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煤礦機械集團

1955年底,煤炭工業部作出中南地區在鄭州建設煤礦機械加工企業的立項決定。 1986年—1992年企業進入技術改造時期。 1993年—2000年企業進入困難經營運行時期。

企業介紹

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煤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座落於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第八大文明古都鄭州,是中國專業生產液壓支架的大型骨幹企業,我國機械工業500強企業。
鄭煤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58年,是中國第一台液壓支架的誕生地,前身為鄭州煤礦機械廠(隸屬煤炭部),是國家“一五”計畫重點項目,1998年劃歸河南省煤炭工業管理局管理。總資產38億元,生產區占地面積約45萬平方米,擁有在崗員工3300餘人,專業技術人員800餘人,高級技術人員200餘人,6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已累計生產支護高度從0.55米到7米,支護強度從1600kN到16800kN的各型液壓支架10萬餘架。產品遍布全國26個產煤省的各大礦業集團,並出口俄羅斯、印度、土耳其等國家。
鄭煤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在全國煤炭行業百強中排名第55位,是唯一入選的煤礦機械製造企業,先後榮獲 “中國煤炭工業優秀企業”、“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優秀企業”、“煤炭工業科技創新優秀企業”“全國煤炭工業企業信息化管理示範企業”等榮譽稱號,並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煤炭工業十佳科技進步企業”。 鄭煤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年產支架數量、重量 “世界第一”,2008年鄭煤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產出支架11000架,是中國煤機行業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近年來,鄭煤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技術革新、管理創新、設備更新等方面實現了根本性變革,企業整體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多項“第一”:支架總產量世界第一、支架工作阻力和最大支護高度世界第一、工業生產總值全行業第一、支架市場占有率國內第一、液壓支架科技研發和設計手段國內第一,世界領先。
鄭煤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參與了中國“七五”至“十五”期間煤炭行業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的研發工作,憑藉厚重的歷史經驗積澱,吸收國際液壓支架設計新理念,鄭煤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客戶第一、質量第一、服務第一的經營理念,結合不同煤層賦存和地質構造條件,從用戶支架選型階段開始進行前期介入,立足於為用戶量身定做最合適的支架產品,使支架從設計之初就具有更高的合理性、更強的可靠性、更大的普及性;設計中運用三維仿真設計、有限元分析、模擬壓架試驗等現代設計手段,能夠完全滿足當前國內外用戶對液壓支架的需求;擁有兼容歐洲標準的千噸壓架試驗台、千噸立柱試驗台、唯讀光譜分析儀等先進的專業檢驗設備,通過嚴格的質量檢驗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保證用戶利益的最大化。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液壓支架產品體系。陸續投放市場的5.5米、6.2米、6.3米、6.5米配備電液控制的高端液壓支架大型水泥粉磨站,水泥粉磨工藝,水泥粉磨設備,連續刷新多項國內、世界支架紀錄,實現了研發技術的多項突破。2009年為神華研製的ZY16800/32/70D型液壓支架各項技術參數再領行業之先,再次刷新支護產品世界紀錄。
鄭煤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液壓支架領域的技術研發和攻關,大大提升了我國煤礦綜采裝備製造業的整體技術工藝水平,全面打破了德國DBT、美國JOY兩家世界煤機巨頭對我國高端液壓支架市場的壟斷。
近年來,鄭煤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十分注重高新技術研發體系的建設和鞏固,陸續投入4億多元,全面更新了高新技術開發所需的硬體環境,保證設計開發手段的先進性;大力引進和培養人才,將現有的優秀科技人員送到國內知名院校學習深造;積極同國內各專業科研院所、煤礦加強聯繫,將產、學、研緊密結合,將企業的設計方案送交科研院所進行深入分析論證,以生產環節作為實踐手段,確保高新技術開發的目標導向性和實用性。
目前,鄭煤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聘請兩院院士4名,長期擔任企業的技術顧問和學術帶頭人;成立了“設計研究院”,下設多個研究所。組建了電液控技術研發中心,電液控技術的研製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正在建設液壓支架重點技術攻關實驗室、高端液壓支架檢測試驗中心、整套電液閥檢驗檢測中心等。
2000年以來,鄭煤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業總產值由1.11億上升至2008年的42.15億元,連續8年保持了強勁增長,實現了集團公司的跨越式發展。鄭煤機人在充分認識國內外煤機市場形勢、認真總結自身多年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十一五”發展規劃,制定了“產權多元化、產品成套化、高端產品國際化、中端市場租賃化、低端市場股份化”為核心內容的“五化”發展戰略。

企業發展

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發展國民經濟第二個五年計畫的重點建設項目。1955年開始立項籌備,1958年正式動工興建。經過半個世紀的建設發展,已成為中國煤礦機械綜采裝備主要科研、製造基地。
鄭煤機所在的河南省省會鄭州市,北臨黃河、西接嵩岳,位居黃淮大平原腹地,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企業座西朝東,東臨鄭州市華山路,西靠鐵路專用線,有支線直接進入廠區,南面鄭州市主幹道中原路,北近建設路。廠區為鄭州市市區最高點。
1955年底,煤炭工業部作出中南地區在鄭州建設煤礦機械加工企業的立項決定。1956年4月鄭州煤礦金屬結構加工廠籌備處成立。1957年12月煤炭工業部正式命名鄭州煤礦金屬結構加工廠為鄭州礦山機械廠,明確提出工廠1958年正式投入建設。
1958年—1965年為工廠初建施工階段。1958年8月23日,工廠第一個生產車間在開工奠基的鞭炮聲中動土開挖,這是建廠階段首項開工建設項目。建廠過程中,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煤炭工業部、河南省委、鄭州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國務院副總理薄一波親自寫信過問工廠建設工作,煤炭部張霖之部長,劉向三、徐達本副部長及煤炭部煤礦機械裝備製造局、省市領導先後視察工廠建設情況。建廠時期,企業人員來自撫順煤礦電力安裝公司哈爾濱加工廠、煤炭部基建總局鄭州煤礦機電安裝公司、雞西煤礦機械廠、淮南礦山機械廠、張家口煤礦機械廠等單位。工廠初建階段,共完成商品品種22種,實現產值4631萬元,產量完成18408噸,實現利稅400萬元。同時在國內率先研製出金屬支柱,立柱式上樑機,單體液壓支柱,康拜因掘進機、自移式液壓支架等產品。企業管理體制實現了從黨委負責制向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的轉變。
1966年—1985年為續擴建和生產配套時期。又分為“文革”時期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初期階段。1966年下半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企業規範的生產秩序被打破,各項規章制度被廢止,取而代之為“革委會”以及下屬的幾個專業組維持企業運行。企業一度淪為鄭州市“文革重災區”。1976年10月黨中央粉碎江青集團,特別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企業發展建設進入到一個新階段,確定了以發展“三機、一架、一裝備”(採煤機、掘進機、重型刮板輸送機、液壓支架、安全儀器設備)和單體液壓支柱為重點的煤機製造專業化發展目標。以1981年企業研製生產的DZ型單體液壓支柱和1984年ZY35型液壓支架先後獲得國家銀牌獎為標誌,企業支護設備從仿製逐步進入自主研發、批量生產階段,金屬摩擦支柱、單體液壓支柱進入生產高潮期。在領導體制經歷了由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到廠長負責制的演變;經濟運行機制經歷了由單一的計畫經濟體制向有計畫地商品經濟體制的轉變;企業生產方面上進入由多品種並舉向以生產研製支護設備為主的產品結構調整期。
1986年—1992年企業進入技術改造時期。以技術改造為中心,對生產設備、廠房進行進一步的投建和改造工作,10年先後投入1600多萬元基建技改資金完成多項新廠房主體工程;設備更新改造先後投入2000多萬元,微機改造升級和新工藝、新技術開始套用。初步形成液壓支架缸體生產線、活柱生產線、導向套生產線和大流量系統液壓元件生產體系,已及普遍採用光電、數控切割裝備技術和鑄鋼件噴拋工藝等。共開發液壓支架新產品上百種,洗選產品7種,非煤產品15種。以放頂煤、鋪網支架、TZ720強力支架、大同TZ1000型重型支架為代表的重大科技開發成果,標誌企業綜采支護設備研發已接近或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電液控制系統研究開始起步,自主開發的液壓支架產品開始進入俄羅斯、土耳其、印度等國際市場。這一時期煤炭部對企業實行6年(1985年—1990年)利潤總承包,企業在內部普遍推行經營承包責任制。適應煤機市場競爭的形勢,推出銷售、技術、生產三位一體的市場開發機制,建立內部計畫、生產、財務、供應、技術“五統一”的內部約束機制,推行滿負荷工作,定編定員、以崗定薪、幹部聘任上崗等勞動人事制度改革措施。1989年企業通過國家二級企業評審。
1993年—2000年企業進入困難經營運行時期。實行主業、多種經營、生活後勤“三條線”管理,主業以產定人、減員提效、推行崗位技能工資制;內部模擬市場核算,推行目標成本管理;進一步整頓產品質量,2000年通過IS9001質量認證。職工實行全員勞動契約制;大部分職工住宅實現商品化;對部分中乾實行競聘上崗。1998年8月,企業由煤炭行業管理下放劃歸到河南省地方管理。
2001—2008年生產能力進入高速擴大時期。2000年7月新一屆領導班子及時把握市場機遇,確定“有多大的市場,就要有多大的生產能力”的發展理念,快速擴張經營規模,持續提高生產能力,這一時期企業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經營規模迅速擴大。陸續投入4億多元設備更新技改資金,建成完善了液壓支架機加工立柱、千斤頂序列盤套類、缸筒類、活柱、活塞類生產單元,機加工數控群車間、結構件的整體鏜加工車間,鉸接軸加工區,拼焊新區、高端產品焊接加工區、煤氣預熱、時效爐、結構件拋丸塗裝線等。基本達到年產30萬噸生產能力。廠容廠貌煥然一新,生產、工作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市場訂貨額超過百億元,液壓支架訂貨近40000架,國內液壓支架市場占有率近40%。2005年9月企業獲得進出口經營自主權後,2005年、2006年先後向俄羅斯出口支架2套總計275架,國際市場開發有了新的發展。
生產經營效果顯著。企業總計完成產值近百億元,平均每年以65%的速度遞增,液壓支架產出近40000架,產量完成80萬噸,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遞增。

企業理念

企業核心價值觀:誠信、共贏
企業宗旨:奉獻社會,造福職工。
戰略目標:打造中國煤機行業的賓士。
企業戰略:產權多元化、產品成套化、高端國際化、終端租賃化、低端股份化。
品牌戰略:建支架精品基地,創世界知名品牌。
企業精神:團結、求實、拼搏、創優。
經營理念:產品代表人品。
管理理念:99+1=0
學習理念:學習速度決定發展速度,科技含量決定市場容量。
創新理念:想到的事情不一定能做到,想不到的事情永遠做不到。
質量理念:高標準、精細化、零缺陷。
安全理念:關愛員工的生命和健康是我們的第一責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