陀岩臨濟宗,初為小庵堂。明萬曆間(1573-1620年),大學士李廷機因其女貞烈,未嫁出家,遂修以居之,並擴建佛堂,齋堂等。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彌陀岩中興祖通化師遣徒重拓,闢為弘法道場,接度在家僧眾,故其規制有似近代居士林。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明朝錫蘭王子後裔世濟美購置厝、地、田、池,作為該寺產。清御史陳慶鏞及提督、知府等,先後為寺豎匾、撰聯。該寺又是菲律賓、宿燕寺等十餘座寺廟的祖廟。
釋迦寺於1989年重修,有前庭、前殿、大殿為歇山式建築,後堂,兩殿北側為功德堂與廂房,後堂北為撫院。寺的前部寬14.3米,後部20米,進深44.75米,面積約760平方米。寺供奉釋迦佛,其中一尊為五代銅坐佛,寺內藏有宋版《大雲經》一部,對研究泉州佛教和中錫友好往來具有歷史價值。 釋迦寺位於河北省蔚縣城南關西南隅,元代始建為庵,明代對釋迦寺進行了擴建,使其成為蔚縣古城佛教活動的最大道場,即 ”城內廓外之福地、東西朔南之名剎”。寺中大雄寶殿即始建於元代的舊物,是張家口市現存木結構建築中年代最早的建築。基本保持了元代的建築結構和風格,氣勢恢宏,富麗堂皇。
釋迦寺現存天王殿、大雄寶殿、臥佛殿及東西禪房,占地4950平方米。天王殿為單檐布瓦硬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在後檐兩山各加二柱作出翼角與中殿相呼應。臥佛殿單檐硬山布瓦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前檐兩山各加二二柱作出翼角與中殿相呼應,作法與前殿一致。兩殿均為明、清時期建築。
大雄寶殿為寺中現存最重要的建築,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檐歇山布瓦頂。建於0.9米高台基上,前施月台,檐下施四鋪作單抄斗拱。梁架進深六椽,乳袱、搭牽相對用四柱,四椽袱、平梁均作月梁形,梁架結點用斗一拱連線,脊檁下施斗拱與駝峰置於平樑上,不用蜀柱。歇山大木為二根丁袱承托,未用抹角梁,具有明顯元代特徵。藻井分布於明、次間中部,雖然藻井與主體建築非同時所造,但製作精美,井壁及天花布滿彩繪。天花板繪流雲、紅底折枝牡丹花、金龍、鳳等圖案。井壁斗拱彩繪為青綠相間,斗子各面飾金,明間中央藻井上段各跳拱之下皮皆以金飾,十分華麗。釋迦寺中殿的獨特之處,為研究元代木構建築的演變提供了重要資料。2001年6月25日,以“釋迦寺”之名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氣候

張家口市屬大陸性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冬季寒冷,夏季涼爽。張家口北部壩上地區與內蒙古草原交界,塞罕壩是著名的旅遊勝地,8-9月是最好的觀賞草原風光的時間;而冬季壩上滑雪場,純天然的滑冰場所,景美價廉,適合大眾!

歷史

釋迦寺釋迦寺
釋迦寺始建於唐朝末年,據今約1100年的歷史。據《南平縣誌》記載:該寺規模為延平各大寺廟之首,相傳因迎佛祖釋迦牟尼舍利入朝,在舍利經過之處建數座寺院,以便高僧信眾居住弘法.延平釋迦寺便是其中一處。
該寺自建成以來,香火鼎盛。是赴京驛道上一道亮麗的風景,也是歷代附近平民、學子的祈福勝地。氣勢宏偉的大雄寶殿及附屬建築,曾經出現在英國《泰悟士報》上。抗日戰爭時,國軍劉和鼎部曾在此設立臨時指揮所,著名的白沙保衛戰、白虎亭戰役中的部隊也在此設大本營。給日寇予以重創,釋迦寺凝聚了中華民族抵禦外敵的不屈精神。
1000多年來,釋迦寺曾經幾度修修繕,從現存的遺物看,通往寺院的石橋於清光緒五年即:1879秋修建,石池和石槽於清乾隆壬辰年即1772建造,僧人洗臉用的石盆於明神宗朱翊鈞萬曆六年即公元 1578年造。
不幸的是該寺“文革”期間損毀,近來,雖經本地信眾多方籌集資金,重塑簡易神像,但僅憑民間力量,不足以籌措重建巨資。該寺地表現只留下殘亘斷壁和部分石制器具,有些遺蹟還可能深埋地下,民間力量無法科學挖掘。但從僅存的各殿牆基和石橋、石台柱、石水槽、石碑座、石盆及放生池等遺物遺址中完全可以體會出曾經恢宏的氣勢,置身此地,令人充滿無限禪意。 與釋迦寺僅一山之隔,位於市皮防病住院部附近的無量寺現已基本修復,可供信眾祈福、遊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