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生態經濟與產業發展研究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工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工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平裝: 20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1101068
條形碼: 9787511101068
尺寸: 25.4 x 18 x 1 cm
重量: 340 g

作者簡介

廖進球,男,1958年生,江西信豐人,1982年畢業於江西財經學院貿易經濟專業,198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商業企業管理專業助教班,1997年畢業於中南財經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歷任江西財經學院貿易經濟系副主任、主任,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校長助理、校長,現任江西財經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獲“江西省十大傑出青年”、“江西省先進工作者”等稱號,1999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為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人事部專家顧問組成員、財政部跨世紀學科帶頭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兼任全國高校商務管理研究會會長、中國工業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市場學會常務理事、江西省金融學會副會長、江西省工業經濟聯合會副會長、江西財經大學“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研究”跨學科創新團隊首席專家等。
主要研究方向是市場與商品流通理論、產業組織與政府規制理論、區域生態產業理論與政策。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定量評價、運行監測、和數據處理系統的開發研究》、商務部橫向課題《關於降低物流成本問題的國際比較研究》、江西省委宣傳部委託項目《在體制機制創新上進一步解放思想》等。

內容簡介

廖進球等編著的《鄱陽湖生態經濟與產業發展研究》是江西財經大學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研究”跨學科創新團隊階段
性研究成果。《鄱陽湖生態經濟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回顧了國內外生態經
濟理論研究進展,分析了生態經濟系統
的結構、功能原理和研究技術方法。從多個視角分析和總結了鄱陽湖生態
經濟
區建設戰略意義、發展定位、目標任務、實施重點、產業發展和體制機制

新。重點闡述了生態農業與農村發展、循環經濟與生態工業、資源利用與
生態
安全以及生態文明等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專題研究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
環境
建設和保護、生態產業發展等重大現實問題,提出了政策建議。在對鄱陽
湖生
態經濟區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對地方發展生態經濟狀態、認識水平以及產
業發
展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歸納分析,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鄱陽湖生態經濟與產業發展研究》適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經濟
學、管理學、環境科學、生態學等專
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閱讀,也可作為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參考用
書。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生態經濟學的興起
1.1.1 生態學的產生與發展
1.1.2 生態經濟學產生的背景
1.1.3 生態經濟學研究的性質
1.1.4 生態經濟學研究的對象及內容
1.2 西方生態經濟研究簡史
1.2.1 西方生態經濟學研究的歷史回顧
1.2.2 西方生態經濟學研究的新趨勢
1.3 中國生態經濟研究簡史
1.3.1 中國生態經濟學研究的歷史回顧
1.3.2 中國生態經濟學研究的主要方向
第2章 區域生態經濟學原理與方法
2.1 區域生態經濟系統原理
2.1.1 生態經濟系統的概念
2.1.2 生態經濟系統的構成
2.1.3 生態經濟系統的特徵
2.1.4 生態經濟系統的演化機制
2.1.5 生態經濟系統結構的最佳化原理
2.1.6 區域生態經濟系統恢復與重建的基礎理論
2.2 區域生態經濟系統分析的生態足跡法
2.2.1 生態足跡模型
2.2.2 生態足跡模型評價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指標體系
2.3 區域生態經濟系統分析的能值法
2.3.1 能值理論的產生、概念及原理
2.3.2 能值分析與能量分析的區別
2.3.3 能值分析的重要作用
2.3.4 能值分析的方法和步驟
2.3.5 常用能值指標
第3章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解讀
3.1 江西工業化的要求,山江湖工程的延續——背景解讀
3.1.1 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是江西工業化與綠色崛起的有機結合
3.1.2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是生態經濟理論與江西實際的結合
3.1.3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是山江湖工程的延續和發展
3.2 江西轉變發展方式的里程碑——意義解讀
3.2.1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體現了決策民主化、科學化
3.2.2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對江西的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3.3 特色是生態,核心是發展——內涵解讀
3.3.1 特色是生態
3.3.2 核心是發展
3.3.3 關鍵是轉變發展方式
3.3.4 目標是走出一條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
3.4 以優勢戰略打造戰略優勢——戰略解讀
3.4.1 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是一個多內涵的優勢戰略
3.4.2 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打造了加快江西發展的戰略優勢
3.4.3 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戰略任務
3.4.4 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戰略要點
3.5 立足江西實際,實現綠色崛起——定位解讀
3.5.1 “三區一平台”的發展定位
3.5.2 “兩區一帶”的功能分區
3.5.3 標誌性目標
3.6 生態工業是重中之重——任務解讀
3.6.1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重要任務是加快產業發展
3.6.2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產業發展特色是構建生態工業體系
3.6.3 建立生態工業體系必須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3.6.4 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需要做好六篇文章
3.7 體制機制創新是關鍵——實施解讀
3.7.1 用好國家給予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政策支持
3.7.2 建設成敗的關鍵在於體制機制創新
3.7.3 規劃提出體制機制創新的主要內容
第4章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研究前沿
4.1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農業與農村發展研究進展
4.1.1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農業研究進展
4.1.2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農村發展研究進展
4.2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循環經濟與生態工業研究前沿
4.2.1 關於循環經濟與生態工業研究的理論淵源
4.2.2 關於循環經濟與生態二£=業激勵機制的研究前沿
4.2.3 關於循環經濟與生態工業發展戰略的研究前沿
4.2.4 關於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循環經濟的相關研究
4.3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資源利用與生態安全研究前沿
4.3.1 鄱陽湖區資源利用研究進展
4.3.2 鄱陽湖區生態安全研究進展
4.3.3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資源利用與生態安全研究展望
4.4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文明研究前沿
4.4.1 人類文明的發展階段與人類對文明的認識
4.4.2 生態文明作為執政理念的提出
4.4.3 生態文明概念的理論辨析
4.4.4 生態文明的作用
4.4.5 生態文明的體現
4.4.6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4.4.7 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
4.4.8 生態社會主義的興起
4.4.9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文明建設
第5章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問題
5.1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主要生態問題
5.1.1 森林覆蓋率平均水平較低
5.1.2 圍湖墾殖造成湖泊水域面積減少,生物多樣性喪失
5.1.3 水土流失嚴重
5.1.4 災害呈加重趨勢
5.2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主要環境問題
5.2.1 水污染日趨嚴重
5.2.2 農業面源化污染嚴重
5.3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
5.3.1 大力實施林業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
5.3.2 強化鄱陽湖區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和控制
5.3.3 以制度創新為動力,嚴格控制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工業污染
5.3.4 以項目為抓手,大力實施環境保護和建設工程,全面控制工業污染
第6章 鄱陽湖生態產業經濟發展問題
6.1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產業體系問題
6.1.1 生態經濟區與生態產業體系的理論與實踐
6.1.2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經濟和產業體系理論
6.1.3 構建適應生態經濟區建設目標的鄱陽湖區域生態產業體系
6.1.4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產業體系的總體構架
6.2 生態工業發展問題
6.2.1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工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6.2.2 增強新形勢下發展生態工業重要性的認識
6.2.3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工業的選擇
6.2.4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生態工業的政策建議
6.3 生態農業發展問題
6.3.1 生態農業發展的理論體系還不完善
6.3.2 生態農業發展的相關配套措施不完善
6.3.3 生態農業發展的基礎條件比較薄弱
6.4 生態旅遊業發展問題
6.4.1 旅遊主體帶來或引發的問題
6.4.2 旅遊客體自身在產品設計、開發和建設及資源管理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6.4.3 生態旅遊的社會經濟環境在生態旅遊實踐缺乏支持力
6.5 生態服務業發展問題
6.5.1 發展生態服務業對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重要意義
6.5.2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服務業的發展現狀與問題
6.5.3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服務業發展的選擇
第7章 鄱陽湖生態經濟調查研究
7.1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環境保護現存問題、模式與對策建議
7.1.1 引言
7.1.2 調研區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
7.1.3 調研區的資源環境保護模式
7.1.4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與建議
7.2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農業現存問題、發展模式與對策建議
7.2.1 生態農業的概念
7.2.2 調研區生態農業發展的經驗總結
7.2.3 調研區生態農業發展的模式
7.2.4 調研區生態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7.2.5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農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7.3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工業現存問題、發展模式與建議
7.3.1 引言
7.3.2 調研區工業生態化發展現狀
7.3.3 調研區的生態工業發展模式總結
7.3.4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工業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7.4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旅遊存在的問題、發展模式與建議
7.4.1 生態旅遊的內涵界定
7.4.2 調研區生態旅遊發展的經驗
7.4.3 調研區生態旅遊發展存在的問題
7.4.4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生態旅遊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7.5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與周邊區域協調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7.5.1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與周邊區域協調發展存在的問題
7.5.2 促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與周邊區域協調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7.6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循環經濟的現狀與對策
7.6.1 推進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需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7.6.2 當前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循環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7.6.3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循環經濟的對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