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伺服器租用

郵件伺服器租用

概念

郵件伺服器租用,是指企業或組織機構通過租用的方式來借用負責電子郵件收發管理的設備實現企業內部的郵件溝通。

組成

它具體可分為兩個部分:一、硬體,用於郵件收發的物理傳送和存儲的伺服器,性能方面優越於普通計算機的高級配置,確保7*24小時穩定運行,二、軟體,主要是指作業系統,如微軟的Exchangeserver ,訊息與協作系統。簡單而言,Exchangeserver可以被用來構架套用於企業、學校的郵件系統甚至於象sohu或sina那樣的免費郵件系統,同時,軟體方面還可以包括系統上面安裝的一些相應的套用軟體。

特點

便於維護,作為企業自己獨立的郵件伺服器,它比網路上的免費信箱更安全和高效,因此一直是企業公司的必備設備。
郵件伺服器原理

介紹

郵件伺服器構成了電子郵件系統的核心。每個收信人都有一個位於某個郵件伺服器上的信箱(mailbox)。用戶A的信箱用於管理和維護已經傳送給他的郵件訊息。一個郵件訊息的典型旅程是從發信人的用戶代理開始,游經發信人的郵件伺服器,中轉到收信人的郵件伺服器,然後投遞到收信人的信箱中。當用戶A想查看自己的信箱中的郵件訊息時,存放該信箱的郵件伺服器將以他提供的用戶名和口令認證他。用戶B的郵件伺服器還得處理用戶A的郵件伺服器出故障的情況。如果用戶B的郵件伺服器無法把郵件訊息立即遞送到用戶A的郵件伺服器,用戶B的伺服器就把它們存放在訊息佇列(messagequeue)中,以後再嘗試遞送。這種嘗試通常每30分鐘左右執行一次:要是過了若干天仍未嘗試成功,該伺服器就把這個訊息從訊息佇列中去除掉,同時以另一個郵件訊息通知發信人(即用戶B)。

用戶可以申請陽光互聯Exchange 2010企業郵局進行免費測試,親身體驗郵件服務租用餓詳細功能。

SMTP

簡介

SMTP在RFC821中定義,它的作用是把郵件訊息從發信人的郵件伺服器傳送到收信人的郵件伺服器。SMTP的歷史比HTTP早得多,其RFC是在1982年編寫的,而SMTP的現實使用又在此前多年就有了。儘管SMTP有許多奇妙的品質(它在網際網路上的無所不在就是見證),但卻是一種擁有某些“古老”特徵的傳統戰術。例如,它限制所有郵件訊息的信體(而不僅僅是信頭)必須是簡單的7位ASCII字元格式。這個限制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是有意義的,當時網際網路傳輸能力不足,沒有人在電子郵件中附帶大數據量酌圖像、音頻或視頻檔案。然而到了多媒體時代的今天,這個限制就多少顯得侷促了——它迫使二進制多媒體數據在文由SMTP傳送之前首先編碼成7位ASCII文本;SMTP傳送完畢之後,再把相應的7位ASCII文本郵件訊息解碼成二進制數據。HTTP不需要對多媒體數據進行這樣的編碼解碼操作。

描述

簡單郵件傳送協定(SMTP)是網際網路電子郵件系統首要的套用層協定。它使用由TCP提供的可靠的數據傳輸服務把郵件訊息從發信人的郵件伺服器傳送到收信人的郵件伺服器。跟大多數套用層協定一樣,SMTP也存在兩個端:在發信人的郵件伺服器上執行的客戶端和在收信人的郵件伺服器上執行的伺服器端。SMTP的客戶端和伺服器端同時運行在每個郵件伺服器上。當一個郵件伺服器在向其他郵件伺服器傳送郵件訊息時,它是作為SMTP客戶在運行。當一個郵件伺服器從其他郵件伺服器接收郵件訊息時,它是作為SMTP伺服器在運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