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紅海獸紋洗口瓶

【文物類別】瓷器 【文物年代】清朝 陳設器。

【文物名稱】

釉里紅海獸紋洗口瓶

【基本資料】

【文物類別】瓷器
【文物年代】清朝 康熙
【文物現狀】南京博物院收藏

【文物簡介】

陳設器。胎體厚重。洗式口,細長頸,中間凸出二圈,皤腹,圈足外撇,足端有小二層台。內白釉。外壁漿白釉為地,釉里紅紋飾。有雲雷紋,蓮瓣紋,波濤瑞獸紋等;共畫十四隻瑞獸,四隻變龍。細砂底,見窯紅。此瓶原藏清室。造型仿青銅器,紋樣有漢代漆器風格,為官窯仿古不可多得之傑作。

【相關資料】

洗口瓶
瓶式之一,以瓶口似淺洗而得名,宋代南北瓷窯都有這種瓶式,以龍泉窯燒制量最大。器形歸納起來大體可分為三種:第一種為洗口,直頸,垂圓腹,圈足;第二種為洗口,直頸,折肩,筒式腹,淺圈足;第三種為洗口,長頸,扁圓腹,圈足。通體以數道弦紋裝飾。耀州窯的洗口瓶,頸部較短,鼓腹似球狀。一般說南方作品修長,北方作品圓渾。以明萬曆五彩鏤空洗口瓶為精。

【存藏處】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最早創建的博物館之一,是一座大型綜合性的省級歷史與藝術類博物館,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1950年更名為南京博物院,位於南京城東中山門內中山東路321號,占地約13萬平方米。
1933年,由我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時任國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蔡元培先生倡議創建的國主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落成。蔡先生親自兼任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在中山門半山園征地12.9公頃,原擬建“人文”、“工藝”、“自然”三大館,後因時局關係,僅建“人文館”,即現在的南京博物院大殿。該建築為仿遼代宮殿式,由民國著名建築師徐敬直設計,經建築大師梁思成修改,1936年6月開始興建,1947年告竣,為博物院主樓。整個大殿雄偉壯觀,是近代建築史上的傑作,其結構部分按《營造法式》設計建造,某些細部和裝飾兼采唐宋遺風。
當時通過收購、撥交、發掘,集中全國第一流珍品約二、三十萬件,其中包括繪畫中的《歷代帝後像》、《唐明皇幸蜀圖》;銅器中的毛公鼎、司母戊鼎等稀世國寶。
該院當時為全國唯一一座仿照歐美第一流博物館建館的現代綜合性大型博物館,直屬當時的教育部領導。北平歷史博物館曾一度歸屬於中央博物院的建制而成為分院。

【相關連結】

康熙

清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