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存

會昌五年(845年)八月,武宗下令“毀佛寺,復僧尼為民”。 鹹通六年(865年),義存回閩,仍住芙蓉山石室(今芙蓉洞)。 乾符二年(875年),獲賜名應天雪峰禪寺,義存獲賜紫衣袈裟,號真覺大師。

釋義存(822~908年)俗姓曾,唐長慶二年(822年)生於南安一佛教徒家庭,生而厭惡葷腥。襁褓時一聽到鐘磬之聲,或見到僧像,即喜形於色,見到他的人都感到稀奇。9歲時就懇求母親讓他出家,母親不允。12歲隨父游莆田玉澗寺,拜慶玄和尚為師,隨侍五年後落髮為僧,法名義存。
會昌五年(845年)八月,武宗下令“毀佛寺,復僧尼為民”。義存穿上儒服,到福州北峰芙蓉山延慶院侍弘照大師。大中元年(847年)閏三月,宣宗恢復佛寺,義存禮拜弘照為師,次年,北游吳、楚、梁、宋、燕、秦等地,在幽州寶剎寺受戒。大中七年,從福州出遊,朝參江南名山寶剎,曾在湖南武陵德山寺作“飯頭”(管理一伙食)。
鹹通六年(865年),義存回閩,仍住芙蓉山石室(今芙蓉洞)。後擇福州之西、離府城二百里的雪峰山(今屬閩侯縣)結庵興法。在當地民眾和官府的資助下,建成當時閩中規模最大的寺院。乾符二年(875年),獲賜名應天雪峰禪寺,義存獲賜紫衣袈裟,號真覺大師。
義存在雪峰寺“演唱未嘗少懈,衲子云集,至無容所”,僧眾多時達1500人。其門下高僧輩出,南禪中的雲門、法眼二宗,都與他有淵源關係,雲門宗的創始人文偃(匡真禪師)是義存的弟子,法眼宗的創始人文益(淨覺)是他的三傳弟子。這兩宗的教徒都尊雪峰為“祖庭”。此外,福州玄沙院開山祖師備,福州怡山長慶寺中興祖慧?、福州鼓山湧泉寺開山祖神晏等,也都出於義存門下。晚年,義存歸里葬雙親於南安楊梅山,並建亭設庵,後成岩寺,俗稱小雪峰。
五代閩王王審知對義存特別禮待,經常請他到府中說法。泉州刺史王延彬也建寺迎請義存掛錫,大加禮敬。後梁開平二年(908年)五月初二日,義存圓寂。閩王遣子延稟往祭。義存著有《雪峰清規》、《雪峰義存禪師語錄》等傳世。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