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水河

酉水河

酉水河位於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東部,發源於湖北省宣恩縣,流經酉陽的大溪鎮、酉酬鎮、後溪鎮三鎮經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輾轉注入湖南沅江,最後流入洞庭湖。 酉陽境內全長81公里,平均寬度約12.5米。沿岸都是土家人的聚居地,是土家族的搖籃。酉水河,是土家族的母親河,更是遊玩的勝地。酉水河畔的後溪古鎮,至今保存著有數百年歷史的擺手堂,每逢土家傳統節日和村寨婚喪嫁娶及祭祀等重大活動,土家人都會在擺手堂外燃起熊熊篝火,徹夜歡歌,跳起展現土家先民們勞作、生活、狩獵、作戰等場景的擺手舞;表演“花燈四隻角,丑角和旦角,唱得喜氣來,跳得人孝和。

酉水河風情

酉水河景觀圖集酉水河景觀圖集

如詩如畫的酉水河有“渝東南小桂林”的美稱,筆架山林銀子灘,三吾山下流清江,高碑夕照醉漁父,玉帶深山盡喜狂。河岸春花燦爛,夏綠滴翠,秋楓緋霞,冬雪晶瑩,伴以山雀噪動,鳴蟬鼓風,煞是宜人。一排排古樸蒼勁的楓楊,一列列磷次櫛比的吊腳樓,一曲曲悠揚撩人的木葉情歌,一條條通往歷史隧

道的青石板路,迴蕩著土家族的無盡情韻,讓人流連忘返。

風情萬種的酉水河,恰似從遠古走來的土家妹子,山賜予她清純,水賦予她靈秀,那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古樸典雅的擺手堂,悠揚動聽的民歌、山歌、木葉情歌、古老的陽戲、儺戲、異彩紛呈的民族節日,奇特神秘的民族習俗,風味獨特的民食文化,無不散發著特有的民族氣息。

酉水河歷史

據考證,土家族是巴人的一支,楚人滅巴時,悲壯而豪放的土家先民們由湖北省順酉水河而下長途遷徙。見此段河谷寬廣,魚兒戲游、兩岸古木參天、野獸成群而停下腳步,在此定居,以捕魚、販鹽、狩獵為生,與當地的仡佬族、苗族等兄弟民族一起學會了耕作,在酉水河兩岸繁衍生息,正是這些勤勞勇敢、憨厚樸實的土家人,創造了獨特的土家文化。

清清的酉水河,孕育和滋養了土家人。酉水河畔的後溪古鎮,至今保存著有數百年歷史的擺手堂,每逢土家傳統節日和村寨婚喪嫁娶及祭祀等重大活動,土家人都會在擺手堂外燃起熊熊篝火,徹夜歡歌,跳起展現土家先民們勞作、生活、狩獵、作戰等場景的擺手舞;表演“花燈四隻角,丑角和旦角,唱得喜氣來,跳得人孝和。”反串角色,男扮女妝的花燈、體現土家圖騰和信仰的陽戲、儺戲等;婚喪嫁娶要哭嫁跳喪,生動地體現了土家族“哭辦喜事、笑辦喪事”的民俗特點。這裡有土家傳統的山歌、小調、號子、木葉情歌有若天籟、粗獷豪邁。每一首歌都記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敘述了一個動人故事。在酉水河兩岸,土家人喝著大碗的酒,吃著大片肉,品嘗香噴噴的油茶湯,烹炸油滋滋的油香粑粑,磨製白嫩嫩的米豆腐,有著獨特的飄香誘人的飲食文化。

酉水河,是土家族的母親河,更是遊玩的勝地。是優美的自然風光孕育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在這裡,可以觸摸歷史的痕跡,可以聆聽遠古的天籟之音。

文獻記載

《漢書·地理志》載:“酉源山,酉水所出,南至沅陵入沅,行千二百里”。據《山海經》、《水經注》等史籍載,古之九江,位在洞庭。酉水,即為古代九江之一。在距今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酉水就以酉溪之名著稱於史,或稱首於武陵“五溪”,酈道元《水經注》云:“武陵有五溪,謂雄溪、樠溪、無溪、酉溪、辰溪是其一焉”。唐人梁載言《十道志》云:“楚子滅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漢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各為一溪之長,號五溪蠻。”

《酉陽直隸州總志》謂:“酉陽城東一百六十里有後溪河,即酉水也,又謂酉水即酉酬河。蓋酉酬河自湖北施南府宣恩縣發源,經來鳳、龍山界流至卯洞而伏,復出於百戶司,南至溪口,入酉陽州界,歷酉酬、後溪至石堤會龍潭河入湖南保靖縣,至辰州府城南入沅水。此水源遠流長,較今湖南之所謂酉溪不數十里而即入江者,大小懸殊,而會溪城距辰州一百二十里,酉酬正當其西,以此為酉水。”

最美酉水河最美酉水河

《酉陽直隸州總志》案語記述得更為詳細:“後溪河即酉水也,發源於湖北宣恩縣之東門關下,流經高羅、板寮、乾溪口、乾壩司等處,至李家河與鹹豐河合,又下過官山平至紅岩堡,湖南龍山縣鹿皮壩水來會,又曲折經漫水司下至卯洞入洞中而出於百戶司南,有安撫司所合小寨茅壩場水來會之,又下歷銅鼓灘、老寨、犀牛灘、泡子灘、至五板船,有花馬磴水注之,又下經沙道溝,悉喇溪水來注之,又經江西灣、鐵門灘,至酉酬溪口,即通志十八洞之酉酬洞,有諸小水會於王家壩,而東流注之,又下至渡矼口,硝洞坎水來注之,又下後溪場,為通志之後溪河,有大幹溪、小乾溪二水注之,又下至廟壩,田家洞水注之,又經河灣長潭,至烏楊樹,有老鷹溝、楊家坳、亮丫子、龍八泥、謝二溝諸水合流注之,又下至紅岩洞入秀山縣界歷人口溪、倒脫靴、魚潭溪至打繞洞,即通志之打襖家洞也,又數里至石堤司,過箱子崖合龍潭河,又下二里,有巨石橫截江面,曰擋河,又下歷水壩、牛屎灘至爛泥灣、張家壩入湖南保靖縣界,有客寨水來注之,又下八里至魯碧潭,志雲魯碧潭洞也,又下至岩板司,須彌峽水注後載溝沙湖溪諸水注之,又下經新寨、比耳(土司時,界止此),至小鳳灘又下經尖岩峰至龍山之龍頭司,有洗車河合賈家寨諸水注之,又下經鴉玉、順灘、芭茅寨、駝背灘、至江口,貴州之花園河自西來注之,又下八里至保靖縣,又經料牌黃村至會溪坪,五代馬希范立銅柱處(會溪坪即下溪州故址),又經洛陽溪、次灘、鳳灘、王家坪至辰州府沅陵縣入沅水。”

地理位置

酉水河位於酉陽縣東部,發源於湖北省宣恩縣,由酉陽大溪、酉酬、後溪三鎮經重慶市秀山縣輾轉注入沅江,最後流入洞庭湖。酉陽境內全長81公里,平均寬度約12.5米。沿岸都是土家人的聚居地,是土家族的搖籃。

酉水河酉水河

酉陽地處渝東南褶皺山區盆周山外緣一側,在我國地勢三級階梯中,差不多正好處在第二

級地形面與第三級地形面的交接地帶上。

其山體屬於貴州高原東翼尾闊的八面山、武陵山系。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西部烏江天險的奇與險和阿蓬江兩岸的秀與美;而東部的酉水流域則更是得天獨厚,自然景觀十分豐富。行走於酉水兩岸,可以使你飽賞石灰岩山地景觀。褶皺山向背斜十分明顯,很有規律,山上出露岩層呈水平紋理風化,其頂部多縱向水蝕下切而成的凹槽,有似花蕊、蜂窩或鋒利的巨齒,景致殊異。有些地方的喀斯特地貌特徵更是顯著,蔚為壯觀。由於酉水所處的地帶以及溶岩的特殊性質,使酉水兩岸呈現出奇異而美麗的多樣化小地形,如:三溝兩叉地形、獨峰地形、漏斗地形、溪洞地形等。

酉水名並原名,據土司(墨施什用氏)後裔田氏祖輩世代口述相傳中稱:原田氏祖先與彭氏祖先原各占此河兩岸,各分地界,各守太平,後白氏族祖先人遷入,未免起紛爭戰亂將其河歸於白氏族人所有,盟約,各自地界不得越界爭奪。各氏祖先為求和平定下此約並讓後人謹記:此河為白家人所有。所以也有了白氏世代以打漁為生,後來才將這條河改名為酉水河的,這就是“白河”的由來,今稱為酉水。

船工號子

酉水河是湘西的母親河,也是20世紀60年代以前,湘西與外界物資交流和文明傳遞的主要渠道。一艘艘依靠人力划槳撐篙拉縴的木船,將湘西的桐油、五倍子、獸皮、藥材等土產源源不斷地運出,再將下游口岸的洋油、鹽巴、布匹、日雜百貨運回來。酉水灘險水急,船行其間險象環生。從保靖到常德,往返往往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在漫長的行船日子裡,船工們為齊心合力戰勝自然的艱難,也為排除胸中的苦悶,調節自己的生活,日積月累,逐漸創作了與水上勞作緊密相關的獨特歌謠,具有濃郁的地域性和音樂質感、夾雜著吼喊的酉水船工號子由此產生。

令人惋惜的是,酉水河上攔河築壩建起了幾座電站,加之交通方式的變遷,2002年,酉水全境通航的歷史正式結束,酉水河谷里的船工號子也隨之沉落在光陰里。當作為船歌創作者和傳承人的“號子頭”相繼逝去,保存下文本和音像作為“標本”,這是很多失去現實生活載體的民間文化所採取的一種無奈的保護方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