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天·大蝴蝶

醉中天·大蝴蝶是王和卿所作的一首散曲。

基本信息

名稱:【仙呂】醉中天·大蝴蝶
別名:【仙呂】醉中天·詠大蝴蝶
年代:金末元初
作者:王和卿
體裁:散曲·小令
宮調:仙呂宮
曲牌:醉中天

作品原文

【仙呂】醉中天
大蝴蝶
彈破莊周夢⑴,兩翅駕東風,三百座名園一采一個空,難道是風流孽種⑵,嚇殺尋芳的蜜蜂⑶,輕輕搧動,把賣花人搧過橋東。

注釋譯文

[注釋]
⑴莊周夢:莊周,戰國時宋國蒙人,曾為漆園吏,有《莊子》一書。據說他曾夢見自己化為大蝴蝶,醒來後仍是莊周,弄不清到底是蝴蝶變成了莊周,還是莊周變成了蝴蝶。
⑵難道:難說,難料。風流孽種:風流才子,名士。
⑶嚇殺:嚇到極點,猶言“嚇死”。
[譯文]
掙破了那莊周的夢境,來到現實中,碩大的雙翅駕著浩蕩的東風。把三百座名園裡的花蜜全采了一個空,難道是天生的風流種?嚇跑了采蜜的蜜蜂,翅膀輕輕搧動,把賣花的人都搧過橋東去了。

作品鑑賞

王和卿醉中天》所歌詠的主體——大蝴蝶,確實曾見於燕市,故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三云:“中統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異常。王賦《醉中天》小令云云,由是其名益著。”作者擅用誇飾之巧譬善喻,運用“莊周夢蝶”的故事,將現實世界轉化為想像天地,以“彈破莊周夢”破題,運用“物化”承轉的自由觀念,賦予“大蝴蝶”神秘的色彩,開拓想像的意涵與空間;其次則以“兩翅駕東風”、“輕輕搧動”、“把賣花人搧過橋東”等句誇飾其翅,隱含《逍遙遊》之趣。此蝴蝶頗有“翼若垂天之雲”之大鵬鳥的意象,在轉化後,其形輕巧逍遙,驚破現實,將采蜜的蜂驚嚇煞,賣花為生的人被搧過橋東,猶不知所以,充分表現元曲謔浪詼諧之趣。賞析者或以為此乃作者自況風流之作;亦有從元代社會現實觀其隱喻象徵,認為“大蝴蝶”乃當時“權豪勢要”、“花花太歲”、“浪子喪門”的化身,“三百座名園,一采一個空”之句,正是關漢卿筆下魯齋郎、葛皇親、楊衙內等糟蹋婦女的真實寫照。

作者簡介

王和卿(約1220-1279前)金末元初散曲家。大名(今屬河北省)人,祖籍太原(今屬山西)。才高名重,為人滑稽佻達,名播四方。居燕京時與關漢卿相友善,嘗譏謔漢卿。關雖極意還答,終不能勝。中統(元世祖年號,公元1260-1264年)初,燕市有一蝴蝶,其大異常,和卿即賦《醉中天》小令,由此名聲更顯。卒,漢卿曾往吊。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於“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之中。散曲現存套數一套,小令二十一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