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帝

拼音

pèidì 

注音

ㄆㄟˋㄉㄧˋ

解釋

中國古代祭祀五位上帝(或稱:五郊帝、五方上帝、五天神),必有各自的配帝陪祀。總計五對。祭祀必用太牢,即:至少一太牢(一頭黃牛)。 五配帝分別是:宓羲(伏羲)、神農氏、軒轅、少昊、顓頊,這五配帝同時也是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
以下,按照每一年內的祭祀時間排序,包括配對關係:
1、立春,祭祀東郊青帝,帝宓羲(伏羲)配。
2、立夏,祭祀南郊赤帝,帝神農氏配。
3、季夏,祭祀南郊黃帝,帝軒轅配。
4、立秋,祭祀西郊白帝,帝少昊配。
5、立冬,祭祀北郊黑帝,帝顓頊配。

引證解釋

配祭於天帝。《文選·任昉<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嚴天配帝,則周公其人。”李善注引《孝經》:“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