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等級評審制度

醫院等級評審制度

醫院等級評審制度,是中國衛生部門對醫院的評審定級制度,綜合醫院按任務和功能,由低到高分為一、二、三級,每級則根據醫療水平及設施條件等,又分甲、乙、丙三個等級。“三級甲等”是中國醫院的最高等級。該項制度1989年啟動,1998年暫停,2011年再次啟動,因全國醫院爭相評比較高等級,造成評審亂象,該制度也遭質疑。

簡介

某醫院被評為三級甲等某醫院被評為三級甲等

中國醫院等級評審啟動於1989年,綜合醫院按任務和功能,由低到高分為一、二、三級,其中三級醫院明確定位是向幾個地區提供高水平專科性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醫院。而每級則根據醫療水平及設施條件等,又分甲、乙、丙三個等級。“三級甲等”是中國醫院的最高等級。

由於存在過於看重規模和硬體以及一些醫院評上“三甲”後出現問題等情況,1998年衛生部暫停這項工作。

等級

三級醫院

某醫院動員迎接定級評審某醫院動員迎接定級評審

三級醫院是跨地區、省、市以及向全國範圍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醫院,是具有全面醫療、教學、科研能力的醫療預防技術中心。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專科(包括特殊專科)的醫療服務,解決危重疑難病症,接受二級轉診,對下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和培訓人才;完成培養各種高級醫療專業人才的教學和承擔省以上科研項目的任務;參與和指導一、二級預防工作。

三級醫院主要指全國、省、市直屬的市級大醫院及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

二級醫院

二級醫院是跨幾個社區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的地區性醫院,是地區性醫療預防的技術中心。其主要功能是參與指導對高危人群的監測,接受一級轉診,對一級醫院進行業務技術指導,並能進行一定程度的教學和科研。

二級醫院主要指一般市、縣醫院及省轄市的區級醫院,以及相當規模的工礦、企事業單位的職工醫院

一級醫院

一級醫院是直接為社區提供醫療、預防、康復、保健綜合服務的基層醫院,是初級衛生保健機構。其主要功能是直接對人群提供一級預防,在社區管理多發病常見病現症病人並對疑難重症做好正確轉診,協助高層次醫院搞好中間或院後服務,合理分流病人。

一級醫院主要指農村鄉、鎮衛生和城市街道醫院

評審規則

根據醫院的規模(大小,人員配備,硬體設施,科研能力)來分的分一,二,三三個等級,每個等級又有甲乙丙三等,三甲醫院是最好的了其次是三乙。

醫院等級評定重新啟動後還採用三級九等劃分等級,評審堅持“六重三不”原則,即重服務、重管理、重質量、重安全、重基礎、重保障、不搞運動、不搞形式、不弄虛作假,民營醫院可以與公立醫院平等的參與等級評定。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實行1000分制,900分以上評為三級甲等,750分-900分評為三級乙等,600分-750分評為三級丙等。醫院等級不搞終身制,實行動態管理。

重啟風潮

醫院等級評審制度之亂象醫院等級評審制度之亂象

隨著2011年等級評審的重啟,各地醫院掀起“爭級上等”的熱潮。

自2011年至2012年8月,全國晉升三級的240多家醫院中,一半左右為縣級醫院,有些10萬人口的縣就配置一家“三甲”醫院,甚至鄉鎮衛生院也掛上“三甲”。

2012年8月,衛生部要求開展評審“回頭看”,2011年後新增的240多家三級醫院被視為無效,針對部分省份評審缺乏規劃、尺度過松、三級醫院數量攀升等現象,衛生部專門下發《關於規範醫院評審工作的通知》要求,對新增的三級醫院省級衛生行政部門不得發給證書和等級標識,已發給的要立即收回。各地“三甲”醫院及規劃新增三級醫院的評審結果,須報衛生部核准。

制度質疑

從1998年的暫停評審,到今年“回頭看”,足可以說明醫院等級評審制度本身也需要“評審”。醫院本身並沒有等級之分,基本公共醫療更不應分三六九等,收費標準在同一地區也應一致,而與級別無關。倘若非要給醫院排出個等級,對應於醫療水平及設施條件,倒也未為不可。但把等級與收費相掛鈎,顯然說不過去。一方面強調公立醫院要回歸公益,另一方面卻又把等級與收費相聯繫,變相地鼓勵醫院上等級。為了被評上等級,各醫院就會競相大投入,搞圈地擴建、大手筆引進設備等。羊毛最終都會出在羊身上,為了評級花的錢也會通過提高收費而轉嫁到患者身上,這種變味的評審制度到頭來只會增加百姓的看病負擔,實在沒有重啟的必要。

觀點

贊成觀點:對評級持肯定態度者指出,分級管理巨觀上推動了醫療服務網路的形成,微觀上鞭策了醫院個體的成長。

反對生意:儘管評審的初衷是為促進醫院發展、提高質量,實際上卻逼迫醫院、醫生做了大量醫療以外的事情,疲於應付檢查,精力很難不被分散。為了評級,一些醫院比規模、拼設備、拼人財物、拼貸款甚至大量造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