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縣人民醫院

郫縣人民醫院

始建於1939年9月。1956年四川省衛生廳行文更名為郫縣人民醫院。經過縣委、縣政府、縣衛生局歷屆領導的支持和全院職工的不斷努力下,醫院不斷發展壯大,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一體的綜合醫院,於2000年通過了國家二級甲等醫院的評審。是成都醫科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成教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針灸學校、成都衛校等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

基本信息

一、歷史沿革

郫縣人民醫院
郫縣人民醫院原稱郫縣衛生院,始建於1939年9月。 1956年四川省衛生廳行文更名為郫縣人民醫院。經過縣委、縣政府、縣衛生局歷屆領導的支持和全院職工的不斷努力下,醫院不斷發展壯大,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一體的綜合醫院,於2000年通過了國家二級甲等醫院的評審。是成都醫科大學、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成教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針灸學校、成都衛校等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

醫院現狀

占地面積及房屋基本情況

醫院總面積22385.40平方米(33.91畝),其中家屬區用地8701.89平方米(13.18畝),工作用地13,683.51平方米(20.73畝),業務用房22,351.15平方米,(包括地震後建的活動板房1041.67平方米及新建惠民工程新住院大樓11802平方米)。
郫縣人民醫院門診部
病床編制從新住院大樓投入使用後已由原來的200張增加到360張,實際開放床位右可以達到500多張。現在醫院年門診人次50萬人次左右,住院1.5萬人次左右

人員職稱基本情況

截至2010年12月底,醫院有在崗職工503人,其中正式在崗職工383人;臨時聘用120人,退休職工135人。
醫院有衛技人員351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占衛技人員總數的0.5%;副高級職稱26人,占衛技人員總數的6.8%;中級職稱104人,占衛技人員總數的27.2%;初級職稱219人,占衛技人員總數的57.2%;工人32人,占衛技人員總數的8.4%。
另有16位具有高中級職稱的專家退休後返聘在崗位工作。

科室設定情況

行政科室:院辦公室、財務科、(含醫保辦、門診掛號收費處、出入院處、)防保科、院感科、信息科、政工科、審計科、護理部、保衛科、總務科、醫務科(含質控辦、體檢科)藥劑科、設備科。
臨床科室:內科、外科(含肛腸科)、婦科、產科、兒科、麻醉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膚科、性病科、感染科、中醫科(含中醫骨科、康復科)、急診科(含發熱門診、腸道病門診)。
醫技科室:超聲科、檢驗科、輸血科、心電圖室病理科、內鏡室(含胃鏡、膀胱鏡、腸鏡、支氣管鏡)、放射科、血透室。
住院科室:內科ICU CCU、心血管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綜合科、兒科、外科ICU、普外科、神經外科及胸外科、骨外科及燒傷外科、婦產科、手術室、麻醉科。

財務設備基本情況

截至2010年12月底,該院總資產138,51萬元,流動資產4,939萬元,固定資產8,912萬元。
醫院總計有萬元以上設備287台,計3,426萬元(含新住院大樓建設投入的設備1,347萬元),其中100萬元以上設備5台,計1,000萬元。
醫院除擁有二級醫院所要求的基本設備外,還有:
放射科擁有多排螺鏇CT機、全數位化的x線系統(DR)、胃腸X光機、乳腺X光機、骨科手術C臂、移動X光機;
正在申購的有核磁共振(MRI):
隨著建立健全重點學科,將引進DSA數字X成像及質子直線加速器。
超聲科擁有阿樂卡Pro-sounda10型彩超、阿樂卡3500型彩超、阿樂卡B超各一台、東芝B超2台,隨著業務發展的需要,還將申請購入新的彩色都卜勒超聲診斷儀。
檢驗科擁有奧林巴斯AU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奧林巴斯AU27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細胞分析儀、洗板機、東亞自動血球儀(2)、自動酶標分析儀、尿液分析儀、磁酶免激素定量測定系統、血液粘度儀;即將建立PCRAIDS免疫試驗室。

交通指南

©2014Baidu-Data©NavInfo&CenNavi&道道通
郫縣人民醫院
乘坐305路703路704路710路712路714路717路到398廠下車步行40米
乘坐717路到郫縣東大街中段下車步行82米
乘坐305路702路703路704路707路710路712路713路714路717路到郫縣東大街下車步行177米
乘坐305路360路704路到時代花城下車步行282米
乘坐703路712路到書院小區下車步行314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