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全德

鄭全德

2002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組織編寫的《修腳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課程。 2011年9月出版編寫了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足病修治學》第一部。 2002年參加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組織編寫的《修腳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

個人履歷

鄭全德
男,1954年12月18日生 1972年1月在北京市石景山藥材公司拜退休返聘的北京市勞動模範、原天河藥局中藥專家金子文為師,開始了中藥加工、生產、鑑別、炮製、調劑、配料、粉碎、種植、收購等專業性的學徒生涯。

鄭全德教授鄭全德教授

1972年1月在北京市石景山區藥材公司拜金子文為師開始學徒生涯。
80年代在河北沙城衛校學習後在北京中醫學院進修。
90年代初調入中國民間中醫研究開發協會,次年擔任中醫協會國醫之家門診部副主任兼藥房主任。
2002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指導中心組織編寫的《修腳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課程。
2011年9月出版編寫了由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足病修治學》第一部。
現在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保健研究院停薪留職。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修腳師職業技能考評員。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修腳師》教師。
國內首位發表過關於修腳學術論文的教授。
20世紀八十年代初在河北沙城衛校學習後,向時任公司領導的中藥專家崔樹德請教和學習。受崔師傅的指點在北京中醫藥學院進修。
20世紀九十年代初調入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次年擔任中醫協會國醫之家門診部副主任兼藥房主任。
時年隨針灸大師金針王樂亭傳人鈕韻鐸主任學習,在門診部多年的工作中曾先後向曲溥泉、孔令訓、謝海洲、劉渡舟、焦樹德、劉弼臣、謝善卿、臧福科、趙松泉、金起鳳、樂守玉、周志仁、滕宣光、張兆雲、張長江、尚天裕、李鴻祥、賈貴琛等名老中醫藥專家請教和學習,以原公安部李廣祥部長提字“勤學古訓,博採眾方”為座右銘,受時任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吉良晨教授指教:“足病修治有中醫外科基原,應認真學習,努力扶持,仔細挖掘,加以提高”在老一代修腳大師劉振英、於慶和現代修腳技師與足病修治專業醫務人員的積極指導和幫助下,開始了歷時數年對足病修治技術的觀察與學習和整理。
2002年參加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組織編寫的《修腳師》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從此以後在社會各界人士的鼓勵和支持下開始了本書內容的民間傳承,歷史部分的採訪,先後在四川、內蒙、廣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江蘇、山東等省市地區,克服酷暑嚴寒、交通、經濟上的種種困難和壓力下,才得以完成《足病修治學》第一卷奉獻給大家。

所著書籍

《足病修治學》

《足病修治學》《足病修治學》

足病修治的歷史淵源流長,在多年的傳承中,它的治療足部疾病範疇涉及到四肢各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存在這一技術,但是現在足病修治技術從世界上已經分為了四種專業(一)只能在四肢或足部表皮操作的像捏腳、刮腳、手足部按摩、足浴、美腳美手、艾灸、拔罐、捏筋拍打、指(趾)甲化妝等的修腳師職業;(二)針對糖尿病足,下肢痛風、靜脈曲張等疾患進行專業護理的現代醫學足護理師,這一專業需要學習醫藥衛生知識,護理技術,局部解剖、足部力學、器械消毒、預防交叉感染等學科。考試合格方可進行足護理專業進行臨床服務,但這一專業有醫療保險部門參與護理費用部分的擔負,和協助該專業委員會監督檢查;(三)骨科領域延伸出的足踝外科專業,是從足踝外科醫學院校培養出來的專業醫師,所學專業涉及踝足部功能解剖、踝足生物力學、踝足物理檢查、踝足影像學、踝足外科麻醉、關節鏡技術、骨折、脫位、截肢、義肢、人工關節、微創外科手術等等。學習完成後進入醫療單位從事足踝外科工作;(四)足外科專業針對足部各種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進行治療。所學專業課程,諸多而複雜,其中包括內科、外科、骨科、力學、傳染病學、遺傳學、影像學等等,學業完成後主要從事該學業所包括的疾病治療。
我國醫療系統以中醫藥學和現代醫學為主,輔以民族醫學、民間醫學等等,但是目前《修腳師》仍以腳部的胼胝類、疔核類、腳疸類、腳癬類、疣類、甲病、甲溝病、足部骨病、足部運動創傷等諸多病種進行治療而存在於街頭巷尾、地攤、路旁,明顯的突出了行業不規範,更有趣的是有些醫療單位將發生雞眼、胼胝、嵌甲等足部的常見病患者推給修腳師去治療,修腳師對某些足病方面,不得不在麻醉下進行或行醫用藥。雖然全國範圍內極個別醫院有手足病科室,但在醫療單位中與相關科室緊密合作仍存在不足。
綜上所述,現撰寫《足病修治學》是從世界修治足部疾病歷史與中醫藥學外科部分的認證,為大量的修治足部疾病專業醫務工作者和從事修治腳病專業人員提供一部歷史短缺的專業教材。全書分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及附編共五部,共五十餘章200餘萬字,作圖200餘幅從醫學角度給治療足病、現代醫學足護理、足部保健、足部美容以及從足論治所涉及的全身疾病,在現代醫學與中醫藥結合的角度加以論述。目的其一是以中文第一部專業書籍,會同各醫學院校培養專業醫務人員,填補中、西醫院未設足病科的空白。其二是將這一國家職業更加標準化、為更快更好的與國際接軌奠定堅實基礎;保障更安全、有效的推進足病修治技術。其三是本書所涉及的中藥全部使用正名與全名,促進中醫師改變使用中藥別名、異名、不規範名的行為,而改變中藥行業調劑工作中的迷惘,加速傳統醫學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